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例小脑出血猝死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1]。有人总结国内6篇报告共20例,仅发现1例为生前诊断,说明临床上误诊率甚高[2],尤以猝死为主要表现者。为进一步探讨小脑出血病因和猝死机理,现将我们所见7例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收集本教研室1955~1989年全部尸检材料,发现因小脑出血猝死者共7例,对其脑标本均作全面详细复查,并在其出血部位及附近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7例小脑出血所致猝死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讨论小脑出血,或称自发性小脑出血,是指出血原发于小脑,不包括外伤、肿瘤、感染、中毒等引起的出血[3]。临床…  相似文献   

2.
9例小脑出血猝死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报道小脑出血的发生率约占全脑出血的3%~12%,一般认为占10%左右。[1]小脑出血有约20%发生猝死。[2]为进一步探讨其出血病因和猝死机制,现将我们检案所见9例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收集本教研室小脑出血猝死者共9例对其脑标本均做全面详细复查,并在其出血部位及附近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9例小脑出血所致猝死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讨论小脑出血,又称自发性小脑出血,是指出血原发于小脑,而不包括外伤、肿瘤、感染、中毒等引起的出血。[1]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血管畸形和动脉瘤。本文…  相似文献   

3.
心脏猝死病人中,以冠心病多见,我国80年代占43.0%~61.8%,多数为情绪激动(如打架斗殴、吵架)或过劳过食等诱发引起,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死者为无症状性冠心病,而这样的猝死有不少家属怀疑他人加害,给办案单位带来许多麻烦。为此,笔者根据冠心病猝死的尸体检验分析其死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45%~2%,据Cantbkona统计的114例由于肿瘤引起的猝死案例,其中以颅内肿瘤引起摔死最为常见,占44例(42.3%)。颅内能引起猝死的肿瘤多位于小脑和接近延髓处,以脑胶质肿瘤、脑膜瘤及转移瘤为常见。垂体腺瘤引起猝死者少见。一旦瘤体增大压迫脑组织或继发出血,会迅速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及昏迷等症状,如这一过程发生在头部外伤后不久,易误诊为颅内血肿死亡。现报告一例头部外伤后垂体腺瘤猝死如下。案情某男,32岁。结婚5年,因阳萎无生育能力,近十年较肥胖,两年来常有头昏、头痛、嗜睡、乏力,易感染…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法医病理学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ei DM  Yan HQ  Wang ZS  He YH 《法医学杂志》1999,15(2):73-74,76
对50例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肺动脉栓塞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创伤(42%),心脏疾病(32%),外科手术(20%)等。血栓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80%);其次为心腔内附壁血栓(20%)。发生猝死高峰季节为10~12月;低峰季节为4~6月。猝死场所多见于医院内。最后提出了该病的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回顾性研究——附904例猝死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及其流行行为病学特征。收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公安系统904例猝死尸检资料,将904例尸检材料分为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组,从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病程时限以及诱发因素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每组病例进行了死因分析。904例猝死死者中,心血管疾病组和非心血管疾病组的年龄均以21—60岁最多,占76.3%,31—40岁达最高峰,占23.3%。本文中男性693例,女性211例,男女之比为3.3:1。其中心血管疾病组性别差异更为显著,男女之比为5.5:1。职业以体力劳动者及市民为多,共657例,占72.68%,脑力劳动者共247例,占27.32%。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但以寒冷的冬季为多,共429例,占47.5%。猝死绝大多数死于医院外的各种环境和情况下,情绪激动时发生共258例,占28.4%,在诱因中占首位。猝死的时间限度均为24小时以内及睡眠中,符合WHO所规定的时限。各系统疾病均有发生猝死的,但以心血管疾病占首位,共503例,占55.64%,非心血管疾病共401例,占44.36%。  相似文献   

7.
尸体检验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农垦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疆地带,垦区共有14个农场,跨跃3市、5县,目前人口有20余万人。笔者对从1981年10月至1991年12月全部登记在册的200例法医尸体检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法医尸体检验中年龄最小2岁,最大74岁,其中他杀63人,占31.5%,自杀51人,占25.5%,意外和交通事故死亡69人,占34.5%,猝死17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云南猝死(sudden death,SD)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2017年尸体检验的363例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季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等猝死相关因素。结果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35~55岁年龄段为猝死高峰,发病后6h内死亡率较高,各季节死亡人数从高到低分别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导致猝死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冠心病、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SUD)、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肌病、肺炎、肺动脉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过敏。运动,输液、手术、药物以及轻微损伤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意识障碍或昏迷、胸痛或胸闷以及腹痛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死亡前症状。结论中年男性猝死最常见,是猝死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法医学鉴定和猝死的防治中应对不明原因猝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猝死的发病机制、鉴定指标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9至2012年622例确诊猝死的案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般情况、临床病历、法医学尸体解剖所见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2例中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类型,占59.49%,以中青年男性多见(30~50岁男性占43.78%),冠心病为主要病因,发病呈年轻化(≤35岁者占17.89%);心源性猝死、其它系统疾病猝死、不明原因猝死3组之间心脏重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与心源性猝死组中胸腺肥大或出血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源性猝死为猝死主要类型,发病呈年轻化,中青年男性为甚,冠心病为主要病因;胸腺肥大或出血引起个体应激系统障碍可能是致猝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肌病(PCM)猝死者心肌线粒体DNA(m tDNA4977)缺失情况及其与猝死的关系。方法对18例PCM猝死和28例对照组病例心肌组织蜡块,用常规方法提取心肌m tDNA,以PCR、琼脂糖紫外凝胶成像技术确定扩增产物激光密度,初步定量检测m tDNA4977缺失率。结果PCM猝死18例中,检见13例m tDNA4977缺失,占72.44%。对照组28例中,检见3例m tDNA4977缺失,占10.71%;两组病例m tDNA4977缺失率均值分别为0.5795和0.07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多数PCM,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猝死者心肌可检见m tDNA4977缺失;提示其心肌m tDNA4977缺失变化与PCM猝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程燎原 《法学研究》2011,(5):143-163
法治政体理论在根本上把法治理解为,只有立宪政体才会要求并实现法律统治的一个政体问题。建立民主立宪的法治政体是辛亥政治革命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等法律初步构建了中华民国法治政体的雏形,但这一政体也陷入多重困厄之中。孙中山等人对这一政体及其困厄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与反思。从法治政体理论及民初缔造法治政体的实践出发,可以对治法型法治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性的检视。  相似文献   

13.
胡东海 《法律科学》2011,(4):121-127
民法教义学中,合同履行请求权至少应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学说及实践中已无异议;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并无"符合"与否的问题,而只有"违反"如何的问题。私法自治原则要求,证明责任分配在参与民法外部体系的构建时,将合同效力要件规定为"效力阻却要件",交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应对《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缩。此种以证明责任为解释目标的进路,表明证明责任分配也是法规范之关联脉络的一种,解释论亦应以证明责任分配为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左传>文辞古奥,义蕴深微.由于时代悬隔,虽经历代训释,疑义犹夥.本义湮没,通假不明,指代不清,诸般情形,在在多有.本文就襄公时期若干训诂问题予以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在体系上不断完善,是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提单的管辖权是正确处理无单放货等提单纠纷的首要问题。提单的管辖权条款属于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物。无单放货案件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所谓的“侵权纠纷一般不适用协议管辖条款”的规则并不能当然适用。根据现行法以及民事侵权的基本法理,分析中国法院用于否定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侵权诉因”及“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两个主要事由,认为以“侵权诉因”排除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背法理;而以“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作为否定承运人总部或主营业地之管辖连接点的理由也过于极端。在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提单管辖权条款问题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再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法把不当得利返还权定性为债权而归入债权编,然而这种定性定位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与我国物权变动的有因模式相冲突。通过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价值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是一种概括的混合的救济权,既可以救济对人性的权利,也可以救济对物性的权利。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之债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中国大陆新《合同法》第402条、403条的规定,大胆借鉴英美法系代理法的做法,突破《民法通则》将代理仅限于显名代理的陈腐规定,建立了隐名代理制度和不披露本人的代理制度。本文就此分析了我国代理理念从区别论到等同论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民事活动即将发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