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披露机制是《新巴塞尔协议》中的基本监管制度之一。本文指出了解信息披露机制的产生、内容、意义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和实现我国银行监管的国际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挥市场约束对银行监管的作用需要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进行法律制度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有其经济学和法哲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供需理论;法哲学基础是公平、安全、平等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目前采取分业经营体制的银行业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变已是大势所趋。鉴于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金融机构产权不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各监管主体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及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应通过改革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及建立金融机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来确保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国对其境内银行的管制,以美国为例,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由银行和投资公司的不良行为、信息不完全披露、内幕交易、欺诈等导致公众对银行信心的丧失,股票市场的崩溃最终导致成千上万家银行破产和经济大萧条。在这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中,对银行业放任自由和监管不力被指责为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相似文献   

5.
银行业监管的理念是银行业监管的科学根据和精神支柱。银行业具有巨大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银行业所具有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传送带和作为支付清算体系支撑者所具有的负面外溢效果。防范和化解这类风险和效果非监管莫能奏效。同时,银行业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借助监管保护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此外,银行本身经营中所具有的高杠杆性与期限失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也使得监管更加必要和正当。以此来审视我国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我们亟须在深化监管理念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银行业市场监管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纠纷频现。纠纷的主要类型包括银行欺诈、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违反客户评估义务以及银行信息披露不当等。根本解决此问题需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各方面和各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监管的理念是银行业监管的科学根据和精神支柱。银行业具有巨大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银行业所具有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传送带"和作为支付清算体系支撑者所具有的负面外溢效果。防范和化解这类风险和效果非监管莫能奏效。同时,银行业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借助监管保护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此外,银行本身经营中所具有的高杠杆性与期限失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也使得监管更加必要和正当。以此来审视我国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我们亟须在深化监管理念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聪 《政法学刊》2006,23(1):9-13
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包括存款人道德风险、银行道德风险、监管机构道德风险,而银行的道德风险是其道德风险问题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我国即将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之际,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立法改革经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通过让存款人、投保银行和监管者都投入一定资源的法律制度安排,加强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控制,同时还必须通过完善银行治理结构,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培育良好的存款保险理念,审慎的监督等其他制度措施与之相配合。  相似文献   

9.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对于有效银行监管和银行业稳定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众多金融危机后逐渐被人们认识,恰当的法律制度安排是保障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一国立法可以从履职独立性、人事独立性、财务独立性和监管责任豁免构建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之后 ,金融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将更大规模地进入我国并开展各种业务 ,必将对我国的银行业竞争格局、市场秩序甚至金融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的原则和内容 ,并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监管外资银行应当遵循的保护本国银行、对等互惠、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等原则 ,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外资银行监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 ,本文探讨了外资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监管、业务监管 ,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与外资银行监管有关的存款保险、紧急援助措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银行的信息披露和内控、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等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核心业务及其监管体系之外,发挥着传统银行核心业务功能,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不适当的信用风险转移和高杠杆率等服务的信用中介机构及其业务体系。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是由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业务及民间借贷三个部分构成。针对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做好数据统计制度建设,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强化风险内控制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构建危机处置机制方面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立法。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长波 《政法学刊》2008,25(3):70-74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上市公司基于寻求信息租金的逐利性考虑,存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由于立法不够健全和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较多不规范性问题,因此,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鼓励、保护和监管是有效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效运作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3.
手机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一个创新产品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十年有余,但是有关手机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却迟迟没有得到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手机银行的定义和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找出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李凤霞 《行政与法》2005,(11):116-118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银监会成立后的两年多来,银监会的监管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国银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具体来说,应转变银行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目标模式;提高银行监管主体素质,建立对监管者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应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董美琳 《法制与社会》2013,(20):201-20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自由快速的发展,金融业分业经营已经开始松动,伴随混业经营的大趋势,银行业开始涉足保险、证券领域,如何构建健全的银行监管制度,完善银行行业的监管,已成为金融界普遍关注问题。跨国银行之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系列问题,制约了国际间的监管合作,已经无法满足跨国银行有效监管的诸多要求。因而有效地补充监管的合作主体,调整监管的合作方式,重新划分主体间的权利义务途径,同时完善新型监管模式的制度构建,从而确保跨国银行的全面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6.
李浩 《法制与社会》2011,(29):33-34,3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一直以来是上市公司合规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监管重点。本文拟结合香港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体制和法律制度设计,对内地上海、深圳两家交易所的信息披露监管体制的法律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并进行比较研究,期望对信息披露监管体制和立法,以及监管实践有所建言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信息披露作为市场监管的基础制度,对于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的管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披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银行运行机制的建设、市场约束力量的加强、监管当局的监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许可持有人强制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政许可持有人为信息披露义务主体的行政许可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是一种削弱行政许可持有人信息优势地位、优化行政许可监管对策的重要制度安排。行政许可持有人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具有舒缓监管信息不对称状态、强化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促使监管权力规范运行的价值。行政许可持有人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需在遵循利益平衡、比例原则下综合考量利益关联度、信息搜寻成本、信息披露成本、专业化程度、市场竞争度等标准。  相似文献   

19.
尽人皆知,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对信息披露的监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披露制度所具有的客观地位所决定的。所谓西悉尼披露监管指的是,为了使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并使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兼顾效益与效率的市场行为的建立得到保证,证券主管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的监督和管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主体及其活动的活动。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进行阐述,然后对当前存在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以供业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钢丝上的平衡:美国证券信息披露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美国联邦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 ,也是美国在对证券发行实行宽松、开放的注册制的同时仍能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根本原因。然而 ,信息披露越充分 ,对投资者的保护固然越有力 ,但公司的资本成本相应也越高 ,经营负担也就越重。公平和效率之间的这个悖论始终困扰着美国证券市场和监管者。从林林总总的具体制度和规定中可以发现 ,美国证券信息披露体系演变的过程 ,就是一个努力寻找二者间的微妙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