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这是开学第一天。下午四点多姚小弟放学归来,心情不错,大老远就听到声音。他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适应环境能力,一进门就嚷嚷:“妈,我交了七个朋友!”他念出一串名字。“不错不错,第一天就立下丰功伟业!”我说。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开始正式实施,与老法明显不同的是,新法取消了强制性婚检这一规定。自此,婚检由“法定”变为“自愿”,婚检人数也急剧下降甚至有的地区一度达到婚检率为零的超低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却呈直线上升的态势。婚检,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呦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挟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的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嗨!真是有辱斯文!”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关“黑龙江省恢复强制婚检”的消息引起诸多争议。7月29日《新京报》报道,由国务院法制办、民政部等五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就这一争论给出了最新的答复:婚检工作必须坚持婚检自愿,不必要也不宜实施强制婚检。但有专家却仍然认为黑龙江强制婚检不违法,恰恰是“自愿婚检”违法(据《检察日报》8月1日报道)。而7月29日《新京报》发表评论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国务院五大部委联合调查得出的“婚检对预防出生缺陷作用有限”结论,揭开了“强制婚检”一个谜团。这回,主张强制婚检者还有什么要说的?难道,关于婚检是否应当自愿还是强制真的没有…  相似文献   

5.
“吃饭了没有 ?”队长面带微笑地对我说:“这几天气候反常,晚上休息不要着凉 !”   “谢谢队长 !我吃过了。”我低下头不敢正视他,紧张而又小心地回答,因为昨天上班我睡觉了。对一个保安员来说,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此时的我忐忑不安地等待将要发生的事情。午饭过后,我被请到队长办公室。   “请坐 !”队长用和蔼的目光看着我,请我入座。   我胆怯地慢慢坐下,队长带面笑容地问道:“工作很辛苦吧 ?”我口是心非地回答道:“不辛苦。”“昨天晚上是不是值班睡觉了 ?是不是因为转班没休息好 ?”队长问道。此时的我真不知该如…  相似文献   

6.
蜂胶的妙用     
《上海支部生活》2009,(9):F0003-F0003
慢性病不可怠慢!得了慢性病,必须得吃药!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花花绿绿的药片1天3次,雷打不动!吃的药比饭还多……“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脏、肾脏的损伤巨大!这对于迫切需要保护肾脏的糖尿病人和高血压病人来说,雪上加霜!大量吃药、长期吃药,令慢性病人非常害怕和不情愿,但又一次也不能少!  相似文献   

7.
杨涛 《人大研究》2005,(10):38-41
有关“黑龙江省恢复强制婚检”的消息引起诸多争议,因为此前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进行结婚登记的公民并不需要提交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于是,围绕“自愿婚检”还是“强制婚检”那一种方式有利的争论,一浪高过一浪。但是,随着争论的深入,人们的争论的重心转向了到底应当适用哪一部法律上,法规、法律之间打架如何解决的问题上。2005年8月2日,笔者与来自北京的公民王金贵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要求对《母婴保健法》与《婚姻登记条例》进行违法审查,几乎同时来自广州的三名律师也联名“上书”,将这一问题的争论推向高潮。婚检…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5,(6):38-39
为了降低出生缺陷,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加强公众特别是未婚男女对家庭、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温岭市政府在2005年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免费婚检制度。同时,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婚检工作力度。一是开展专项宣传,与市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主题为“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制作电视专访,开设专题专栏,提高公众对婚检知识的知晓率。二是提供免费婚检服务。  相似文献   

9.
张新民 《现代领导》2007,(11):21-21
刚到组织部上班的一天中午,信手拿起办公室同志送来的一本新到的《现代领导》杂志,原以为这是一种属“上情下达”、“来稿转载”之类的刊物。但细细翻阅,却令我顿觉眼前一亮,先前分明是我“妄加评判”啊!一口气读完一本,还觉不“过瘾”,又找办公室同志多要来几本“旧”的带回家读。渐渐地,读她,盼她,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月不见,老觉得缺少了什么。一本刚读完就盼着下一期能早点到!两年来,她已成为我最挚爱的“朋友”,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问我:日本有没有像“3·15”这样的日子?我自认到日本的时间较长,比较了解日本,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说:“没有!”结果我错了,一查资料,像中国“3·15”这样的日子,日本是确定在5月30日的。这一天,被称为“消费者之日”。但我要说,日本每年的这一天并没有像中国的“3·15”那样搞得声势浩大,没有各种媒体的集中曝光,也没有那种企业面临此日时的危机感,而是平稳和谐,与往日依然。从这种静谧之中,可以感受日本消费者已经不必为权益去大声疾呼了。  相似文献   

11.
官场之最     
有一则寓言:有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到了,一穗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可是,老婆婆来掰玉米时并没有掰它。“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好,明天一定会把我掰走!”这穗玉米棒儿说。第二天,老婆婆又掰走了别的玉米,还是没有掰它。  相似文献   

12.
老邻居     
这天在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打来的电话:“猜猜我是谁?”这久违的声音太耳熟又太遥远了,——“请你再多说几句,你的名字就在嘴边,但一时想不起来了!”“再告诉你一个范围,我是1261号的!”“噢,是小生!”果真是她。我们还是上个世纪做的邻居,彼此已有30多年没通音讯了。一一不久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她才从老邻居东东那里得知我家的电话,第二天便赶忙联系……  相似文献   

13.
政治情结     
或许  或许没有太高的兴致,以往的政治课只是我脑子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对它没有什么了解,更别说什么体会和收获。或许我对自己的喜好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或许语文、历史远比这政治有趣得多、实在得多──起码我是这样认为。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曾经交上过一份不及格的政治考卷。或许就为了争一口气,我也曾在家下定决心背上十天、半个月,交上过一份高分的政治试卷,却不清楚自己在背些什么,只是顽固地将“思想”、“政治”塞入脑中。大概  大概一切都是缘分,大概这就是天意吧!政治课代表的“官衔”让我惊讶,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  相似文献   

14.
那是1969年的年初.我刚写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就被调到了炊事班。当起了“火头军”.整天围着灶台转.伺候别人,心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而且,那时我人很瘦小.一米六的个头。九十多斤重,夏天躺在硬板床上,胸前的肋骨一根根的很清楚.大家都叫我“搓衣板”。但要烧全连180人的饭菜.锅铲像铁锹,锅铲柄就有我高,一天下来.全身象散了架似的。这且不说,上灶台的第一天,就“砸了锅”。我从来没炒过菜。该放多少盐根本没概念。一天三顿炒菜都让我烧成了咸菜。连长把炊事班长叫去训了一顿:“怎么?卖盐的被你们打死啦!一天吃了三顿咸菜。叫大家怎么干活!”虽然批评的是班长.但我心里很难过,晚上躺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什么时候睡着了也不知道。是辛苦、是委屈、是自责?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张检,我被无罪释放了!”接到张高平电话的那一刻,张飚禁不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迟来的正义。为了这一天,这个来自中国西部基层检察院的普通检察官六年如一日地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被冤屈的罪犯申诉,被誉为张高平冤案平反的“幕后英雄”。  相似文献   

16.
帮忙     
蒋廷松 《当代广西》2008,(16):57-57
一天,与几个朋友在一起玩麻将。一个朋友问我:“你儿子工作了吗?” 我说:“工作好几年了,他在芳塘乡村级建设规划站工作。” 朋友说:“为什么不调回城里?”我说:“我何尝不想?只是没有门路。” 另一个朋友李先生说:“城建局李局长是我叔叔,我可以帮这个忙!” 我满脸惊喜:“那就太感谢你了!”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法庭幽默小偷的辩解法官:“你说钱包是你捡来的,那你捡到后为什么不马上交到警察局去?”小偷:“因为那天警察局内没有人值班。”法官:“那么,为什么不第二天送过去?”被告:“因为第二天钱包里一分钱也没有了。”(秦会敏荐)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路边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秦会敏荐)终于明白在律师竭尽全力的辩护下,被告人终于被宣布无罪释放。在法院门口,律师问被告人:“你已经获得释放…  相似文献   

18.
刘汉新,江苏省启东市近海乡民政助理员,人们习惯地称他“刘部长”。老刘今年56岁,虽然快退休了,但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却丝毫没有减退。仅从这信手拈来的二三事中即看出他的精神境界。 一、“对不起,这个忙不能帮” 不久前,有位朋友找上门来对老刘说:“刘部长,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帮忙。”老刘说:“只要能够帮得上忙,我一定帮忙。” “我儿子要结婚了,想免去婚检手续这个关,就帮这个忙!” 老刘听了,认真地说:“按理说,你我老朋友了,我又负责着结婚登记发证的工作,帮这样的忙不过是小事一桩。可婚检是国家规定的政策,目…  相似文献   

19.
生涯驿站     
《劳动保障世界》2010,(4):63-63
幽默五则 吝啬 乞丐来到一位太太门前。 “请帮帮忙吧,太太!我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剩了两天的饭你要不要?” “我要,太太。” “那你后天来吧。”  相似文献   

20.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