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们党制定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方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体表现在提出和解决了以下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上。一、劳动改造罪犯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改造人类的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逐步发展形成的。早在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书中就曾指出:“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需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这就非常明确地把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的改造,作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一部分;而且也表明了罪犯通过强制劳动进入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山东的劳改劳教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在省委、省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劳改劳教工作方针,经过恢复、整顿、改革、发展,以生动的实践,取得显著成绩的十年。  相似文献   

3.
<正> 劳改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它既是对罪犯执行刑罚的机关,又是对罪犯实施改造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对罪犯实行  相似文献   

4.
论劳改工作方针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智 《法学研究》1986,(5):37-41
我国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工作方针的提出,是经历了劳改工作实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一九五一年全国的镇反运动后,对大批被判处徒刑的罪犯如何正确处置,成为摆在我国新生政权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而又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劳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在法学园地破土而出。要使这株新秀茁壮成长、开花结果,需要我们法学界同志披荆斩棘、共同培育。当务之急,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劳改科研中碰到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劳改科研与实践以验的关系有人说,我们有三十多年劳改工作的丰富经验,还要建立劳改学做什么呢?这是只看到劳改学同经验的一致性,没有弄清楚它们的区别。诚然,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任何真知灼见,不可能脱离实践经验;劳改学的诞生和发展,也必然依赖于劳改工作实践经验。然而,劳改学理论同实践经验又是有区别的。一是在认识上层次不同。经验,在哲学上通常指感性认识(感觉经验)。它涉及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劳动改造机关是依法对一切罪犯执行惩罚和改造的机关。法律是劳动改造机关进行工作的根据,也是惩罚改造罪犯的锐利武器。因而,恪守社会主义法制,严格依法办事,是劳动改造机关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义务。建国以来,随着一九五一年镇反运动后劳改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党中央及时地为劳改工作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于一九五四年九月七日经由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用法律的形式把这套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是我国劳改工作的方针。这个方针,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改造社会、改造人类及劳动创造世界的原理,结合我国劳动改造罪犯的实际情况,并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和长期实践检验而制定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劳动改造机关在对罪犯实施劳动改造过程中,要把将罪犯改造成为新人的政治任务放在第一位,把劳动生产的经济任务放在第二位。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9月28日同阿尔巴尼亚内务代表团谈话时,明确指出劳动改造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改造罪犯,他  相似文献   

8.
袁岳 《法学研究》1990,(4):49-54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社会一次深刻的革命性的转机,它从总体上对我国社会多方面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挑战,并且很实际地把解放人的能量,作为社会进步的基本目标.刑事惩罚机制通过制裁违犯共同规则的行为,保护社会合法利益,有可能成为社会改革的促进因素,但它本身必须为适应新的形势和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法学》八四年第五期刊载法制建设协调发展讨论的文章以来,读后很受启发。笔者从五十年代起就从事劳改检察工作,感到有关改造罪犯的法制建设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试谈于后。全国解放后,我国在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战果辉煌,众所周知。改造日本战犯,改造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从一九五九年九月到一九七五年三月先后分七次特赦了全部在押国民党战犯和伪满蒙疆战犯,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二年间宽大释放原国民党县团  相似文献   

10.
<正> 劳动改造工作(简称劳改工作)和劳动教养工作(简称劳教工作)都是我们党和国家改造社会、改造人的伟大光荣事业的一部分,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不可缺少的工作,也是减少社会犯罪的重要措施。劳改工作与劳教工作都是通过生产劳动对罪犯或者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强制性的教育改造。但是,两者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研究中国劳改工作特色,已成为劳改法学界的重要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稍感欠缺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多数停留在总结、整理出若干条已有特色、优势或长处的阶段,没有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进行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研究,并寻求其合理的层次结构。笔者认为,这项研究,不仅要肯定建国以来劳改工作的基本经验,充分挖掘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特色;还应对它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反思那些必须扬弃的观念和作法;在此基础上,开拓、建设和发展新时期劳改工作的新特色。只有这样,才对今后提高劳改工作的质量,开创劳改工作的新局面,具有跨世纪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劳改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是当前劳改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法学界争论比较大的问题。从已经出版的法学教材、专著和论文来看,对劳改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劳改法是刑法的附属法。其主要理由是:劳改机关作为刑罚的执行机关,它是以对罪犯判处刑罚为前提的。如果刑法典不对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人适用什么样的刑罚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就无从谈起,因此劳改法是依附于刑法而存在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劳改法是刑事诉讼法的组成部分。其理由是:对罪犯实行劳动改  相似文献   

13.
沈群 《政府法制》2010,(24):43-43
提起“劳改”,我们这代人总会想到父辈经历的“反右”或“文革”,到美国生活后,我才发现,劳动改造不是中国的专利,美国也有“劳改”。  相似文献   

14.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是党和国家为劳改工作制定的总方针,三十多年来我国劳改工作的伟大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当前,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劳改工作还要不要坚持“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怎样坚持这一方针,劳改工作改革的原则、方向是什么?这些都是涉及到劳改事业能否健康发展,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好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一、贯彻“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方针所遇到的新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些议论:说是改造第一,实际是生产第一;生产上去了,改造只要不跑人、不出大乱子就行。在这些议论中。既体现了人们对劳改工作的关心、关切,又集中反映了当前劳改机关在贯彻“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方针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新的问题和情况。 1.从主观上看,一些同志认为,全党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强化劳改工作专业职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吴士元,步先永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是“打、管、教、防、建、改”联结一体的系统工程。唯因各种刑事犯罪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所以充分发挥专政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打击、惩罚和改造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法学会劳改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今年7月5日至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各有关院校的12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党组书记王仲方同志,原司法部副部长李石生同志和河北省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王仲方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新中国劳改工作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肯定了我国劳改工作的巨大成绩,阐明了从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开展劳改法学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希望劳改法学研究会成立后,对组织、推动热心于劳改法学的实际工作者和劳改法学理论工作者的相互结合、共同协作,深入有效地总结我国劳改工作的丰富经验,开展劳改法学理论研究,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劳改法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王仲方同志指出,大家欢聚一堂,建立全国性的劳改法学研究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创劳改工作以来的头一回,是劳改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劳改”是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且每天都在运行的一种社会机制,只不过在美国,一个人不会因为政治或思想见解与主流社会不同而被送去劳改,但所有轻度犯法的人都会根据法庭的判决而被强制劳动改造.譬如酒后驾车、肇事逃逸、破坏公共设施、打老婆孩子等行为的直接后果,除了经济赔偿和牢狱之灾外,都会被要求劳动改造,只不过这种劳改在美国被冠以另外一个名字——社区服务.就是在特定时间内,当事人被强制执行社区服务工作,最常见的工种就是清理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8.
19.
刘智 《法学研究》1984,(2):67-69
新中国的劳动改造罪犯工作,三十多年来,享有成效,亨誉中外。全国第八次劳改工作会议以后,劳改业务又已进入了升华为劳改理论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加强劳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初查工作,是提高侦查水平,确保案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劳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工作,是指派驻劳改单位的专门检察院对属于直接管辖的在监管场所内发生的劳改工作干警和武警的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