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世纪桥》2014,(6):1-1
正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今天的天山南北,生活着47个民族2260多万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7):5-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相似文献   

3.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09,(8):4-6
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征,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神圣职责,同各族干部群众一道,为加快民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更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为促进高校和谐、稳定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新时期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仔细研究,将有利于更好的指导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持续、有效开展。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要  相似文献   

5.
国家认同属于爱国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根基,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团结稳定的思想价值纽带。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西部边陲,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关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中华民族大团结。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应坚持"五个结合",即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与倡行"两个共同"主题相结合、完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强化国家公民认同相结合、尊重各民族文化与增进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相结合、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与拓宽少数民族群众政治参与渠道相结合,以及依法开展反分裂斗争与长期普遍进行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同样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先要形成认同的共识,才能达到团结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认同"的思想,为我国更好的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问题始终是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在新疆工作全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做好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要努力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突出反对民族分裂、创新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谈民族团结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如果国家不统一,民族不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无法进行经济建设,各民族也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发...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4):5-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  相似文献   

9.
刘成 《实践》2018,(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加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
让各族群众从今昔对比中、从社会变迁中、从身边变化中,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给各族人民带来的福祉,进一步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力营造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使民族团结进步日益深入人心,成为舆论强音、成为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为在新的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始终抓实抓细抓好民族团  相似文献   

11.
萨仁 《实践》2015,(1):15-16
<正>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更要切实做好维护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一、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  相似文献   

12.
张毅  王正伟 《求是》2012,(9):10-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基石。几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  相似文献   

13.
刘惊海 《实践》2004,(12):28-3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5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制订并实施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国家在矛盾中共处是普遍的事实。各民族和谐共处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理想和目标。就我国而言,和谐共处是对我国民族关系从宏观上做出的一种高层次定位,它更适合用来概括今天国际国内环境下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愿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人,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交往的历史视野中为我们展现了民族共处的历史画卷,提出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如何进一步促进民族和谐共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共处的论述,为我们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惊海 《实践》2004,(11):28-3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5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制订并实施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  相似文献   

16.
季明  刘光明 《党建》2009,(9):10-12
民族团结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们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像爱护眼睛和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为指导,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进行长期的、艰苦的探索,通过调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总结民族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逐步地明确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方向,形成了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问题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这些路线和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效地把少数民族动员和组织起来,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总目标。这对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国内的民族压迫制度,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蒋明 《学习月刊》2012,(10):70-71
当今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和教育.使各民族大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我们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回族的节日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节日,回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的处理,关系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现状决定了其发展的迫切性,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把国家的"政策动力"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