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群体是引领未来两岸关系走向的新生力量,以福建作为桥梁连接大陆和台湾有其先天和后天的优势。福建省为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提出了"扩大对台招生规模、鼓励台湾人才来闽发展、支持台湾医护人员来闽执业"等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切实做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及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了解到当前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主要路径包括专场招聘会引进人才,在陆就读台生留闽发展,台商二代"接棒"创业,亲友推荐与政策引才,两岸交流合作计划,以及阵地搭建与新媒体宣传。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途径越发多样,但从实效而言,仍遭遇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城市吸引力不足、创业投入成本增大、惠台政策通达渠道不畅、对大陆认识不足、媒体言论的可信度降低等实际困境。新形势下促进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应多方向扩大基层交流,提升台湾青年对闽了解程度;落实同等待遇,加强台湾青年职业、社会及生活保障;保障台商在闽利益,做好就业创业的辅导服务工作;建立人事档案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分级管理模式;把握区域特色,推动示范区平台建设,提升对闽观感;专设涉台人事网络平台,加大对台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吸引在陆台湾青年毕业生在大陆就业创业,拓展台湾青年毕业生大陆就业创业的广度和深度,是新时代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和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文章采取现场访谈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福建省10所高校学生的实证分析,重点从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的角度厘清在陆台湾青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政策重制订轻落实、就业创业成本高难度大、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从学习生活维度、区域偏好维度和愿景发展维度入手,优化政策供给内容与形式,突出各方“主体性作用”;构建精准服务平台与渠道,落实台生“同等化待遇”;注重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与规划,提供全程“闭环式指导”。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有益的机制和平台,为两岸经济提供强大活力,进而提升两岸经济的竞争力,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持续举办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的目的。"2013年5月10日上午9时,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一行乘坐的大巴车缓慢驶入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台湾东方设计学院。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排整整齐齐地竖挂在椰子树上的条幅,上面的字样正宣示了要在这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2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应邀出席在台北举办的两岸企业家峰会,除分享创业历程,也谈及青年创业议题,并表态希望能成立专属基金,为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学习或创业提供协助。他呼吁在场的两岸企业家共同响应,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时隔不久,CSMIC2015移动互联网两岸年会于今年1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3,(9):112-112
目前,在第五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上,福州市发布了《福州市关于吸引台湾青年人才来榕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政策涵盖住房保障、创业资金补助、人才聘任、档案创建等十个方面,为更多的台湾青年人才来榕创业创新提供更细致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6.
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或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与满意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社会适应性主流是客观理性、积极向上、主动作为的,多数台湾青年对自己在大陆求学或就业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超六成被调查者表示能主动适应两岸文化差异,并能客观理性看待大陆政治体制。但两岸政治生态、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社会发展程度及社会结构的差异,大陆惠台政策重制订轻落实的制度缺失,台湾青年自主择业或创业难度大,身份尤其是户籍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也对他们的社会适应造成困扰。"主动调整"成为当前大多数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或生活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台湾金融发展在产业升级中作用的考察 ,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早期 ,政府的金融扶持和创业投资公司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从长期看 ,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金融业的现代化是产业升级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夏道平,鄂籍著名台湾自由经济学家,一生都在为台湾经济自由、言论自由、个人自由而奋斗,被誉为台湾自由经济的"传道者"。夏道平不仅是自由思想的启蒙者,也在实践中落实自由主义;不仅是言论自由的鼓吹者,也是基本人权的捍卫者。在台湾自由主义者之中,夏道平独树一帜,其学说起到了思想启蒙的功用。  相似文献   

9.
栾铁虹 《台声》2003,(4):31-32
南京“新杂志”咖啡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宽敞明亮;咖啡馆的老板台商郑力允先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好客、喜欢与人沟通。我们坐在咖啡馆的沙发上,与郑先生一边聊天、一边喝咖啡,侃侃而谈的郑先生,慢慢地打开了他创业的话匣子……“鲜奶油蛋糕”起步对于在台湾学医的郑先生来说,当一名医生是他的梦想,为了早日圆上这个梦,他开始了执著地创业过程。郑先生从台湾某医药学院毕业后,在台中“全民医院”工作了一段时间。1989年,因一心要在中医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年近28岁的郑先生,与大学时的同学一起,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语言和习惯与台湾相近的南…  相似文献   

10.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10,(6):115-118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提法经历了从“台湾回归祖国”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转变。事实上,台湾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已经回归祖国。十三大以前,中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当提法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与干涉是密切相关的。随着1978年美国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兵”以及中关建交的实现,中共也逐渐注意到“台湾回归祖国”提法不仅不符合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反对外国势力分离台湾的阴谋。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中共依据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对台湾问题作出的精准表述。  相似文献   

11.
梁月佩 《传承》2009,(14):80-81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他们在敌后进行宣传、策反、医疗工作,在前线抗击日军,为祖国抗战和收复台湾作出了卓越贡献。台湾义勇队的工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两岸人民的亲情,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再次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台湾民意有三个层次:一,"台湾民意"有"一般意见"与"政治态度"之分,是可以改变的、多元的;二,"台湾主流民意"有具体问题与总体发展之分,当前涉及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有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维持现状以及"台湾认同"等;三,"台湾认同"的形成有其国际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大陆因素,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等同于政治态度,"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互相对立。研究台湾民意的重点在于研究"台湾认同",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台湾青年创业特质、动机、环境与问题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高学历创业成为创业市场的新趋势,创业者对政策贷款的使用率偏低,风险性投资者对创业者的资金挹注过少,创业者的先备知识与能力不足,以及社会对青年创业的保障与协助机制尚未臻完善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六项综合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较长时期台湾岛内民心或政治取向与经贸走向“相悖”。“相悖”是现象,“相符”是实质:由于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农业产品和要素比较优势差异建立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台湾中南部农民从与大陆经贸往来中受益不多。鉴于此,大陆应加强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让利于台湾小农,扭转岛内关于“大陆农产品是造成台湾农业困境根本因素”的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政经相悖的格局。本文提出: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借鉴现代发达经济扶持农业惯例的前提下,放开台湾优势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创造条件帮助台湾小农西进大陆创业,用其农业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来抵消产品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穗港澳台四地青年在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创业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响其创业的主要因素,本课题对四地青年创业的意愿、途径及机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穗港澳台青年在创业的社会禀赋特征和创业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广州、台湾两地青年对创业认同度最高;在青年创业支持系统方面,四地青年都依赖自身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其资金大部分都来自家庭与自身社会关系。研究表明,要改善青年创业环境,应该从为青年创业提供多元渠道和建立创业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他们在敌后进行宣传、策反、医疗工作,在前线抗击日军,为祖国抗战和收复台湾作出了卓越贡献.台湾义勇队的工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两岸人民的亲情,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再次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论创业人格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人格有巨大的价值,在创业时可以弥补知识、能力的不足,争取风险投资;在就业时,创业人格可以鼓励人们创业,从而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社会中,创业人格教育使精神文明建设由务虚走向务实,也可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创业人格促进人们创业推动经济发展,促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现实生产力.因此,加强创业人格教育在现阶段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秀丽  丁俊丽 《前沿》2010,(11):95-98
创业型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更注重创业者的创新、创意与创业活动。创业者是创业型经济的灵魂;创新与创意是创业型经济的动力;创业型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主体。基于创业型经济基本元素的视角探析创业模式,进而推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三驾马车”,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软件”,因此,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具备这些素质特别是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内容;与大学生创业活动有关的创业心理主要有四种: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直接发挥作用的创业能力主要有三种: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三驾马车”中,创业意识是基本的动力结构,规定了心理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在各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的形成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业路径及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包括: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建立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机构与组织等。在实践层面,高校及有关部门应树立良好的创业理念、增加有效的创业教育举措、组织安全有效的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