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祝辉 《党史文汇》2002,(3):43-44
白雀园肃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在这场由张国焘一手制造的政治灾难中,许多鄂豫皖苏区的早期领导人、红军创建者以及排以上干部被逮捕、杀害,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在这场劫难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妻子、鄂豫皖苏区著名的妇女干部程训宣也未能幸免。一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说:“我和程训宣同志是1929年底结婚的。她是黄安人,家住檀树岗程伍德村,妇女工作干部。我老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工作,我们难得有见面团聚的机会。1932年反四次‘围剿’时我在七里坪一带打仗,战局很紧张,…  相似文献   

2.
孟红 《党史纵览》2008,(9):32-34
1931年,张国焘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担任了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个时候徐向前正担任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作为红四方面军中的高层领导成员,张国焘与徐向前“搭档”数年,直至长征中,两人的关系到了命运转折的关节点上。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  相似文献   

3.
少华 《党史文苑》2014,(10):12-17
毛泽东拒绝彭德怀“抓扣”建议 张国焘违反中央决议,直接下令右路军南下,令陈昌浩大吃一惊。他找徐向前商量。  相似文献   

4.
少华 《党史文苑》2014,(8):19-25
张国焘的"离间术" 1935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成员。 毛泽东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统一指挥问题,毕竟红四方面军拥有8万人马,需要通过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三巨头,特别是张国焘去指挥。  相似文献   

5.
立弓 《党史纵览》2001,(2):16-17
(一) 徐向前元帅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第一次婚姻是他19岁时由父母包办的,新娘是家乡山西五台县东治镇朱门长女朱香婵.朱香婵为徐向前生有一女后,因病去世.徐向前再次结婚已是28岁了,那是1929年下半年,经曹学楷、倪志亮两人介绍,他认识了红军女战士程训宣.  相似文献   

6.
长征途中,张国焘密令红四方面军南下,毛泽东连夜率部北上。如何将张国焘的阴谋告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毛泽东写下亲笔信,曾思玉冒死折返去送信。1935年9月11日一大早,红二师师长陈光严肃地对曾思玉说:“曾主任,交给你一个极其重要、十分火急的任务。”曾思玉忙问:“什么任务?”  相似文献   

7.
草地风云     
十五、阿坝会议 张国焘“声讨”毛、周、张、博 1935年9月中旬,左、右两路军(右路军中的一、三军团除外),奉张国焘的命令,分别从阿坝和包座、班佑地区南下,向大金川流域的马塘、松岗、党坝一带集结。徐向前与陈昌浩率右路军的四军、三十军及红军大学部份人员,回头再次穿越草地。 徐向前骑在马上,目睹着草地上荒凉冷寂的景象,想起两军合而后分,分道扬镳,自己又走回头路,心中别是一番滋味。 红军第一次过草地时留下的行军、宿营痕迹,历历在目。那些用树枝搭成的“人”字棚里,堆着些无法掩埋的红军尸体,横一个竖一个的窝在里面,大多已经腐烂,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恶臭,让人嗅着即想呕吐。徐向前不得不掩鼻而过,目不忍  相似文献   

8.
草地“设宴”—— 毛泽东夜请彭德怀 张国焘在接到徐、陈电报的当天,立刻致电徐向前与陈昌浩,以总政委的身份命令他们率右路军南下,措词相当激烈,没有丝毫考虑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徐向前元帅在自己的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对1935年9月9日深夜,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率领下,秘密脱离张国焘控制的红四方面军北上后.红军前敌指挥部得知此事时是这样描述的:“……那天上午,前敌指挥部开了锅,人来人往,乱哄哄的。我心情极坏,躺在床板上,蒙起头来,不想说一句话,陈昌浩十分激动,说了些难听的话。中央派人送来指令,要我们率队北进:陈昌浩写了复信,还给张国焘写了报告。”  相似文献   

10.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攻占四川茂县后,张国焘在茂县城内擅自成立了俨如中央组织的“西北特委”,内设政治局,又成立了“西北联邦政府”,自封主席。“西北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35年5月31日。但是这个时间不准确。根据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宣言》签署的日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5年5月30日”,即1935年5月30日。“西北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不会在此《宣言》发布之后。根据之二,徐向前同志1977年9月回忆:“1935年5月30日,张国焘又以,西北  相似文献   

11.
正张国焘的"离间术"1935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成员。毛泽东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统一指挥问题,毕竟红四方面军拥有8万人马,需要通过张国焘、陈昌浩、徐向  相似文献   

12.
当“上进”的妻子为助夫升迁而牺牲人格尊严之时,令人不禁要问,她是为了丈夫的人生目标、锦绣前程,还是为了自己不能实现、却强加于人的功名求切之心——精心打造“,上进”娇妻促夫成材2000年7月,我从某税务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家乡某县国税局工作。我是税  相似文献   

13.
赖晨 《红岩春秋》2011,(6):52-55
从泥塑匠人的女儿到苏俄红军战士,从尽责的妻子到并肩的战友,从丈夫牺牲后的冷静到独自承担家庭重任的隐忍,她跟随丈夫一路走来,以一颗平常心书写了自己并不平常的传奇人生,她就是十月革命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夫人——张含光。  相似文献   

14.
1935年9月中旬,左、右两路军(右路军中的一、三军团除外)奉张国焘的命令,分别从阿坝和包座、班佑地区南下,向大金川流域的马塘、松岗、党坝一带集结。徐向前与陈昌浩率右路军的四军、三十军及红军大学部分人员,回头再次穿越草地。 张国焘在刷金寺红军总司令部正踌躇满志之时,忽接党中央自高吉发来的电令;“中央为贯彻自己的战略方针,再一次指令张总政委立刻率左路军向班佑、巴西开  相似文献   

15.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徐向前元帅在烽火硝烟中足智多谋、战功卓著,堪称铁血勇士。但在战场之外,他也不乏儿女情长,感情丰富。徐向前一生历经三次婚姻,其中到底几多甜蜜又几多辛酸呢?  相似文献   

16.
《党史天地》2007,(8):71-72
毛泽东和陈昌浩、徐向前商量:派一个团带马匹、粮食去接济 陈昌浩问:如果左路军北上不成,大家是否可以考虑南下 包座一战后,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的右路军各部散布于上、下包座附近地区,一边休整,一边等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的左路军向班佑地区集中,然而左等右等,未见左路军动静。已是8月底了,毛泽东非常着急,与徐向前、陈昌浩商量后研究如何使张国焘带军北上。兵贵神速,继续耽误,敌以险设防,则会大大增加北上难度。  相似文献   

17.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会师后,党中央于1935年8月4日,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毛儿盖会议。一方面军的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都出席了会议。会上,又一次把“北上”,还是“南进”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双方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周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陈昌浩是张国焘的坚定支持 者。其实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时 期,在许多重要的军事决策上,陈昌浩并不支持张国 焘,而是支持总指挥徐向前。 陈昌浩是张国焘的坚定支持者,但并非 在所有问题上都与张国焘保持一致 1930年11月,经共产国际批准,陈昌浩结束了在 莫斯科的3年留学生涯,启程回国。回国伊始的陈昌浩 被派到鄂豫皖苏区,此后他开始了和张国焘恩恩怨怨 的共事经历。  相似文献   

19.
在张国焘晚年写的《我的回忆》中,对中共领导人多有诋毁。只对两个人始终保持敬意,大加赞赏。这两个人一个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另一个则是蔡申熙。徐向前的名字人们已经耳熟能详.而蔡申熙的名字对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这样写道: “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20.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