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司法专门化是我国环境治理体系逐渐精致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迎向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新态势、新阶段,以甘肃省为例,对过去十年间甘肃省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阶段性发展状况作一分析梳理,证成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为我国环境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中国经验”,业已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中国环境的治理范式。同时,检视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尚存在环境法庭设立法律依据缺失、形式多元的环境法庭之间缺乏衔接规则、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尚未形成统一体系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新阶段应当从立法层面、司法层面出发,以立法形式确立环境法庭的合法地位、统一环境案件审理机构的设置标准、在确保地方环境政策体系化的前提下实现政策法律化,逐步建构更具中国特色的环境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环境治理问题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多元合作型治理的大趋势下,我国的环境治理不仅需要中央的政策和政府的行动,更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合作与作为。当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治理大背景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不过已经加入了更多市场化的创新内容。但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张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欠缺以及环保非政府组织作用的浅层性等问题仍然阻碍着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草根动员作为民众利益表达的一种形式,在有效扩大公众参与、促进多方合作方面体现出其积极作用,不失为我国转变环境治理模式、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司法审查制度发轫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几百年来,在发挥保障人权、维护宪政等作用的同时,其正当性也受到人们从权力来源、权力分立和权力制约等不同角度的质疑。针对民主性、合宪性和违宪性这三种典型诘难,亦有学者一一提出消解进路,为司法审查制度辩解,从而形成了不少研究司法违宪审查缺陷和完善的理论学说。先贤们围绕司法审查的讨论不仅丰富了法哲学的思想内涵,推动了社会制度设计与生活实践的磨合,同时也为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3年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151条第1款把司法实务中运用的诱惑侦查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给予了有限的认可。然而,该款内容的规定较为苍白,以但书"不得诱使他人犯罪"这一禁止性规范作出了粗泛的合法化底线,但并未对诱惑侦查行为的行为规范作出明晰规定。现代法治理念要求在注重实体真实目标的基础上,应该力求权利与权力对抗时的衡平化。对此,我国有必要对诱惑侦查制度的生长作出进一步规制,以期最大限度的释放其效能。  相似文献   

6.
张杰  张洋 《求索》2012,(12):176-178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指在已有国际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在全球层次上通过改革重建的一套更有效的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机制及制度,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旨在解决跨国性的环境问题,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NGO是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重要一环,它的兴起与发展弥补了传统以国家为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缺陷,并为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环境NGO在全球环境治理中面临着缺乏合法性资金来源、难以适应以国家为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框架、本身治理结构存有缺陷等现实难题。为此,要在全球环境治理中进一步壮大与发展,环境NGO应在恪守自身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处理好与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并适时解决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臣子 《民主与法制》2007,(5S):19-21
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新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恢复性司法”运动。与传统的司法过程相比,这种司法更多关注的是创造一种积极的关系,主张摒弃消极的仅仅为惩罚而惩罚的传统做法,进而建立一种更加积极.强调理解、宽恕的恢复性司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形期的我国,犯罪问题异常突出,对社会秩序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与严峻犯罪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现有的刑事法观念与体系结构却不尽合理,其所能提供的应对犯罪的手段较为单一、效能极其有限.我们应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新审视刑事法律理念,探索能够使有限的刑事司法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刑事司法观念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黎梦兵 《理论月刊》2022,(11):130-140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完善,以科技赋能为基础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成为未来的趋势。技术赋能环境治理从实然层面改变了环境治理方式和手段,且新兴信息技术在规制层面的应用有望提高治理效能,但技术赋能环境治理的过程也将技术不确定性带入环境监管之中,引发如监测失真、决策偏见等新型风险。技术对监管层面的冲击可能导致环境法律规制系统失灵,表现为规制理念落后、规则体系缺陷、规制权力受阻及规制俘获等。基于此,未来环境法律规制系统需从内核和外延两方面予以调适,既要实现从事后监管思维到风险防治的思维转变,也要从参与机制、评估机制、规制模式及法律规则等方面实现环境法律规制范式的革新。如是方能防范技术赋能引发的新型环境风险,实现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规则之治。  相似文献   

10.
"河长制"是当前我国为应对新形势下环境治理问题而由地方政府首创的新制度。从整体上把握"河长制"的实质,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河长制"的构成要件、"河长制"的创新动因以及"河长制"在面临运行梗阻时如何进行制度调适。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均衡理论分析制度创新的动因发现,环境治理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张力以及内外部制度环境的异动是促成"河长制"创设的条件。据此,当"河长制"面临过度依赖行政权力、编制人员紧缺、制度交易成本过高等运行梗阻时,需要通过保障制度供给,降低运行成本,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来优化内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制度调适,保证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河长治"。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2008,(3):245-247
一、业务需求背景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实践,有关的信息系统在北京市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法院"公正与效率"、"司法为民"的工作主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和法院综合应用要求的提高,已有的应用系统在功能扩展、数据类型、数据综合利用等方面与法院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人民代表对司法部门进行评议,是实施司法监督的有效形式。司法评议的特点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换言之,只有让人民群众起来监督司法部门及其各族干部履行职责的情况才能使其权力受到制约,不敢懈怠,才能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因此,司法评议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群众性。"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这是群众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有法不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强烈不满的一种概括性反映。因此,司法评议应该以群众为基础,以人民代表为代表。既可以表明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可以形成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5,(11)
<正>"六权治本"是规范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们对标先进、勇于实践,坚持法治思维、创新意识和便民高效的原则,以"机制优、效率高、环境好、模式新"为目标,启动"六权治本"探索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工作效能。一、明晰职责,在厘权、确权上下功夫。"六权治本"首先要依法确定权力。为此,我们以理清权力边界,实现权责一致,规范办事流程为目标,突出落实中  相似文献   

14.
调解与判决是化解民事纠纷的两种方式。适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调判结案方式有利于充分展现司法审判价值。适用调判结案要遵循调解自愿、动态转换、公平正义以及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等原则。针对司法实践中的调判适用异化情形,要破除"调解万能主义"和追求"非黑即白"判决这两种错误观念,积极推进调审分离,完善调解适用制度,规范调解与判决适用案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通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这一工作要求,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一流的城市氛围和环境保障。2007年来审批窗口连续三年获十佳窗口单位,市城管局被江苏省表彰为"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9支执法队伍全部进入规范化管理行列。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外来人口的频  相似文献   

16.
微言博语     
@译赋人生:"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公开不仅能彰显正义、震慑犯罪,还有助于形成舆论监督来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工作。防止截留、歪曲、变味,通过一件一件让群众"看得见"的案件审理,才能做实社会公正底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制日报评论部:在一个不断推进司法民主和积极倡导依法办事的国度里,法院裁决依据的公开、透明和裁判理由的充分说理极其重要。这是破除司法擅断和刑罚适用神秘  相似文献   

17.
提升司法效能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是司法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在提升司法效能方面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法院文化具有教育、感化、规范、引导、激励、约束等一系列管理功能,对提升司法效能有显著功效,应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积极培育特色法院文化,借助文化优势持续提升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18.
佘祥林冤案又一次使司法的公正问题成为人们强烈关注的话题。刑讯逼供,有罪推定,先定后审,违法办案等司法中的痼疾无疑是导致司法不公、造成冤案的直接原因。而这些司法痼疾难以根绝。乃因为现实的权力结构和体制上的弊端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实现司法公正不仅有待于司法制度在立法上的进一步完善,更需要政治文明和公权领域的法治建设为司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司法摆脱权力场中个人功利和超司法的游戏规则的纠缠,获得完全独立、中立、公正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石瑛  刘国建 《人民论坛》2011,(7):218-219
福柯的"权力—知识关系"和劳斯的实验标准化分析,为我们理解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技术权力"提供了理论"座架"。社会的技术化程度越高,对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强,技术权力的影响力就越大。如何将科技创新进一步转化为技术权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和平崛起的伟大事业,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02,(11):46-46
高卫宏撰文指出,司法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具有扩张和滥用的倾向,所以必须加强监督和有效制约。加强人大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工作是积极行使人大的法定职权,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将司法权力的运作纳入民主与法治轨道的必然要求。针对人大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在现阶段应重点探索和尽快建立健全如下监督制度:1.设立人大监督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