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建设》2007,(10):3-6
今年4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先生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从专家的视角透视物权法。因无文稿,本刊未能及时刊登。今应读者要求,特将江平先生的讲演录音整理发表。稿子未经江平先生审阅,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1年底,中国政法大学特别授予江平同志终身教授的荣誉,褒奖这位卓越的法学家对本校、本学科及整个中国法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江平,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民法三杰”之一,被称为当今我国法学界的脊梁。他的学术思想深邃,情趣高雅,  相似文献   

3.
良心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08,(8):42-44
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十五大报告中,标志着中共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10年后,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会场上声如洪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正>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口述的著作《沉浮与枯荣》(法律出版社出版),记载了江平先生经历或了解的中国法制进程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中披露了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波折。摘登如下。第一次起草:遭遇整风1954年下半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建了专门的班子,开始起草  相似文献   

6.
良心不需评     
石叔刚要出门,二秋来了。石叔热情地招呼道:“快进屋里。”心里却犯嘀咕,昨天客户就催他去看货,没脱开身,说好今天上午赶过去,看来又走不开了。  相似文献   

7.
承蒙陈夏红先生惠寄他所整理的江平老人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一书,一段时间以来,我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细读该书以及相关文献方面。在我看来,正如胡适是民国时期文化中国的明星标本一样,耄耋之年的江平老人,完全称得上是正在建设之中的法治中国的明星标本。  相似文献   

8.
田军 《人民公安》2007,(6):27-29
从创意到通过历时13年,先后拿出七个草案版本,历经八次审议、百余次座谈会和立法研讨会以及不计其数的专题调研和论证,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时一个月内收到一万余条修改意见,迥然不同的学术观点引发了数年激烈辩论……这就是今天摆在人们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经历之曲折,在我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之所以如此受人瞩目,实在是因为这部法律关乎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太密切了。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6年我有幸师从陈桂明老师,至今已有15个年头。在我人生至关重要的15年中,陈老师既是对我授业解惑的恩师,也是给我无限启迪的人生导师。15年来,陈老师传授给我无数的法学知识和人生经验,让我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0.
<正>(一)《高官的良心》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以足球打假扫黑反贪的"明星"陈培德为人物贯穿线,上个月出版,全国发行。写书评,有点难。现如今,作品研讨和文学评论,官话与商机并重,虚伪与吹捧齐飞;曾经有的神圣使命、文以  相似文献   

11.
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之初,我们就提出把富川打造成为一座讲良心的文明县城。我们认为,只要人人讲良心,人人争着做好人,什么样的“文明之城”都能创建出来。  相似文献   

12.
姚同发 《黄埔》2012,(5):85-87
7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上,笔者见到了台湾著名学者王晓波。他在大会所作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彩演讲,给与会近百位退役将领及将门之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他匆匆赶往南昌给母亲扫墓,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09,(1):93-94
申卫星在《当代学法》2008年第4期撰文认为,《物权法》乃是保护权利人物权、规范财产秩序之法,然因物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现代财产所有权社会化的结果导致《物权法》中蕴含了大量的属于公法范畴的强制性规范,使得物权相较于其他私权而言更容易受到以保护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公权力的干涉和限制。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基于研究者的国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指导思想还是基本概念体系或研究方法,中国法学作为学术概念都不可避免其逻辑上的矛盾.坚持所谓中国法学,追求中国法学自身的所谓特殊性、主体性,会导致法学研究的学术方向性问题:背离学术的前提--普遍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法学理论体系.在指导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其中国化,而且也能够使其被中国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还将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制体系的建设中进一步将其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全面指导作用,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指导之下进行.无论在中国法制建设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对于究竟是学习、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还是建立自己独特的法律制度,一直存在争议,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立场、方法的指导下,法学研究和立法者树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初步建设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白春 《思想工作》2007,(6):36-37
早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法学家辞典》中是这么记载图们的:现代法学家中他是唯一的将军,唯一的军事法学家,唯一的一人身兼两家(军事法学家和刑法学家),唯一的从事实际工作,同时又注重理论研究的人,唯一的蒙古族人。  相似文献   

18.
杨阳 《求索》2012,(11):176-178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社会化公开,财产权形态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经济实践中,公、私经济界限明显,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对公私有财产权的界定与保护也成了经济法律界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重要。本文的任务就是厘清财产权形态等理论问题,并据此实施对公、私权财产的法律保护,为此提出以下制度设计:强化公私法融合与协调、制定并完善行政补偿法典、推行契约条款的宪法适用尝试等。  相似文献   

19.
利益博弈进入立法领域 追寻近年立法进程,如《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会发现不同法律或其草案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  相似文献   

20.
袁哲 《求索》2010,(5):245-248
近代中国的法学留学经历了法学留学的初创、政策确立及理性发展三个阶段。法学留学的资金来源有官费和自费两种,留学去向有西洋法学留学和东洋法学留学。1874年自费赴西洋学习法律,是近代中国法学留学的开端。1899年赴东洋学习法政,是近代官费法学留学的开始。1900年至1905年,清政府确立了法学留学政策,再加上甲午战争的刺激,出现法学留学高潮,尤以东洋法学留学为主。1906年至民初,法学留学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从晚清至民国。总体而言,政府对法学留学采取限制性政策,但法学始终是留学的主流学科。法学留学生也是自费生多于官费生,东洋法学留学生多于西洋法学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