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后,伤残人员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多种多样。地震伤残人员的心理自我调整,对于减轻心理痛苦,维护心理平衡,战胜伤残、尽快适应地震伤残后新的生活很重要。地震伤残人员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地震后,伤残人员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多种多样。一部分人在伤残后某一时期内,会出现很兴奋、激动的情绪,如不停地哭、不停地诉说,浑身发抖,做噩梦,失眠,愤怒,地震灾难现场画面常在脑海里出现,并伴有强烈的恐惧情绪。另一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和掌握新兵心理的变化和对军队生活的适应情况,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的针对性,我们通过问卷测验、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以及心理测试等形式,对新兵进行了心理素质状况专题调查。从调查中看出,很多新战士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一是过分依赖亲情,人际关系不和谐,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和生活环境,来到陌生地方接触陌生人,有孤独、寂寞、懦弱的感觉和失落情绪。二是情感比较脆弱,经不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一旦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3.
受伤致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和适应期。在不同的心理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及行为反应特点。①震惊期。震惊期是对创伤和事故本身的立即反应,主要表现为吃惊或情绪上的麻木,患者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对事故情景的回忆中,对外界其他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这一阶段是心理创伤的初始阶段,心理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事故和肌体创伤上,是问题产  相似文献   

4.
警察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工作的危险性、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恶劣性经常使他们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若超出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会产生心理危机,甚至会出现自杀现象。对警察自杀进行危机干预,以防止自杀的发生势在必行。警察自杀前有一个明显的心理发展过程,其认知、情绪和行为上都会表现异常。自杀后的干预对象主要包括自杀未遂者、目击者、同事以及亲属。  相似文献   

5.
青年情绪的两极性,是指青年情绪心理在变化中相对的两个方向,常常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激烈地转化着。在客观事物的条件作用下,青年情绪两极性的变化在时间上是短暂的,表现是强烈的,这是青年情绪心中的共性。但由于受各自不同的个  相似文献   

6.
低保对象由于各自的年龄、文化、经历、家庭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因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及心理活动也不尽相同。从现实情况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感恩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白吃”心理.强要心理,求富心理。低保对象的心理活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应在号准他们的心理脉搏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苏敏  雷洪 《青年探索》2003,(2):7-11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的资料为依据,从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角度观察其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文中考察了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的意义认知,心理调节能力的关注,心理调节选择的途径(方式),对闲暇生活予以心理调节能力作用的评价,闲暇生活中进行心理调节的收获体验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主观认知、主观评价、主观效果体验以及实际行为选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的主观方面的和谐性、实际行为选择与主观体验评价的一致性。最后,讨论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特点;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条件或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心理和谐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心理不和谐主要表现在公平感、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的缺失,这既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表现出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不同的个性特征.应从完善社会运行机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等方面积极建构心理和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职业心理是个体关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现象以及关系到职业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对于广大青年军官而言,职业心理集中表现为:青年军官如何看待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军队生活,是否认同和追求军人的社会价值。在新世纪新阶段,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新一代青年已经成为青年军官的主体,他们对于军旅生涯和军事职业价值的认知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秦莉 《求索》2013,(5):220-222
无论是当下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本文研究了美国校园暴力心理成因机制及其干预机制。美国校园暴力心理成因机制有认识方面的因素、情绪情感因素以及不良的个性因素等,这三个方面为美国校园暴力埋下了隐患。通过分析认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关注缺陷家庭和人格障碍问题。要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关怀与救助。  相似文献   

11.
从大学毕业生自身出发,其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认知心理和情绪心理两个层面。究其原因,这与大学毕业生群体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主要归纳为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主要行为方式的经济犯罪嫌疑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在被关押后的心理特征有 :悲观 ,忧郁 ,烦燥 ,恐慌 ,焦虑 ,多疑 ,绝望 ,愤怒。其心理变化经历了心理危险期、情绪震荡期、思想平稳期等三个阶段 ,表现出四种变化规律 :由报复转变为自控 ,由不安转变为适应 ,由冷淡转变为合作 ,由屈从转变为发愤。监管人员可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依法文明管理监所 ,对经济疑犯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创造宽松和谐的监管环境 ,促其向积极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3.
蔡雄杰 《前进》2012,(2):53-55
群众情绪是一定社会中群众的心理表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尤为重要的是,社会情绪具有很强烈的群体情绪认同,在某一群体中,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育人”的“重中之重”。在聋校,由于生理的缺陷造成的心理阴影,聋孩子容易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如自卑、抑郁、倔强、逆反等等,这些负面心理的阴影严重地影响聋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学、逃学、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聋校显得尤为重要。记得一天下午,我们谈起了这方面的问题,一位老师说班里的小马同学最近不知什么原因,上课时精力一点也不集中,下课后也不愿和同学玩耍,有几次竟然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腕,说自己不想活了。我们听了很吃惊,因为小马同学…  相似文献   

15.
情绪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有重要影响,语言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由于语言的表现风格与表现方法不同,关照的语言、劝慰的语言、激励的语言和幽默的语言对调节情绪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并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它是借用一个商业名词寓意人的心理状况。如同人的物质资本存在盈利和亏损的问题,人的心理资本同样存在盈亏,即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人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够支撑他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群际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群际认知偏差、群际情感疏离和群际言行冲突等方面。不同群体的类别化对立,优势群体的负面形象和弱势群体利益诉求不畅,群际封闭和内群互动所致的群体极化等是心理冲突生成和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需要从降低群际威胁,交叉类别化和导入共同内群,增进群际接触和群际流动,合理疏导公共情绪等方面缓解群际心理冲突,促进群际和谐。  相似文献   

18.
现在越来越重视老实人,提倡老实人,这也表现出在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人们当下的普遍情绪与心理。我们整天看到的都是一些工于心计、巧舌如簧、笑里藏刀的人,没有信任、没有真心,有的只是利益。这  相似文献   

19.
阎媛 《传承》2009,(12):54-55
抑郁的情绪轻则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引发抑郁症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自杀及自残现象。及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对于症状出现情况较轻微者,经专科医院确诊排除抑郁障碍后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措施;而确诊为中度抑郁障碍的同学则需进行药物和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确诊为重度的同学需要住院接受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劣势及干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贫困生群体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必然出现新的心理状态,其中劣势心理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信心。劣势心理包括:认知上的偏激、负性情感体验强烈、人际交往心理复杂、容易产生人格矛盾。作为贫困生个体,可以尝试确立合理认知,选择负性情绪的释放渠道,增加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学校和学生工作者,则应加强对贫困生的训练和引导,为他们提供实践岗位,培养和锻炼能力,构建和谐校园,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