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是老挝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最后的关键性的一年,它关系到整个“一五”计划能否如期顺利完成。因此,老挝政府对这一年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视,从当年四月初开始,便着手对现行的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修订和补充”,颁布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法令,如《新农业税法》、《工商业税条例》和《关于对公、私营企业征收手续费条例》等。与此同时,对小型私营企业、家庭手工业和农业采取了“放”的政策。然而,  相似文献   

2.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于1975年12月2日,至今已整整十年,在这期间,以凯山·丰威汉为首的老挝政府制定与贯彻执行了三年计划(1978——1980)与五年计划(1981——1985),在恢复与发展国家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与巨大困难。本文不准备就这十年来的老挝经济进行全面与系统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92,(3)
一、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大纲所应规定的政策要点。 (1)宗旨。1992—1996年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宗旨是: ①持续、稳定地保持经济增长率。 ②合理地扩大居民收入和促进地区与农村经济的繁荣。 ③发展人类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80年)于1976年7月28日由马来西亚下议院通过,8月17日由马来西亚上议院通过,终于付诸实施了。这是侯赛因·奥恩总理亲自抓l的第一个全面经济开发五年计划。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虽然只是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长期规划(1971—90年)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的计划书本身便有430页,比马来西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75年)的计划书的份量多一倍,它的内容还涉及到政治与国内治安等问题,比第二个五年计划更为周到。  相似文献   

5.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地位 1984年1月9日,苏哈托总统向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了第四个五年计划草案(1984/85年度—1988/89年度)和第一年度(1984/85年度)的财政预算草案。他在当时的演说中说明了新五年计划的地位,他指出,新的五年计划“将为下一阶段的国家开  相似文献   

6.
老挝的民族宗教问题及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和佛教信徒众多的国家,老挝人民革命党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过程中,在马列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一)老挝民族问题的特点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殖民地时期,殖民者对老挝各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各民族之间制造仇恨。在20世纪的30年战争期间,老挝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进一步“两极化”,有的民族支持老挝爱国阵线,有的民族支持美国及王国政府。老挝的民族状况有两个特…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将越南的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作比较时,过去十年的实际经济成就就比较清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的惨败(在此期间越南经济不但没有扩展反而收缩下来)导致了政策上的重大转变。笫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增长率(根据新数据)仅为1.5%。工业生产停留在1976年的水平上,农业生产每年仅增长2%。随着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社会主义化的步伐放慢了,实行了物质刺激,同时比较注意个人的利益。由于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从人均268公斤上升至1983年的300公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老挝:抓住机遇,力居中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老挝开始实施第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91—1995年).同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五大”明确提出“建设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的农林经济结构”.充分调动国内资金,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外商向电力、能源、矿业等大中型项目投资.这一时期,老挝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0—1995年期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率达6.4%,1995年为7.1%.从1991年到1995年,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工业发展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1728亿基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200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00美元.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1996年的56.5%,工业产值从16.1%上升到18.9%,服务业从23.7%上升到24.6%.  相似文献   

9.
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80年)和第3个五年计划(1980—85年)的完全失败,迫使越南共产党的老卫士在1986年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下台。实际上,改革者们的执政标志着越南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新经济政策着重于三大生产计划:粮食和食品、消费品和出口产品。农业构成越南经济的基础,并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养活其大约80%的人口,因此其发展业已成为第4个五年计划(1986—90年)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新的改革已注入土地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及农产品的交易。改革者们也采取了其他矫正措施,以维持越南农  相似文献   

10.
老挝的民族、宗教及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共有68个民族(含部族和支系).主要宗教有小乘佛教、原始宗教和基督教.老挝人民党和爱国阵线在夺取政权之前,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争取民族独立,将老挝的68个民族分为3大族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后,组建了老挝社会科学院民族调研所,对老挝民族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目前,老挝政府虽没有制订出专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但从老挝的宪法,老挝党的方针、政策、决议及政府的措施和行为中可以找出其具体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七十年代是马来西亚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时期,它于1968年制订“投资奖励法案”,鼓励与欢迎外资投资发展劳动集约型面向出口工业;1971年制订“自由贸易区法案”,1972年实施保税工厂制度,从而基本上完备了以外资企业为中心发展劳动集约型面向出口工业的经济体制。此外,马来西亚从1970年起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限为二十年,即1970—1990年),同年开始实施第二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70—75年),1976年起实施第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76—80年)。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7.8%,高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1986年是尼泊尔开始执行第七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1985—86年度至1990—91年度1)的第二年。综观这一年尼泊尔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说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基本矛盾又难以缓解。为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实现经济平衡发展,保证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尼泊尔政府制定了新的一系列政策,谓之“中期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尼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要在短期内克服目前的基本矛盾,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3.
泰国自1961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以来,至今已顺利走完了七个历程。从1997年财政年度(即从1996年10月1日起)开始,泰国实施第八个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997—2001年)。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经社发展计划,如何制订和实施这一计划,对泰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老挝的宗教     
老挝是一个有68个部族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老挝自古以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佛教(小乘教)虽然在老挝有很大的影响,但信奉佛教的,只有佬族人民当中的85%左右,这与一般人认为老挝各族人民中绝大多数信奉佛教的看法有很大的出入。其实,在老挝68个部族中,其中67个部族的绝大多数信奉鬼神和图腾崇拜,特别是老厅族中各部族的绝大多数,老松族中的孟(苗)、瑶族的各部族以及老龙族中的泰族,大都信奉鬼神和图腾崇拜。就是佬族中,信奉鬼神的也占15%以上。老挝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现实有其历史根源。首先,老挝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5.
以维·普·辛格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执政业已半年多,其经济政策不仅为印度各阶层人民所关心,也受到世界普遍的注意。今年3月新政府发表了1990—1991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此后陆陆续续透露了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1995年)的一些设想,反映出在经济政策上既要保持与拉·甘地政府的连续性,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体现“人民党政府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南掌王国,是1353年老挝族建立的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从建立至1713年分裂成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三个小王国为止的360年间,它经历了统一、强盛到衰亡的过程。南掌王国在老挝的历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着重探索南掌王国强盛的原困,这将有助于对老挝历史和现状的了解与深入的研究。一据老挝和泰国学者的研究,最早统治老挝的为吉蔑族和占族,老挝族则迟至八世纪才移居老挝境内。例如当公元757年老挝族到达老挝,并占领了现在的琅勃拉邦作为南掌王国的都城时,该城名为孟骚(Muong Swa),是属于吉蔑族的卡族(Khas)统治的领土,被占领后改名为孟川铜(Muong Xiong Thong)。老挝族便在这一带定居下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老挝两国公路发展模式的比较从融资、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和运作管理等方面综合比较中国、老挝两国的公路交通,可以发现中国和老挝在公路交通发展上主要存在着发展资金来源、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公路用地政策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差异。以下笔者就这几个方面一一论述。(一)资金来源不同就融资方式种类而言,中国是当今世界公路融资活动最丰富、实践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内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股票、建设债券、与外商合资合作、外商独资、转让经营权、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在中国收费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都有实践。已经逐渐…  相似文献   

18.
马树洪先生在《当代老挝经济》中指出,近代老挝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殖民地经济(1893—1944)——半殖民半封建经济(1945—1975,其中1955—1975处于战时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1976—1985)——市场经济(1985至今)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在统一以后的十年期间内,越南的经济由于主观上失误和客观上不利形势的相互作用而经历了一条挫折与摸索的道路,终于面临走头无路的经济困境,不得不把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来以寻求出路。在统一后的这十年期间内,前五年是走向挫折的过程,后五年是寻找出路的摸索过程。这一历程正好和统一后的两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相一致,即: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  相似文献   

20.
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制度建立。1976年——1977年为2年工业恢复时期,1978年——1980年为工业3年计划时期。1981年——1985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截止1985年,老挝国营经济包括11个中央国营企业,127个地方国营企业,39个公私合营企业,另外还有225个私人企业,国营商业发展迅速,已有1688家商店(比1976年增加6.5倍),逐步代替了城市资产阶级对商业的垄断。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但是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