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都昌县政府自2007年初换届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倾力实施民生工程,全力打造实力、活力、魅力新都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绩。今年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民生工程"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2.
民生连接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关注民生,督促"一府两院"着力改进民生,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尽的职责。因此,地方人大应把改善民生、增进和谐作为监督的重点。但由于民生工作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地方人大在监督民生工作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是要选好结合点,抓住"牛鼻子",起到以点带线、以线扩面的作用和效果。在具体工作中,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选好结合点。首先,要选择党委高度重视、政府着力推进、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工作进行监督。近年,地方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尤其是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3.
2010,扶绥县经济建设凯歌高奏:国内生产总值突破75亿元,同比增长15%;全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高居全区各县第三位,北部湾地区各县第一位。"经济的总量上去了,政府的财政增强了,一定要让当地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水涨船高。"这就是扶绥县委书记白松涛到任一年多来常挂于心的民生情结。  相似文献   

4.
正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摘自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乃国之大计,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前不久自治区出炉"为民办十件实事"计划单,涵盖社保惠民、健康惠民、教育惠民等10大类项目,受到群众热切关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区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高健康、教育、就业、住房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5.
当前民众改革"获得感"钝化是民生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相对不公平、相对不协调造成的。只有把民生持续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把民生公平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把民生协调改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树立"共享发展"的"民生政府"理念、建立"科学法治"的"民生政府"体制、强化"公共服务"的"民生政府"职能,建设"民生政府",才能让民众对改革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正入春的八桂大地,乍暖还寒。但一幅幅幸福祥和的民生图景,让每一个亲历亲见的人心生暖意。翻阅广西去年的"民生账单",我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超过8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实现了9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个以上贫困县摘帽、1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  相似文献   

7.
《浙江人大》2015,(4):20-22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从铁腕治污到医疗卫生,从精准扶贫到社会保障,处处透露着民生情怀,一一回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维护好百姓的环境权益2015年,碧水蓝天的日子有望越来越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环境污染是民生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2,(2):32-33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每年的"两会","发展"和"为民"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只有民生得到保障,民众不断走向富裕,政治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公平,一切的发展、建设、美好蓝图才有真正意义,才有坚实的基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处可见一串串民生数字、一个个民生目标、一句句民生承诺,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新源县农村各基层党组织把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促进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第一目标,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适应农村群众致富、求富的迫切需要,各基层党组织拓展功能,将工作重点放到引民致富上。全县已建立"支部加合作社"模式33个、"支部加协会"模式24个、依托基地建立党组织11个、依托市场建立党组织5个、村企联  相似文献   

10.
群仲平 《群众》2015,(4):10
<正>"政之所系,所为惟民。"全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必须紧紧围绕"七个更"目标求突破。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寄望江苏"五个迈上新台阶",其中在推动民生迈上新台阶方面提出了"七个更"的目标,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  相似文献   

11.
近期,沂水县政府县长杨原田在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向全体代表和全县人民作出公开承诺:今年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并表示,将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请全体人大代表予以监督。该县政府承诺今年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推进全民社保进程。统筹资金1.6亿元,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推动城乡低保扩面提标。二是促进医改提升。统筹资金3.6亿元,推进基层医药卫生综合改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人社系统优质窗口""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集体"……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绽放,让桂林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用数字与成效交出一份幸福而精彩的"民生答卷"。"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抓民生要用心用情,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补齐短板,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  相似文献   

13.
正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将是云南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主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既与云南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也与每一位云南人的未来福祉息息相关。毋庸置疑,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将是云南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主题。关注社会公平,实现安居乐业,尊重人的价值,"十三五",云南将进入民生建设的"升  相似文献   

14.
顺应历史必然 建设民生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重大"拐点",随着大量的民生问题聚集和社会矛盾凸显,我们党进入了"民生政治"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一个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行政目标的"民生政府",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必然选择。一、建设民生政府,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一年都有相似的民生热度,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民生指标。2015年自治区"两会"传出好声音——2014年年初承诺的社保、健康、教育、强基、安居、土地整治、农补、生态、文化、交通等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写满了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幸福——社保惠民工程将45.83亿元的生命厚礼送到全区年满60岁的城镇居民手中,安居惠民工  相似文献   

16.
庞冠华  黄献山 《传承》2011,(2):37-37
2010,扶绥县经济建设凯歌高奏:国内生产总值突破75亿元,同比增长巧%;全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高居全区各县第三位,北部湾地区各县第一位. "经济的总童上去了,政府的财政增强了,一定要让当地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水涨船高."这就是扶绥县委书记白松涛到任一年多来常挂于心的民生情结.  相似文献   

17.
崇尚民生幸福是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善治与民生幸福有着本质的内在关联性。发展好民生幸福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善治理念的必要前提和最终目的,是检验善治政府行政能力的试金石,是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因此,建设善治政府,发展好民生幸福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国策,"为民谋福"应成为善治政府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北宜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履职为民,监督的视野已更多地从发展转向了民生。宜昌人大对民生问题的格外关注,可以从近几年筛选确定并重点督办的几件议案窥见一斑。连续6年,宜昌市人大确定6份议案,全部指向"民生之难","六大议案"得到了宜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均被列为当年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现在,这些议案都化为或正在化为实实在在的百姓实惠。家住宜昌市伍家岗区共联村70岁的蓝学成婆婆现在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她逢人便说:"没想到,我也和城里  相似文献   

19.
<正> 如果说,民生是社会之本,那么,人民群众的收入则是民生之基。最近,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决定普遍提高我区各类人员收入水平。这体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性解决难点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这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在部署2019年工作时指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既要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又要考虑适应群众需要,切实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不能搞那种"只要领导看得见、不管群众要不要"的"景观"民生。"景观"民生这个新提法,一针见血批评当前民生领域出现的错误倾向,值得反思和警惕。做好民生工作,直接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更好地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