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德国法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德国竞争法的主要内容自从 1 95 8年《反对限制竞争法》开始生效以来 ,德国关于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管制便体现在法律中。顺便提出 ,欧共体竞争法也是在同一年生效的。对滥用行为的管制和与其同时首次实施的全面禁止卡特尔的法律一并构成德国竞争法的两大基石。另一方面 ,关于企业合并控制的规定在德国是《反对限制竞争法》颁布 5年后实施的 ,而欧盟则是在 1 990年。目前 ,禁止卡特尔、控制企业合并和管制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构成德国竞争法中保护竞争的三根主要支柱。鉴于德国竞争政策和经济结构的发展 ,禁止卡特尔变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健 《时代法学》2006,4(6):88-93
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7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与欧盟竞争法进行协调和对接。修订后的《反限制竞争法》在实体和程序规定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有着德国特色的许多具有独特价值的制度在此次修订中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欧盟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显示了非常明显的欧洲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孙玉松 《河北法学》2001,19(1):126-12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对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我国行业自律价现象的特点,对行业自律价的性质、规范和豁免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对我国规范行业自律价及类似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德国新修订的《反限制竞争法》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月1日,德国新修订的《反限制竞争法》正式施行。这是德国立法机关对被誉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反垄断法所作的一次重大修订。本文介绍了此次修订的背景和宗旨、主要实体内容和主要结构变化,重点分析了强化竞争原则的若干方面,并对此次修订对竞争法的意义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德国竞争法对“卡特尔”的调整邵建东“卡特尔”的原始意义是“文件”或“协定”。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卡特尔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为控制商品的生产、销售及其价格而订立的一种协议。卡特尔是德国《反限制竞争法》(以下简称“法”)调整的最重要的实体领域,德国的反垄断法因...  相似文献   

6.
德国竞争法的私人执行——历史局限和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现代法学》2007,29(5):96-102
从理论上说,德国比较重视竞争法的私人执行,但由于立法的不确定性和司法的限制性解释,德国竞争法的私人执行在《反限制竞争法》第7次修订前,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私人执行既没有影响力,也没有决定力。第7次修订后,德国竞争法的私人执行制度在多个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以促进和强化竞争法的私人执行;但尽管如此,修订后的竞争法私人执行规定仍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需要将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冯辉 《法律科学》2012,(3):122-131
"油价问题"并非简单的价格管制,牵涉到产业、竞争等诸多体制性因素,其背后折射出产业法与竞争法之间的断裂。以产业法与竞争法的功能组合为核心规制油价,一方面应侧重于竞争法的角度推进《反垄断法》配套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并从公共政策的高度、超越具体执法机关以有效规制垄断性油企的限制竞争行为;另一方面应侧重于产业法角度打破既有垄断结构以实现局部充分竞争,并辅之以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及垄断性油企的公司治理,从而构建由石油储备机制、市场化的企业竞争机制和石油期货机制构成的油价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8.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以下简称竞争法)是大多数国家确立市场规则、调控市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规范,通常被称为经济宪法。仲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竞争法,该法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争法律制度的初步确立。本文通过中美韩竞争法的立法模式、执法机构、调整范围的法律责任的比较,就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谈谈个人看法。中美韩竞争法的立法模式美国竞争立法始于19世纪末。当时美国正处于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以托拉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  相似文献   

9.
试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两种不同的法律现象———兼论目前我国竞争立法的任务陈芳一我国法律界普遍将垄断、限制竞争行为两种不同的法律现象视为一体、概念互用,鉴于垄断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规模经济的积极作用,立法机关在制订以反限制竞争行为为目的的《反限制竞争法...  相似文献   

10.
魏梅 《经济与法》2002,(8):18-19
市场支配地位又称控制市场的地位,是德国《反限制竞争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使用的概念,但这两部法律并没对它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美国反托拉斯法使用的相关概念是“垄断力”或“市场支配力”,指企业在相关的市场上具有控制价格或排除竞争的能力。日本的《禁止垄断法》则使用了“垄断状态”,用以表明事业者在一定规模的相关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  相似文献   

11.
欧盟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戴钦功《罗马条约》第85条和第86条是欧盟竞争法的两条最基本的规则,根据这两条规定,凡是利用限制性商业作法或滥用优势地位,足以影响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阻止、限制或破坏共同市场内部竞争的行为,将被认为是对欧洲共同市场的破坏,为《罗马...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能否适用于特殊行业是我国竞争执法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国家邮政企业集法定垄断、经济垄断和自然垄断于一体,增加了反垄断执法的难度.当前对邮政行业规制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管制层面,事实上,运用竞争法规制邮政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是各国反垄断法都需要面对的任务,更是经济转型国家反垄断法实施的突破口.欧盟是世界邮政改革的开拓者,在逐渐取消邮政专营的过程中平等适用竞争法.美国通过改革不断扩大邮政行业反托拉斯法的适用范围.文章在深入分析邮政行业适用竞争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考察归纳欧美对国家邮政运营商实施限制竞争行为适用竞争法的实践做法,以及邮政行业经营者集中审查和相关市场界定的具体措施,并就我国邮政行业实施反垄断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顾华 《法学》1999,(11)
竞争法的域外适用,是指将一国的竞争法适用于其领域之外,是各国用以规范合理竞争的各种法律制度的统称。竞争法作为强制性的法律,大多表现为各国的国内法,用强制手段(民事、行政或刑事处罚)来外罚不正当竞争行为。国际上一直试图制订一套对各国都普遍适用的关于限制性商业做法的国际性法规以克服各国有关法律在这方面的分歧。1980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控制限制性商业做法的多边协议的公平原则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就是这种努力的产物。虽然《规则》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但作为联大通过的决议,它为建立管制限制性商业…  相似文献   

14.
反垄断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石。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反垄断法。发展中国家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陆续颁布竞争法,这些国家主要有:赞比亚1994年《竞争和公平交易法》、巴西1994年《关于保护竞争制度的第8884号联邦法》、津巴布韦1996年《竞争法》、南非2000年《保持和促进竞争法》、印度2002年《竞争法》;同一时期的还有肯尼亚《限制性贸易惯例、垄断和贸易管制法》、墨西哥《联邦经济竞争法》、蒙古《禁止不公平竞争法》、斯里兰卡《公平交易委员会法》、委内瑞拉《促进和保护自由竞争法》、  相似文献   

15.
德国对企业兼并的控制段晓娟在德国,对企业兼并的法律控制主要是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法》(GWB,也简称“特尔法”)来进行的。这部法律于1957年颁布,自1958年1月1日起施行,先后经过1966年、1973年、1976年、1980年和1989年五次修改。...  相似文献   

16.
商标领域的竞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领域的竞争法研究□何伟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公平竞争的竞争法开始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向来由商标法规范的商标领域也将同时受到竞争法的规范。研究竞争法对商标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限制和禁止,并分析由此而形成的对商标权的特殊保护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世贸组织框架下反补贴制度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双焦 《行政与法》2008,21(2):87-90
针对世贸组织反补贴制度与竞争政策的冲突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竞争法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的情况下,协调世贸组织反补贴制度与竞争政策的冲突的最佳途径是,将竞争法的有关原则融入到反补贴制度中,消除其中反竞争或限制竞争的条款,使反补贴制度能更多的考虑到竞争的需要,加强它们积极的一面,使它们尽可能地相互一致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引言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竞争景象。中国的老百姓已深切感受到,竞争是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竞争制度从而也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比较经济和比较民主的一种制度。然而,如何保证企业能够公平和自由地参与竞争?如何保证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这就需要把竞争活动和竞争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年的金秋季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代表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韩国等#个国家。他们大多是竞争法领域的专家,很多…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22,(1):117-131
司法实践表明,平台企业间的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威胁着消费者的隐私安全,现有相关法律制度由于主体性缺位而没有提供有效的救济机制。相较于传统单一的私法或公法保护机制,竞争法的优势在于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能够掌握到消费者隐私权侵害事实,有助于降低消费者个人的维权成本以及监管机构的执法成本。但竞争法介入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理论争议和制度短板限制了其优势的发挥。《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将与竞争法保护形成有效衔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竞争法角度而言,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立法补足介入隐私权保护的制度短板,健全竞争执法中的隐私权保护机制,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隐私权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源扩 《法学研究》1996,(5):115-124
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王源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及时建立、健全竞争法制。而竞争法制建设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竞争法所应实现的政策目标的问题。一、竞争法政策目标问题的意义竞争法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以规范经营行为、从而维护市场竞争为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