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如何结合实际,走一条新农村建设之路,是当前区委、区政府和我区农村基层各级党组织、基层政权、自治组织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06,(7):45-4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步伐,为我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公路建设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黄启健 《当代广西》2008,(12):48-49
2006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利用两年时间开展广西新农村试点建设的重大决定。两年来,全区共投入了200多亿元财政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为3289个,其中南宁市占73.9%,各市、县(市、区)26.8%;试点村屯总户数为45.6万户,受益人口为179.8万人。两年来,我区新农村试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闯出了一条适合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为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总结中部欠发达地区--湖北省黄冈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黄冈市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中部其他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7,(7):6-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本期刊发的《“奔驰”在棉花地里》和《插上腾飞的翅膀》两篇文章中,阿瓦提县发展特色农业,党员席承春与两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这个根本点,结合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帮贫济困、科技扶持、政策引导、提供致富信息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得实惠、干部得民心、农村得发展、三位一体、良性促进。新农村建设能否奠好基、开好头,对于落实“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其二十字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抓住根本,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这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整个“三农”问题的深化。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旗(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作为旗县工作的同志,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旗(县)域“…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近日,彭泽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总体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狠抓落实,广袤的农村大地呈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如火如荼的态势,一个个发展、和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2月27日,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召开,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启动。南宁市武鸣县和原邕宁县辖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时间为2年。我区各地也将在城市包括县城和重点镇周边选择一个或几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担负着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广西实际、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的重任。突出抓好“四基”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了我区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四基”建设:一是基础产业建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本素质建设;四是基本保障建设。具体地讲,就是要把实现粮食增…  相似文献   

12.
唐华 《当代广西》2006,(8):15-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在八桂大地上越来越响!2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公布了试点地区新农村建设蓝图。此举标志着我区新农村建设拉开帷幕,步入正式实施阶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设好我区广大新农村,自治区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13.
李小龙 《当代广西》2007,(18):42-42
武鸣县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从2006年开始,武鸣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真抓实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100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视片100集我区新农村“双百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区实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百工程”结出硕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100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视片100集最近出版发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是根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速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强化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北方生态屏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和谐内蒙古。力争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等行列,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建国 《江西政报》2007,(13):47-48
2006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精心安排部署,科学选点规划,以发展生产富裕农民为目标,突出特色,做足优势,扎实推进,全区23个示范点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区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经济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区存在的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等问题,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近期我区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提出,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本期"半月话题"栏目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为主题,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角度切入,探索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为我区实现创新再提速、产业创新能力再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易忠君 《传承》2012,(20):38-39,69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国家资金的投入远不能满足西部广袤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从广西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在解决西部建设中资金不足、加速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全区、乡镇人大代表已经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特别是在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示范带头发展生产、协助政府推动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那么,如何来理解“乡风文明”的内涵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