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大区之一,如划分类型的话,此区可谓独具特色,既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也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的经济综合体。本区经济特点为一次资源消耗水平甚高。曾几何时这里配置的均是技术水平颇低的资源生产部门,由于有稳定的动力供应,加工工业的发展长期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东西伯利亚拥有的资源财富是其经济保持原料生产方向的原因。同时,燃料动力资源、有色金属,包括铝等原材料的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差价促进了大区自然资源潜力的大力开发,近年经济的原材料生产方向进一步强化,这也使加工工业部门的发展受制约。在东西伯利亚工…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煤炭工业企业在1994年以后进行了资产重组,关闭了一批亏损严重的煤矿。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和能源发展纲要,但收效甚微。一些长期困扰煤炭工业的老大难问题仍未解决,诸如投资乏力、铁路运价过高、拖欠购煤款等。而这些问题不解决,新煤矿的开发建设、老煤矿的技术更新、磨损设备的修复或更换等都无从谈起。振兴煤炭工业的关键是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近年虽有所恢复,但在东西伯利亚外贸额中独联体国家只占7%,仅为5.3亿美元(2000年)。制约二者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些独联体国家的货币不稳定和不可兑换;独联体国家商品国内价格逐步接近世界价格(使俄方转向非独联体国家购买同类产品);独联体国家产品质量较低;铁路运费上涨过快;等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俄罗斯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石油储量和开采量均位世界前列,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大量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2月,俄罗斯政府通过了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的决议,对这项新政出台的背景及执行期限等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对俄罗斯石油出口政策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21日,西伯利亚联邦区委员会和《西伯利亚协议》跨地区联合会在托木斯克举行了联合会议,决定制定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新战略。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初期本是根据普京总统的指示,于2001—2002年完成的,并于2002年6月得到俄联邦政府的批准。但是这个文件并没有成为行动指南,因为里面很少涉及到投资条件和实施战略的机制。它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政治文件,其原因是并没有反映出联邦中央对西伯利亚问题的明确立场。还有一点是,该战略没能充分考虑到以西伯利亚地区大型企业为代表的实业界的利益。之所以用新的理念重新制定西伯利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在西伯利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西伯利亚农业指标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全俄水平。因此,对于西伯利亚农业而言,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而实现这个农业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幅员辽阔,油气资源遍布全境,但俄罗斯能源工业重心长期在西部地区,形成西重东轻的油气开采格局。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不高,储产比较低。在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及政策保障措施到位的前提下,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有望成为俄新的油气中心。 相似文献
8.
通过从社会视角剖析地区发展问题,厘清西伯利亚发展的社会风险:居民贫困,人口社会结构落后.在收入高度集中的背景下,贫困人口占比高,中产阶层占比低,富裕人口占比极低.人口经济分层的地区差异明显.西伯利亚联邦区大多数联邦主体居民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最近18年俄罗斯经济的技术结构没有实质性进步,而经济...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联邦区是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基地。俄罗斯政府一贯重视西伯利亚经济开发并给予政策支持。中国应积极参与西伯利亚承接的2009年《中俄合作规划纲要》项目,从中寻求中俄经济合作的新空间,以更好促进中俄双方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的油气产量在俄罗斯全部油气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储量比较丰富。虽然在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油气田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其油气生产、开发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远东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严重程度超过全俄平均水平。如何解决社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摆在远东面前的紧迫问题。远东为此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以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面向亚太的战略桥头堡,对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普京执政后,加强了对俄罗斯各联邦区的控制,远东地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受地缘政治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投资不足问题一直是俄罗斯远东经济的"瓶颈"。预计俄罗斯仍将利用"能源牌"平衡与亚太近邻国家的关系。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这个前提下以资源开发为主线,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俄联邦的支持,努力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就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人没有组织起有计划的大规模的西伯利亚殖民活动之前,俄国凭地利之便和哥萨克之勇,抢先占领了西伯利亚。近代以来,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英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活动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555年“俄罗斯公司”在伦敦成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发生工业革命,在这一阶段,英国人活动规模小,赴西伯利亚动因之一是为了商业利益,二是受沙皇政府聘用出访或途经西伯利亚,三是出于传教或慈善事业的目的。第二阶段从俄国工业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英国实业家和资本家伴随大规模的对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来到了西伯利亚,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实行经济转轨以来 ,远东地区农业生产大幅度滑坡 ,农业企业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步履维艰。俄远东地区农产品生产成本高、需求缺口较大 ,加之特定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为发展中俄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远东有丰富的资源、当它与俄罗斯西部的经济联系出现屏障的时候、必须要改 变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与东北亚及亚太地区一体化。从70年代起远东就与日本西部建立了经济 联系。一直保持至今、但目前由于两国的领土问题制约了经济关系的发展。讨论和制定远东的长 期发展方案.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一、出发点从俄联邦政府总理М.卡西亚诺夫访华(上海会晤)说起俄联邦政府总理М.卡西亚诺夫在评论此次高级会谈的成果时指出,俄罗斯代表团对中俄两国合作的现状及前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说:“预计今年的商品流转额将超过110亿美元,十年后该指标有望增加1倍,甚至是2倍。”(《俄罗斯报》2002年8月24日)。问题产生了。该项指标主要依靠什么来完成呢?彼此的利益何在呢?中国在俄联邦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立场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新对手。且所持态度强硬,不肯让步。中国人要求俄方大幅度降低纺织品、皮革及鞋类… 相似文献
17.
苏联时期,根据东部地区发展煤炭冶金基地的战略抉择,在东部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钢铁基地.经济转轨以来,尽管生产滑坡,企业经济状况恶化,但俄东部地区钢铁工业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完成了大量技术改造工作.新世纪中,俄罗斯东部钢铁工业将面临新的契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