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即社会五形态、经济三形态和经济运行两形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这一理论认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主文化转型可以理解为从一种民主文化类型向另一种民主文化类型的转变过程。社会主体形态转型一方面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另一方面又对民主文化转型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中国社会主体形态转型有着自身的特征,相应地,中国民主文化转型就有着自身的表现。当前,促进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待于克服中国社会主体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主文化指人们的民主取向、民主行为和民主效能的总和.社会交换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中国社会交换形态转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赖于社会交换形态转型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在对原有体制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认识水平,这种反思与探索存在明显不足,并最终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而中断。本文意图对毛泽东改革探索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邬思源 《岭南学刊》2005,1(3):10-13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客观上需要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得到发展。要坚持马克思阶级阶层分析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正确理解与把握阶层与阶级概念,明确社会分层的根本目的与标准,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学的成果,以阶层分析作为阶级分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转型交易费用是经济转型中的特有现象,它的产生是因为不同社会资本之间的交易。转型交易费用升高意味着经济转型中社会资本控制了重要资源尤其是国有资源并阻止其他人进入,经济转型成为少数人谋利的过程。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必须有效地降低转型交易费用,消除社会资本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影响,使经济转型惠及大众。社会资本与转型交易费用的关系,为考察经济转型绩效提供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该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犯罪的预防与控制理论进行了重新认识,一是措施:预防与打击的问题;二是警务:管理与服务的问题;三是体制:分权与集权的问题;四是智能:教育与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3,(2):10-10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研究报告称,上海经济转型发展频现新亮点,表现为:三产增长快于二产。去年三产在全市GDP中的比重多年来首次突破60%,且社会服务业增速超过了金融、航运和批发零售业。消费快干投资。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  相似文献   

9.
杜凡  陈楠 《长白学刊》2009,(6):108-111
一般再分配的正当性建立在国民资格的基础上,矫正再分配建立在矫正正义基础上,要求对改革成果的不公平享有以及代价的不公平承担进行补偿分配。转型时期正义的客观、主观条件的变化使矫正正义吁求强化,矫正再分配成为转型社会再分配的特征。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要积极实施矫正再分配。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马克思社会形态术语、概念的历史生成 ,辨舛所谓“社会经济形态”的误释 ,祛魅有违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说和“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历史观与人的主体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体现马克思评价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和主体尺度的有机统一性。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以它全新的时代内涵和多维的现实视角 ,重新展现它的生机与活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定位 ,这是我党在付出沉痛代价后所得的结论。江泽民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新视角。重点性建设与全面性发展集中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又强调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既重视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又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既主张效率先导 ,又倡导兼顾公平。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发展学说 ,具有人格专用性。人格规定使社会发展学说包含理想和科学两种理论成分 ,其中理想是主导因素 ,科学是论证工具。社会发展学说的发展表现为内容的扩展和形式的变异 ,而人格的更新或同一人格历史要求的创新将会导致社会发展学说基本形式的变异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而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在存在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的社会,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的对抗性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和谐问题,社会和谐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这些社会的本质属性,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指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实践本质。实践具有普遍性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往往产生现实的或潜在的盲目性,由此决定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批判作用。社会发展不存在一个外在的目的或预定的目标,而是由内在于社会之中的人的有意识活动实现并体现出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表明了理论活动尤其是其中的理论创新在实践和理论互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中国为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80~1990年代的改革阶段、2002年以来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垄断,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退却,再到国家再临的演变过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二元社会中国到三元社会中国再到福利地区.在新世纪,面对经济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开始强化国家在公共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出现了社会政策的急剧扩展,新的社会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但是,统一的社会中国的图景依然模糊,省域公民社会身份的形成或是破题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在应对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主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社会经济活动向着"低碳化"方向发展,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需要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低碳经济。目前,我们要在能源领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贸易结构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秩序"问题入手,社会性别理论逻辑辨析,并结合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对社会性别研究进行反思,试图从凸显出来的问题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杨 《中国发展》2005,(1):21-24
有关部门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对循环经济提出了不同认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国情的分析,循环经济应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节约资源,其次才是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减量和循环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列入循环经济的范畴.发展循环经济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依靠综合经济部门来推动,环保部门起评价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政策创新,构造循环型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应首先在建设、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作为现阶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的新思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廖红 《中国发展》2002,(2):24-30
本文提出循环经济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理论。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之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本文提出了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利用法”,逐渐步入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