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多次发动侵华战争,并三次占领中国首都,数次制造傀儡政权。中国国土大沦亡,中国人民饱尝亡国之恨,受尽凌辱之苦。现将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几次战争,简述如下: 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战前,英、美等国将大量的鸦片,以走私的方式运到中国。掠夺了无数的白银,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计民生。1838年12月,清政府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雅片。林则徐在广大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把收缴的两万多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为了达到侵略中国的目  相似文献   

2.
1839年6月 3日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 在虎门销烟,共化去烟土119万公斤,如此大规模地销毁鸦片史无前例,林则徐由此成为国际禁毒先驱。6月,让我们缅怀英雄的伟绩,与世界人民一起痛诉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记者近日采访了林则徐的五世孙凌青先生和他创办的林则徐基金会。 在凌先生摆满古籍的客厅,一帧林则徐的彩色画像引人注目,给幽暗的客厅增添了亮色和生气,使人感到林则徐的事业仍在继续并蓬勃发展着。的确,今天禁毒已经成为世界人民一项共同的事业,凌先生更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纪念家…  相似文献   

3.
王一 《乡音》2014,(9):40-40
关于虎门销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档案史料,这批珍贵的资料里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1838年12月31日,林则徐被任命为钦蔗大臣,赴广东禁烟。到达广东之后,林则徐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等斗智斗勇,最终使义律屈服,表示愿意交出鸦片。  相似文献   

4.
鸦片,海洛因,对中国人民的毒害由来已久,远在19世纪中叶林则徐便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焚烧了英国商人进口的鸦片,并主张全国禁烟。然而,由于自清以来历代中国政府的腐败,政令徒具明文,不能雷厉风行的贯彻,所以直到20世纪中叶国民党当政时期,鸦片等毒品仍未能在中国禁绝。本文是谈国民党当政时期及日伪统治时期济南市的禁毒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燃烧鸦片的猛烈火焰为背景,林则徐大声喊:“驱逐英国人!”林则徐的民族叫唤,震撼了我的心;在黑暗的戏院里流下中国人的眼泪。恭贺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观影片《鸦片战争》有感@萧翔文!台湾  相似文献   

6.
名人与澳门     
澳门是镶嵌在南中国海的一颗明珠,也是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在澳门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19世纪以来,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利用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开展革命活动。图为1888年10月孙中山先生与友人合影。前排左起:杨鹤龄、孙中山、关心焉、尤列;后排为关景良林则徐———禁烟·布防·抗击外来侵略者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雕像如今陈列在澳门莲峰庙广场南侧的林则徐纪念馆中。他站在海边,举目远眺,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眼前。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应澳门林则徐纪念馆的邀请,笔者随林则徐六世嫡孙女——林岷女士赴澳门参加林则徐诞辰225周年纪念活动。这次难得的参访,使笔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有幸近距离认识了林岷女士这样一位孜孜不倦地向世人传递林公精神、为  相似文献   

8.
制怒与节欲     
制怒与节欲陈有芳林则徐曾手书“制怒”两字,悬于室内,以警示自己。林则徐并非禁怒,而是怒在其所,怒在大事上。1838年3月,林则徐怒气冲天,虎门一炬,焚鸦片273万斤,狠煞了列强的嚣张气焰,为国人大出了一口恶气,林则徐遂也成为影响久远的民族英雄、可见林...  相似文献   

9.
澳门拾零     
名人与澳门■孙中山的澳门缘澳门的人物塑像比比皆是,其中多为葡萄牙人引以为豪的知名者,他们卷头发凹眼眶高鼻梁。而所有塑像中只有孙中山先生,很长时间是唯一的中国风云人物,代表着一个文明久远地多灾多难的伟大民族。至于澳门迎来晚清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塑像,还是近年盛事。作为全世界仰慕的民族英雄。孙中山当之无愧。孙中山与澳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他父亲孙达成。孙达成是普通的农家子弟,1812年,16岁的孙达成经同乡引荐,到澳门一家葡萄牙人开的鞋店当学徒。孙达成在澳门度过了16年。直到他33岁才返回故里。1846年…  相似文献   

10.
<正>物华天宝,孕育代代精英;人杰地灵,留下无数诗词名篇。清朝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尤其令我喜爱,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仰。我曾专门到广东东莞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去瞻仰了林则徐的塑像,站在林则徐铜像前,我向这位民族英雄行了三鞠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奉朝廷之命赴虎门禁烟。道光22年(1842年),鸦片战争的惨重失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极其耻辱的一页。当时,腐败的清王朝为了在文武官员中铲除异己,将禁烟英雄林则徐、邓廷桢发配、流放到边疆——当时还是一片荒漠的西北边城伊犁。彼  相似文献   

11.
罪恶的鸦片贸易榨取了中国大量财富进入18世纪后期,西方国家开始利用鸦片贸易大量榨取中国的财富。1840年前后,英国在孟加拉生产一箱鸦片成本才237印度卢比,在中国售价则为2618印度卢比,高出成本的10倍。当时一印度卢比等于中国0.288两银。这样,每卖一箱鸦片可获得686两银。英国怡和洋行经理、大鸦片贩子查顿承认“在好的年头,每箱鸦片可获毛利一千银元”。这种不平等贸易的暴利驱使西方侵略者特别是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仅有据可查的,从  相似文献   

12.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数十年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数千万公斤,从中国掠走三四亿银元,毒害中国人民,那末,当时英国国内有没有人吸食鸦片呢?据鸦片战争前两年(即1838年)任清胡鸿护寺国的黄爵滋在结道光皇帝的《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呼还赢:“红毛人有自食鸦片者,其法集众红毛人环视,奥其人竿上,以抱击之入海,故红毛人无敢食者。今人中国之鸦片,来自英吉利等国,其国法有食鸦片以死。故各国只有造烟之人,无一食烟之人。”可见,当时英国政府对国内吸食鸦片旮处置括严,要一律处以死刑。所以,当时的英国人再也不用吸食鸦片了。…  相似文献   

13.
上篇毒之源鸦片战争——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有一种永远难以平复的痛,那是由英国、美国、法国等列强强加的。这种心痛挥之不去,根源就是那将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英国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灾难,战争使他们彻底撕下了“平等”“通商贸易”的外衣,赤裸裸地表现出了他们要奴役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肮脏野心。1773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取得鸦片专卖和制造特权,开始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以攫取暴利,输入量由1800年的4570箱激增至1838年的40200箱,“鸦片流毒,传染日甚,不但军民人等纷纷渐染,即…  相似文献   

14.
自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鸦片和大炮敲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以后,无数的志士仁人忧国忧民,从魏源、林则徐到孙中山,无不希望中国富强,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才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公开销毁非法枪支□本刊记者冯芝芬秦友友北京市公安局将收缴非法枪支作为春季严打整治行动中的重点工作。4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大会处理了王春立等14名涉枪违法犯罪嫌疑人,首次公开销毁万余支非法枪支。图一、装满枪支的装料罐把枪支送进了炼钢炉销毁。...  相似文献   

16.
英国割占香港——旧中国屈辱的象征·张海鹏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进入近代,香港首先面临外国侵略的厄运。鸦片战争前夕,香港地区海域成为英国鸦片贩子对华走私鸦片的基地。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先想割占舟山,后来提出割占香港岛。1841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17.
1.毒品历史 从18世纪中期,殖民主义者即向中国输入鸦片。1835年至1839年,英国殖民者从输入中国鸦片每年获利平均折合白银59.6万两。1837年7月11日至1838年6月30日,广州从英国进口的货物中,仅鸦片一项就占了337万英磅,抵销了当年全部中国对英出口额314万英磅有余。  相似文献   

18.
澳门烟云     
三、趁火打劫以林则徐为首的强硬派,在厂一州实行的禁烟运动,切断了英同的巨大财源。英国政府文即派出强大的东方远征舰队,直抵中国广东海面,悍然发动广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侵略者的洋枪洋炮洋兵舰面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被列强任意宰割的半殖出地半封建国家。垂涎多年的美、法、日等到强部乘机杀向小国,占据地盘。伺机多年,但国力已衰落的葡萄牙人更是认为时机已到,趁火打劫。1845年,葡方为了搜取更多的中国财富,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贸易港,并从其国内运来大批葡籍商人。他们以澳门为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为庆祝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文化部将于澳门回归前后在北京和澳门隆重举办国家庆典展览“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为熟悉澳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以便更好地组织和进创作,文化部专家考察团、组委会资料采集组、艺术名家写生团分别于1988年12月、1999年3月和4月三次赴澳门考察和写生这次大展,意在配合澳门回归,展示澳门葡占400年来的历史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流、表彰在澳门对中华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表现澳门的风光民俗,讴歌澳门洗雪国耻后的光辉未来。本世纪…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4,(3):62-63
鸦片,曾经是英国殖民者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战争导致割地赔款。“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使中国人蒙羞百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起。中国人民发动了多次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仅用三年,就将毒品一扫而光。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放的中国再度面临毒品的威胁。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毒品又沉渣泛起。令人忧心的是,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中已有近2200个存在毒品问题。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百万。今年4月至9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遏制毒源专项行动,以“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摧网络、追资产”为主线。向毒品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为使读者了解有关我国的毒品形势和相关知识,我们编辑了一组资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