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驻伊拉克特使卜拉希米在巴格达宣布,伊拉克新的临时过渡政府正式诞生。伊拉克战后第一任总统为加齐·亚瓦尔,总理为伊亚德·阿拉维。新过渡政府将在6月30日,从美英临时当局手中接过政权。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46号决议,结束美英对伊拉克的占领,认可伊临时政府,并授权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继续留驻伊拉克。这意味着,伊临时政府获得了国际的承认,美英联军抛掉了占领军的恶名,伊拉克重建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但6月30日权力移交之后,伊拉克的安全局势是否好转,还不好说。伊拉克混乱的局势归根结底是美英联军的占…  相似文献   

2.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一年后的今天,美英联军占领下的伊拉克局势出现失控。由于美英联军的占领和对伊拉克事务的越俎代庖,激起伊拉克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此同时,美国倒萨灭国的战争行动,不仅制造了一系列新问题,也使伊拉克原有的沉疴积弊泛起。战争的借口是虚假的,先前支持美国开战并参与在伊拉克驻军的国家,其中一些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相似文献   

3.
乔治·布什:可能的“伊拉克门事件” 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前,布什政府断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时至今日战场硝烟已经消散好几个月了,美国仍未找到相关证据。舆论纷纷质问:有关情报是谎言吗?目前,“伊拉克门”风波正愈演愈烈,对美英两国政府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布什与英国首相布莱尔4月16日表示,美英欢迎联合国在伊拉克发挥作用,人们不禁要问,这两个去年3月20日绕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美英领导人,为何现在才想起联合国?他们将把一个怎样的伊拉克交给联合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建英日前就伊拉克战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英对伊动武是蔑视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给伊拉克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给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带来了深远、严重的负面影响。 李建英说,美英对伊克拉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不合法的,非正义的,没有理由的。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最基本的内容。美英自己声称,发动对伊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显然是干涉伊拉克内政。他说,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伊动武,是对联合国的蔑视,是对联合国权威的损害。安理会规定,如果伊拉克拒绝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面临“严重后果”。大多数安  相似文献   

6.
3月20日10时35分,美机空袭巴格达。11时15分,布什正式宣布对伊开战。接着,美国战机对巴格达进行了第二、三轮空袭,美战舰向伊发射巡航导弹,美海军陆战队进入伊拉克。21日,美机轰炸了伊北方重镇摩苏尔,美英飞机轰炸了伊南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英军也进入伊拉克,美英对伊战争全面展开。笔者发稿时止,伊拉克战争已进入第20天,战事发展引起国内外法学家密切关注。他们认为,伊拉克战争已对主权国家必须遵循的国际法造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在伊拉克战争前,美英政府断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基地”组织串通一气。然而,时至今日战场硝烟已经消散多时,美国仍未找到相关证据来证明这两点。这使美国舆论特别是国会和情报界人士对布什政府和情报机构的信誉提出了强烈质疑,一个个黑幕随之被挖了出来。舆论普遍将此称为“情报门”事件。这一风波在美英等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8.
在美英联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主权的当天,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亚瓦尔说,这标志着伊拉克作为一个主权国家重返国际社会。人们似乎看到伊拉克重新站起并向前迈进的曙光,然而事实并不那么乐观。  相似文献   

9.
战争是一面政治的镜子,也是一面新闻的镜子,美英宣传的绝对“新闻自由”,在伊拉克战争这面镜子中现出了原形。  相似文献   

10.
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置全球反战浪潮于不顾,终于在3月20日打响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遭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一致反对,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停止战争,回到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 战争已经进入第五天,人们看到,伊拉克人民遭受着战火的磨难,美英士兵也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忧虑。  相似文献   

11.
在秘密举行美英联军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政权移交仪式后,美国驻伊拉克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悄然而去,但他身后留下的不是一个平静的、步入正轨的伊拉克,而是硝烟四起,暴力不断的烂摊子。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2003,(8):72-84
出乎各方意料之外,伊拉克战争在进入第三周时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美英联军攻伊态势在短暂的扑朔迷离之后迅速明晰起来,在美国海军陆战队4月14日称已完全控制伊拉克北部萨达姆家乡担克里特市中心后,美国国防部宣布,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但是,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的争头号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4,(3):79-80
2004年对美英两国领导人来说是十分难忘的一年,由于布什总统和布莱尔首相涉嫌使用了虚假情报来兜售伊拉克战争计划,又无法出具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这正是发动战争的“合法”借口)的证据,都陷入“伊拉克门”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4.
时代点击     
《时代潮》2003,(7)
政治美英对伊拉克战争打响,中国呼吁停止战争 3月20日,美英对伊拉克战争全面打响。连日来,世界各国反战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各界多次呼吁停止战争。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会唔时,呼吁尽快停止战争,减少伊人民遭受人道主义灾难,维护伊主权和领土完整,重新回到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5.
3月20日,美英等国不顾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在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前夕,美国在海湾地区聚集了大批兵力和武器装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在密切关注伊拉克危机的同时,还十分关注驻守在战云密布的海湾地区及相邻国家中的中国外交官的情况。请看新华社记者从伊拉克、约旦、卡塔尔和土耳其发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英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结束,有关伊拉克重建问题日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此间国际舆论认为,“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刚刚开始”。重建一个伊拉克要花多少钱?据估计在6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二战后欧洲和日本重建以来的最大一项国家重建工程。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美、英、俄、法等国正在紧锣密鼓,纷纷角逐伊拉克战后重建“大餐”。  相似文献   

17.
在美英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之际,台湾却在世人瞩目的焦点之外,秘密采取一系列军事动作,加快发展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平淡地结束了。人们曾经预料这将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战争”,结果却是伊拉克并没能成为“越南泥潭”,巴格达也没有成为“斯大林格勒”。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场战争,笔者认为,美英联军强大的武力入侵只是萨达姆政权覆灭的外因,而内因则是萨达姆政权早就慢慢地掏空了自己执政的基础,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相似文献   

19.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美英两国一意孤行,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将是一场决定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生死存亡、决定布什总统和布莱尔首相政治命运的决战,而这场战争的胜负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21世纪前半叶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平淡地结束了。人们曾经预料这将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战争”,结果却是伊拉克并没能成为“越南泥潭”,巴格达也没有成为“斯大林格勒”。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场战争,笔者认为,美英联军强大的武力入侵只是萨达姆政权覆灭的外因,而内因则是萨达姆政权早就慢慢地掏空了自己执政的基础,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