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发展为体系完备的思想学说.传统民本思想是一种具有双重价值的文化体系,既蕴含某些合理的思想元素,也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汲取"民本"宏旨重民的道德取向,超越"民本"工具理性、道德理性、群体理性的利益规约,倡导现代"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杨长安 《学理论》2011,(33):3-4
王符民本思想是继贾谊之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也是研究王符民本思想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王符时代的历史现实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而汉之前的民本思想尤其是贾谊的民本思想更是其形成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有丰富的民本思想。而这些民本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丰富有其特殊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本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本思想是彭德怀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彭德怀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本问题的伟大实践是彭德怀民本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彭德怀的家庭背景及他的人生经历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鸿才 《理论导刊》2006,3(11):41-43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民乃国家和社稷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治乱。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承传了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但与其又有质的不同,执政为民在经济基础、政治主体、目的和宗旨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得以实践的必须条件是开明的统治者在位,这在古代体现为明君、贤臣在位。但是这个条件是很难具备的。这决定了民本思想的乌托邦性格。今天,对宣扬民本者应保持批判和警觉的态度,因为他们忽略了中国封建传统民本思想与专制天然具有的孪生关系,忽略了民本具有无法操作的非制度化特征,忽略了统治者是否做到了以民为本根本无法验证的基本事实,忽略了民本之治不是必然之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具有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1)民本思想始终展现着重要的治国理政智慧。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就是关心民众疾苦,君主要想保证国家的稳固安宁,就必须  相似文献   

7.
民主民本民生理念辨析及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民本、民生是不同的政治理念.民主是人民主权的权力本位,源于西方的社会历史基础;民本是与“君本”相对应的“以民为本”“为民作主”的政治思想,以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为生存发展的土壤;民生是超意识形态的政策措施,直接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权的安危.吸取民本思想之精华,构建明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民生理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中国传统民本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现代价值仍然应该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强调实践基础上的人及其活动是本体;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着人类历史;把人作为目的和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弄清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  相似文献   

10.
何孜颖 《学理论》2012,(32):12-13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邓小平理论中的廉政思想,更是在扬弃中创新了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使其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可以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官德思想和廉政法制三方面内容来分析中华传统廉政文化对邓小平理论中的廉政思想的指导意义,以期探讨其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3)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同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探索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关系,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2)
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是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还是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问题成了争论的话题。毫无疑问,毛泽东群众路线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真正的主人。这些理论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性的引导和质的转变,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形成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革命实践活动的探索中,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发展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传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本文从对"民""本"二字的阐释入手,定出解读民本思想的基调,然后进一步剖析古代民本思想的内容及其实质,揭示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执政目的、政治主体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在习近平新时代民本思想的指导下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实现了理念到行动、愿景到现实的转变。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民本思想在新时代新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
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中的民本思想与人格平等的思想是民主思想的种子,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儒家能够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道德资源,儒家可以通过民主政治实现道德主体的客观化。认为儒家思想既包含有利于民主的内在思想机制,又存在发展民主的种种障碍。虽然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不应混为一谈。而且新儒家忽视了传统儒家的"礼"对个体平等的自由和权利造成的极大压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本思想,作为一种强大的政治理念和现实力量,曾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今,民本思想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仍然作为当代中国现实不可忽视的客观力量,积极参与现代化的民主进程,并且神奇地显现出新的魅力。因此,科学认识民本思想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积极意义,无疑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的一脉清泉,源远流长,清净明澈,在今天,仍然极富教育意义,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中国政研会副会长李洪峰从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人物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进行了梳理。本刊从本期始,特开设《李洪峰谈古代廉政思想》专栏,敬请读者关注。廉政,在国家层面,是一种政治文明形态;对官员个人则是一种从政品质和风范。廉政的思想观念,伴随公权的产生而产生;其相对固定和系统化,是在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廉政思想集中表现为八个基本理念,即:民本、德治、任贤、治吏、法治、勤政、节用、教化。本期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8.
民本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实践的重要文化基础,它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影响颇深。具体地看,民本论对传统廉政思想中的君主和官员的修身养德、德才兼备的官员选拔原则、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民本论为传统廉政思想要求的清廉执政提供了外在的价值要求,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传统的廉政思想也为民本论提供了理论的注脚,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论证并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尚书》最早孕育了民本思想,提出了"裕民"、"惠民"、"政在养民"等富民主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经济思想是其有机组成部分,而"富民"思想又一直占据传统经济思想中心位置,因为它关乎经济发展目的,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系统梳理此思想,对于整理中国经济思想史有意义,亦有益于从中汲取营养,更好服务于当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富民"思想源头是朴素的民本思想梁启超在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写道,  相似文献   

20.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争中国国权开始,到2004年把保护公民人权写进国家宪法,这一过程历经起伏,中国共产党走了一条中国式的人权道路,有着中国式的人权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如果把近代人权基本理念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看成是共产党人权思想的历史坐标,那中国人权发展的现阶段要求就是共产党人权思想的现实维度,历史与现实交于一点就是以人为本,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权思想的特色表达与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