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等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从学科自觉到学科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再定位》一文中,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沈东提出,学科自觉与学科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的成果《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功用价值与路径选择》一文中,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海月和博士生殷明明认为,意识形态建构能够为执政党执政提供合法性资源,为凝聚民众意志提供整合性工具,为执政党获得理性权威提供说理性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提高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契  相似文献   

3.
本期推介     
<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凌云和博士生李景友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观点与时代意义》一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进入长期执政阶段,长期执政下党的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党建理论。习近平关于管党治党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已经基本形成面向长期执政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回答了如何建设长期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本期推介     
<正>本期我们推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主要展示理论界此方面研究的一些最新关注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孙亮的《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价值"概念》一文,试图借助解读模式的创新,将价值概念限定在马克思最为重要的拜物教批判的语境下来  相似文献   

6.
本期推介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虞崇胜教授和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李奎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基本趋势》一文中认为,概括来讲,这种变化呈现出几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期推介     
<正>○农村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并且在土地价值的认知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农民的逻辑中,他们一方面追求土地的"经济最大化",另一方面又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依赖。由于农村社会各阶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因此它们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也是迥然不同的。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的  相似文献   

8.
本期推介     
<正>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人类实践存在的基本形式,并构成了人类生活世界的总体面貌。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诉求"的阶段性成果《论"三生空间"的逻辑结构、制衡机制和发展原则》一文中,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人员刘燕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空间布局思想为指导,以  相似文献   

9.
本期推介     
<正>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人权价值的生活实现问题研究"的成果《人权价值尺度思想研究》一文中,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任帅军认为,作为主体的人能通过"人本身"(马克思语)的主体性尺度实现人权价值,是人权价值具有尺度思想的哲学根据。从作为评价尺度、价值批判尺度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期推介     
<正>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的成果《论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思考》一文中,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任帅军认为,马克思从价值形态世界、权利形态世界和历史形态世界这三种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形态世界出发,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是一种具有全局性视野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一种总体性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期推介     
<正>共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倡导的新发展理念,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独占性、追求共产主义公有性与彰显人类解放主体性的整体逻辑呈现出价值意蕴的内在契合。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实践合理性研究"的成果《马克思共享观的三重"实践逻辑"进路》一文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李腾凯提出,马克思共  相似文献   

12.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人类发展总趋势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成果《论马克思解构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法论原则》一文中,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洪光东认为,在社会历史解构中,马克思综合运用主客体视角相统一、历史与价值相统  相似文献   

13.
本期推介     
<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何具有"特色"?其形成发展遵循着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脉络和实践逻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的成果《论执政党意识形态适应性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一文中,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闫辰和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颜德如提出,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本期推介     
<正>本期我们推出了"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对党内法规的一个新的重要定位。如何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在法治体系中与国家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需要加以重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湖北省委党校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孙才华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方世荣在《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相互作用》一文中对此课题做了初步探索。四中  相似文献   

15.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时代之辨》一文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提出,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首先弄清时代问题。时代的使用很广泛,时代的含义很复杂。要全面地把握时代问题,有必要对时代的视角、时代的时限、时代的大小、时代的差别、时代的标志等作更为具体从而更为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期推介     
<正>探索新的制度安排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当务之急。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先进试点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水平、城市规模还是在社会现状和管理创新诸方面,宜昌网格化管理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被称之为"宜昌经验"、"宜昌模式"。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汪习根和博士生钱侃侃在《网格化管理背景下的制度创新研究———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宜昌为样  相似文献   

17.
18.
本期推介     
<正>○当代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和谐的小康社会”的转型,虽然最早是围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展开的,经济学一度成为社会焦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和谐社会”模式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型,又成社会焦点。这种彻底的哲学转型,以何种话语模式表述,从何种具体论题再展开,都存在多种可能,但它必然围绕“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的全方位确立而呈现,却是无疑的。  相似文献   

19.
本期推介     
<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化、民族化、时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结晶,具有共同的理论语境和现实语境,吸收了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试图解决共同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但同时由于视角、方法和路径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礼银在《论中西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与路径》一文中认为,有必要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纳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域,与中国马  相似文献   

20.
本期推介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研究"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学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语言的艺术特质及其启示》中,南通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