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关于经济审判庭宜改不宜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运秋 《法学论坛》2001,16(2):92-98
最高人民法院撤消经济审判庭这一重大举措,不只是法院内部审判机构的简单合并,也未必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成功之举,相反,却给经济法的研究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经济冲突的大量存在及其与民事纠纷的严格差异,经济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和具有法的可诉性的一般特点,经济行政执法与经济司法的合理分权,经济诉讼目的的公益性都决定了经济审判庭宜改不宜废.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双重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重大特征和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运动在多方面呈现出双重发展趋势,即经济增长轨迹上升和波动趋势并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民族化趋势并存,新经济技术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加剧趋势并存,世界经济格局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各国强化市场机制和发挥政府作用趋势并存,国际经济合作协调和对立冲突趋势并存。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双重趋势,可使我们认清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基本上已成不争之事实 ,然而 ,经济诉讼是否为独立的诉讼类型 ,尚未引起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济法的独立存在和经济冲突的大量存在并严格区别于其他社会冲突 ,尤其区别于民事冲突 ,为经济诉讼的产生和独立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现实前提。经济诉讼作为维护经济权利最有力最权威的司法途径 ,弥补了我国传统三大诉讼在排解经济冲突和处理经济违法行为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丰富、变革和完善了诉与诉权的基本理念 ,并对传统诉讼形式提出了严重挑战。在逻辑论证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抽象出了经济诉讼区别于传统三大诉讼 ,尤其是区别于民事诉讼的几个主要标志 :制裁手段一体化、诉讼主体扩大化和诉讼规则特别化。  相似文献   

4.
经济审判庭变易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之初设置的经济审判庭经历了 2 0多年的变迁 ,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其实 ,经济冲突的特殊性、经济法的独立性和经济诉讼目的的公益性决定了经济审判庭仍有存在的必要。其他审判庭适用我国现行传统的诉讼制度无法彻底解决现代新型经济纠纷。原经济审判庭名不副实 ,应当从受案范围、法律适用和诉讼理念等方面将其重新定位和变易 ,使其真正名副其实 ,而不能借口“与国际接轨”撤销经济审判庭。  相似文献   

5.
柯浪 《法人》2005,(9):18-21
浙江集群经济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其更高一级的制度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6.
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何以举步维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罗力 《法人》2004,(11):132-134
大珠三角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正在走向一体化的经济地域体系,但是对这一区域经济的整合,却始终进展缓慢。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特殊性和自身规律,在珠三角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卫民 《法学研究》2005,27(4):122-132
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行为模式,一国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以尽可能少的诉讼成本产出尽可能多的诉讼收益。权力与权利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因素,所谓诉讼经济也因之可分为权力的经济与权利的经济,而这两者的基本着力点、内涵与具体制度设置迥异。从古代到现代,刑事诉讼成本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从追求比较单纯的权力的经济演化为对权力的经济和权利的经济并重。从建构权利充分保障与权力有效行使兼具的经济性诉讼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亟需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8.
郭民生 《知识产权》2007,17(4):12-18
知识产权经济具有特定的内涵,可以从研究对象、内在规律、经济活动过程、资源配置效率、经济社会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理解和评价;知识社会的经济形态包括知识产权经济、知识经济和后知识经济;知识产权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逾越的、过渡的亚经济形态。知识产权经济与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有着本质的、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东亚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有W、V和U型三种不同走向的判断,东亚经济复苏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目前这两个方面有不少因素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展望东亚经济发展的前景,其经济走向在总体上和短期内不太可能呈现出W型和V型而应当是U型的,只要自身素质和国际环境进一步改善,东亚经济会逐步加快复苏,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光 《法制与社会》2011,(3):290-290
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苏俄经济政策.作为新经济政策的总设计师,列宁对政策的制定、政策实施的具体内容及政策的一些实质性问题都进行了理论上的指导,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摸索出在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及赔偿金的适用法律依据和计算方式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争议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内涵极其丰富,其中蕴涵着大量的有关经济建设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其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也逐渐提高。中国作为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安全面临的国际环境要更为严峻和富有挑战。本文指出中国不仅应当积极参与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活动,更应理性参与构建各层次的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始终关注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并对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公有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是经济法上一个到现在为止没有统一定论的概念,但是事实上确实存在着一个经济发展的循环往复,从繁荣、衰退、萧条到复苏。经济法从产生伊始就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形势而改变的,这可以称之为经济法的灵活性。从横向方面来看,世界范围内,美国是经济强国,其经济发展典型的体现了经济的周期性,同时它的经济立法也是世界经济法界的标杆之一。本文试图从以美国为例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经济周期与经济法灵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支撑着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从经济学角度审视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因此 ,必须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促进 2 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对经济法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面对经济转型和经济创新中新情况与新问题的挑战,经济法必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有效回应.经济法具有“刚”与“柔”两个属性,通过对经济法相关理论的分析和现实生活中具体实例的验证可以发现,经济法的“刚柔并济”的差异性适用理论能够较好地回应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构建经济法的“刚柔并济”的差异性适用长效机制需要从理论体系、立法层面、执法层面和司法层面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奥运会”。对长三角这一面临转型的“经济高地”来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分析人士认为,上海世博会将为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创造更多“增量”,并为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动能”。  相似文献   

19.
经济权力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权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法法权的一部分。经济权力分为国家经济权力和社会成员的经济权力,本文仅对国家经济权力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具有区别于政治权力、社会权力的重要特点——经济性、政策性,论述了经济权力、经济及政策的互动性。希望为经济权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杨心明 《法人》2010,(3):41-41
随着法治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更有赖于法治护航。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现状,我认为经济法治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