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深圳企业富士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继19岁的马向前跳楼身亡后,另外10名20岁上下的员工先后跳楼.短短时间内,富士康"十一连跳",身陷跳搂门,舆论一时哗然:这到底只是偶然、孤立的事件,还是富士康这一"血汗工厂"的必然结果,责任到底在谁?  相似文献   

2.
陈华 《瞭望》1985,(46)
去年,中国的海南岛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进口倒卖汽车事件。这一事件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在这一事件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之后,中国的海南岛近况如何?它会不会因倒卖汽车事件及领导班子的更换,而改变其对外开放的政策呢? 本刊记者最近深入海南采访,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海南岛的工作早已纳入正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用一句概括的话来说,这就是:今日海南岛更加开放。本刊发表的这组报道,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璐 《理论参考》2009,(8):30-31
2008年10月11日晚,“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发生。10月12日,在猫扑论坛上,一篇题为《昨晚哈尔滨6警察将哈体育学院学生当街殴打致死》的帖子引爆网络,随后被转载到多个论坛上。该起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群情激奋,因警察这一特殊身份的出现,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谴责警察滥权施暴,同情死者。  相似文献   

4.
谣言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湖北石首“6.17”事件中网络谣言肆虐凸显了当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淡薄、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和网络舆论引导方法、手段落后等.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网络谣言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坚持“疏堵结合”,转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和坚持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严国萍 《党政论坛》2010,(23):58-59
近来,深圳企业富士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继19岁的马向前跳楼身亡后,另外10名20岁上下的员32先后跳楼。短短时间内,富士康“十一连跳”,身陷跳楼门,舆论一时哗然:这到底只是偶然、孤立的事件,还是富士康这一“血汗工厂”的必然结果,责任到底在谁?  相似文献   

6.
邵阳有座舆论监督台本刊记者曹光晖编者按:舆论监督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监督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湖南省邵阳市的舆论监督台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现象,使新闻舆论监督真正落到了实处。在湖南省邵阳市,不论谁有投诉,只要拨打“5359866”电话...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舆论的发生逻辑,它打破了现实中的诸多障碍,为人们政治互动提供了-个自由而便捷的空间,曾经静默且彼此隔阂的公众声音,开始在网络空间中汇集和展示,随处可见的网络舆论,正在成为社会赖以生成的重要信息源,广大民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异常活跃的"新意见阶层".特别是在市民社会不够完善,参与渠道不够畅通的中国,人们更能感受到网络舆论政治影响力,比如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厦门PX项目改址事件、广东林嘉祥猥亵儿童事件、南京房产局长天价香烟事件、"躲猫猫事件"等等,都是由于网络舆论的推动而戏剧性地改变了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辛平 《瞭望》2007,(32)
今年第29期《瞭望》新闻周刊,以编辑部的名义隆重推出《在6·25重要讲话指引下团结奋进》。这篇解读文章,无疑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一是以提问的方式,明确了要解读的主要内容。文章开头就提出:这篇重要讲话向海内外究竟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深入理解和准确把  相似文献   

9.
随着纪实小说这一新文体的流行,社会上对其作品的争议也多了起来。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这种文体作品内容真实性的理解上。不可否认,在艺术上,“纪实”与小说其实是各具特质的,因而它们在真实性的内涵中,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规定性。纪实小说却将“矛”与“盾”集于一身,那么争论双方产生歧义也就势在难免。 何谓“纪实”?笔者查了几部文艺词典,均未见到专门的诠释。照通常的理解,所谓纪实,就是写实,就是将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作如实的记叙和描绘。对此说,笔者认为大致不差。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是整个社会舆论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舆论引导的作用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反映和体现。笔者深入探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社会转型期特点,揭示舆论引导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作用,并提出舆论引导与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84,(4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营企业究竟应该确立怎样的领导体制?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作为法人,究竟由谁负责?党作为领导核心,在企业中如何体现?工人阶级处于国家主人的地位,在企业里通过怎样的组织活动方式来实现?这三者的关系如果不理顺,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所有活力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本刊这一期发表《天津市厂长负责制问题理论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一段时间以来,暴力恐怖活动从新疆波及全国各地,而暴力恐怖分子则呈现单一民族、单一地域的特征。这种表象和本质错位的现实,给我们的舆论宣传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告知群众真正的恐怖分子是谁?除了民族、宗教、暴力恐怖,新疆还有什么?舆论如何引导民族与分裂脱钩,宗教与极端脱钩。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介入的群体事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集体行动研究的一个关注热点。本文以"药家鑫案"为例,基于框架理论与过程一事件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网络集体行动的舆论生成及演化机制。认为框架建构是一个宏观的结构性因素与微观的话语符号借助四种策略机制相互回应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的行动主体采取双重的动员机制(情感与理性的思想动员、网上与网下的行动动员)参与舆论生成与框架竞争,形成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公共舆论生态格局:这两大舆论场之间互动的叠合共鸣与争议对立的二元逻辑,影响并决定了集体行动事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右翼势力1月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演出了一幕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反华闹剧。他们举办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验证集会”,企图彻底否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并且反诬受害的中国人民制造了人类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这是日本右翼势力又一次跳出来兴风作浪,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向历史事实、人类良知和世界和平挑战,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谎言制造者正是日本右翼势力自己 究竟是谁制造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请看看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胡言乱…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5,(6)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相当长时间以来各方面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何在?如何解决?本刊记者追根求源,对有关部门作了一系列的采访,写出这篇追踪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7)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本文以大量的、典型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为案例,以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传播学为理论框架加以剖析研究,系统阐述了网络舆论危机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路径。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从制度层面加强网络舆论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7.
九州,是日本七十年代以来迅猛兴起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日本的“硅岛”。“硅岛”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本刊记者专程访问了该岛,写出了这篇见闻。  相似文献   

18.
舆论引导机制的严重滞后或缺失,是转型时期剧烈群体事件快速生成的关节点。充分认识舆论引导在化解群体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有效引导舆论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需要从机制上积极构建舆论引导的体制架构,在第一时间建构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刊第3期发表了王汉武同志撰写的“‘杰出青年’年轻吗?”一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反响。近日来,不断有读者来信寄往本刊,对该文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我们从中挑选出一篇较有代表性的发表于此,企望将这一问题的讨论继续下去。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件凸显治理脱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媒体推动公众事件凸显社会治理条件的变化,一些基层干部的治理理念、素质与当前民众、执政环境需求存在"治理脱节"新年前后,辽宁、陕西、湖北等地相继发生了西丰事件、绥德事件、天门事件等冲突事件。这三起事件经网络舆论传播放大,造成广泛社会影响,有关专家认为这等同于新型公共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