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东王尽美烈士纪念馆中,陈列着一款巨幅画作,惹人注目。画面右侧,列宁坐在一把木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右臂靠在沙发上,似乎正在说着什么。左侧坐着三位  相似文献   

2.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山东早期党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关于他的出生日期,笔者发现目前王尽美的传记、文章、词典中基本上都使用1898年6月14日这一日期,但王尽美1921年11月7日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满洲里填写的入境调查表上却是1899年4月20日。这两个日期相差近一年,究竟哪个日期比较贴近事实呢?  相似文献   

3.
一 在山东省诸城、莒县、日照三县的交界处,坐落着一个依山傍水的叫北杏村的村庄,1898年6月14日,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诞生在这里。王尽美家很穷,是标标准准的赤贫。王尽美出生4个月,他父亲就撒手人寰,家中只有祖母、母亲和他孤寡老幼三口人。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摘     
《湘潮》1989,(9)
最先提出国共合作的是列宁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了莫斯科远东会议,中国代.表30余人,有共产党、国民党等各方代表。会上,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团,  相似文献   

5.
1964年,《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64届毕业生李泽浩的画作《你追我赶》。这幅油画以明净的天空和正在收割的金黄色的田野作为背景,把前景上一群“社会主义青年人”的矫健身姿衬托得更为鲜明。前景上那一片在和风中起伏摇动的芦花,不仅在构图上起了掩映衬托的作用,而且和奔驰着的人群一起,构成了一个向前突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李曙新 《党史博采》2013,(11):58-59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了二1922年8月赴山海关发动铁路工人运动,10月成功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这一事件既是中国工人运动第…次高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早期中共河北地方党史的重要一页。关于王尽美赴山海关开展工运时的职任,目前党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的身份,如200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河北简史》、2011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的《“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以及专题论文《王尽美在山海关——记京奉铁路首次大罢工》、《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王尽美》等均持此说;再一种说法是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特派员的身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王尽美》一书持此说。然经笔者查阅出处,发现这两种说法均来自间接的回忆史料,而与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够吻合之处。  相似文献   

7.
《晚风》     
刘大为 《北京支部生活》2014,(11):F0002-F0002
图片说明:画作成功地刻画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伟大而平凡的形象。画面上的小平同志安详地坐在家院中,自然放松,平和亲切。老人沉思的表情发人深省,折射出睿智与坚定。画面环境的处理写实且又富于装饰意味。表现手法在保持工笔画细腻典雅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古典油画、素描的手法,使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8.
罗工柳 《北京支部生活》2014,(9):F0002-F0002
图片说明: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罗工柳的这幅画作真实再现了这一会议场景;画面采用水平线构图,通过与会人员的视线将毛泽东带到画面中心位置,突出了领袖形象,显得十分生动、真实。画面色彩处理层次较为单调,油画的笔触肌理也不明显,反映了当时油画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王尽美的27年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体君  窦春芳 《世纪桥》2005,(12):72-74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字灼斋,中共 “一大”后自己改名为王尽美。他的一首 诗写道:“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难 解放。”他长着一对与众不同的大耳朵, “王大耳”便是他的雅号。1949年毛泽东 回忆王尽美时说:“王尽美耳朵大,长方 脸,细高条,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 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相似文献   

10.
谁出卖了邓恩铭?邓恩铭,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在校就读的中学生,由于他出生在贵州荔波一个水族人家庭,也是13名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1921年春,还在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的邓恩铭就与王尽美等人发起建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7月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邓恩铭曾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6日上午,北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大家正在聚精会神聆听着黄纬禄院士先进事迹报告。舞台的大屏幕上,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再现着黄纬禄生前的音容笑貌,将这位世纪老人的科技人生画卷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卢湾区兴业路上。黄陂南路西首,有一排青灰砖墙的石库门楼房,其乌亮的大门上配着一对铜环。墙上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这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13人,在此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3.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山东诸城人。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在短短二十七载的人生旅途中,王尽美用他的忠诚和执著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党章的诞生     
《实践》2016,(6)
正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来自7个省市的13名代表,齐聚李汉俊之兄、社会名流李书诚家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名代表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山东的邓恩铭、王尽美;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广东的陈公博;日本的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场陈设简朴,但气氛庄重。会议进行到30日晚上,代表们正在开会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于1922年初在苏俄境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远东大会”)的有关情况,现在随着原始档案文献的陆续公布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深入,应当说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仍有若干牵涉到这次大会的史实,还存在着一些误解的地方。如张太雷与远东大会的关系问题,就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考证。1928年舒米亚茨基在一篇悼念张太雷的回忆文章中,首先提到张太雷曾参加筹备远东大会的情况,并认为张太雷在远东大会上起到过重要作用。他回忆说:“在片山潜、张太雷以及其他一些同志的参加下,代表大会制定了民族革…  相似文献   

16.
汤园林 《党课》2014,(8):84-85
在纽约街头,一位老人守着一堆画作在贩卖。大街上人来人往,有人匆匆忙忙地赶往目的地,有人流连于橱窗里的高级服装,还有人四处看风景,却极少有人在画摊前驻足。  相似文献   

17.
上篇在济南城北金牛山公墓,长眠着一位母亲,她生前只是普通的农家妇女,却养育了三位布尔什维克,其中还有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她就是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的母亲。王尽美是三代单传的遗腹子n她的祖父叫王兴业.是胶州湾北否村一户佃农,有五个儿子,前四个因贫病交加相继故去,这老儿子王五就是王尽美的父亲。然而王五尚未成人时,其父又去世,母亲在艰辛中把他拉扯大,为他娶了妻,可是翌年春王五也走了,此时他妻子已有身孕,1898年6月14日这个遗腹子降生,地就是王尽美。苦命的婆媳俩将全部希望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1月,笔者采访了王尽美的长子、原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王乃征。2008年6月,笔者参加了在山东诸城市召开的纪念王尽美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期间.结识了王尽美的两个孙子——王明华、王军。去年秋天,王乃征回到济南,笔者陪同参观。几次与王尽美后人的接触,让我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山东党组织创建人、  相似文献   

19.
正1929年,苏联海参崴列宁学校创办,当时被称为苏联远东的"中国党校"。列宁学校的教育经费、教职员的工资和学生助学金,都是由苏联少数民族教育部发给。党校也培养军事情报人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苏联红军总参情报局命令伯力远东红军司令部第四科(情报科)在中国东北建立情报网,搜集日军的军事情报。为了共同抗日,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和苏军伯力情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王尽美都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大诗人。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泽东诗词67首,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一本诗集。而王尽美也是一个诗人,而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