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队》1994,(9)
谭震林说:她是真正的阿庆嫂像另外7部样板戏一样,全国人民已绝少有不知道《沙家浜》的,阿庆嫂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但是,阿庆嫂的原型──陈二妹却不被人所知。江苏常熟董浜镇政府办公室韦毓华主任向记者介绍说:那是著名作家汪曾棋根据评弹《江南红》的一个片断改编...  相似文献   

2.
京剧《沙家浜》中茶馆女老板阿庆嫂,与敌人机智应对,巧周旋,暗中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其实,抗日战争期间,宽甸地区也有一位阿庆嫂式的人物—一刘王氏.因为辛亥革命前很多中国妇女没有姓名,只有乳名,俗称小名.刘王氏娘家姓王,17岁时嫁给一个姓刘的人家,因此称刘王氏.  相似文献   

3.
大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对“革命样板戏”《沙宾浜》的剧情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这一剧目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却未必人人皆知。在历史上,阿庆嫂、郭建光、胡传魁、刁得一都确有生活原型。“阿庆嫂”不仅掩护过以“郭建光”为首的新四军伤病员,而且还搭救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沙家浜》中的“沙家洪”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熟市董洪镇。当年,这里远离县城,地处水网地带,土豪劣绅势力薄弱,群众基础较好,被新四军开辟为抗日根据地。“阿庆嫂”的原型名叫陈二妹。受党组织的委派,她与丈夫陈关林(后壮烈牺牲)在董浜镇…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小说《沙家浜》对“郭建光”、“阿庆嫂”的诋毁,《刘飞将军与<沙家浜>》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历史面纱。  相似文献   

5.
1994年3月23日,我在常熟市董浜镇雪沟村,见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江南老阿婆,她就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陈二妹。 陈二妹,1912年出生在常熟市雪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刚一问  相似文献   

6.
董保存 《党建》2019,(2):42-43
正现代京剧《沙家浜》曾经风靡全国,"沙家浜"和"阿庆嫂"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曾到沙家浜,写下了"沙家浜,天下传,鱼水情,好榜样"的题词。其实,现代京剧《沙家浜》中"十八棵青松"的原型就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十集团军。"沙家浜精  相似文献   

7.
《红岩春秋》2014,(11):24-29
<正>在石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核心资源可概括为"五个一",即:"一俗"——土家风土民俗,"一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一场"——千野草场,"一人"——巾帼英雄秦良玉,"一街"——西沱云梯街。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来,"国家核心利益"这个词儿变得非常火爆,被频频地使用。殊不知,"国家核心利益"是不应被"滥用"的。在国际舞台上,各国争夺的是国家  相似文献   

9.
后来居上的日本制造业面临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战后日本经济的强大,得益于制造业的发达。由于注重发展制造业,日本克服了自然资源贫乏的不利条件,确立了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日本制造"也获得"高品质"的美誉。然而,近年来,"日本制造"的光环开始变得暗淡。针对  相似文献   

10.
卜泽琰 《广东党史》2010,(12):22-23
<正>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76号"是汪伪特工总部的代名词,因其办公地方位于极司菲尔号76号而得名。在大卖国贼汪精卫、周佛海的指使下,"76号"特务头子丁默邨、李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