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三条道路"谋求超越西方"左"与"右"的激进政治框架 "第三条道路"根据全球化给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政治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提出挑战,构筑超越"左"与"右"的新激进政治框架.其主张是: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的矛盾与"第三条道路"的失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11"事件和以勒庞为代表的法国极右势力的崛起这两件大事突出反映了当代全球化的矛盾,对于今后欧美的政治潮流、全球化的走势、"第三条道路"的命运都预示着重大的转折."第三条道路"的失败迫使社会民主主义重新检讨自己的政治定位:向新自由主义全面妥协,已被事实证明不是出路.开展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在思想、理论和政策上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是社会民主主义新世纪变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随着1997年英国工党赢得大选并上台执政,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曾风靡一时.虽然英国学者吉登斯把工党的胜利和第三条道路的提出看作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标志,但事实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由于内部社会结构和国际条件的变化,英国工党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由于仅仅局限于在现存制度框架内的修修补补,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事实上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种"社会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4.
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讨论十分热烈,但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问题却不够重视.事实上,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考虑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问题,对第三条道路的研究必然流于空泛,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考察了位于政治谱系两端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福利思想演变进程,认为在目前形势下,极端的福利思想很难迎合大众的需要,第三条道路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便是明证。但第三条道路并没有超越“左”、“右”,而是不同政治派别的相互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从新自由主义的全面渗透看西欧政治思潮的基本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欧著名自由主义学者拉尔夫@达伦多夫最近在一篇回顾20世纪历史的文章中说,19世纪是自由主义的世纪,实际上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914年8月结束的.而20世纪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世纪.①但是,据我看来,在整个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经济与政治学说还是自由主义(包括新、老自由主义).如果说,20世纪前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欧洲法西斯主义崛起以及此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显示了老自由主义学说导致的资本主义严重失控(所谓"曼彻斯特资本主义模式”)给20世纪人类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那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经济与政治生活的重建、社会福利国家的建设,战后的经济奇迹,则证明了以社会市场经济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所代表的改革后的新自由主义(被称作左翼新自由主义)创造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给一度严重失控的资本主义"戴上笼头”,在进行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之后为西欧世界带来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7.
拉美知识分子包括极右(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中右(社会自由主义)、中左(社会民主主义)和革命左派(马克思主义)等几个部分。参与当前拉美社会运动的知识分子是中左派和革命左派,这两派在拉美政治的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分歧。关于拉美向民主的转型革命左派认为,拉美虽然从军事独裁转向选举民主制,但是阶级结构、国家机器(军事、法院、情报部门和中央银行)、经济模式和国际金融机构对拉美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支配性权力都没有改变。中左派部分接受这种观点,但坚持认为,拉美的民主化能带来变化,并最终带来正义。革命左派认为,选举产生的政治…  相似文献   

8.
内格里和哈特的《帝国》产生于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一种自由主义的悲观主义气氛之中。在后共产主义时代,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现在不是有没有错误的问题,而是已经和时代基本没有关系了。难道不是吗?柏林墙已经倒塌了;苏联从内部崩溃了,已经成为人们模糊的记忆;资本主义、市场和自由主义民主似乎在所有的地方都取得了胜利;旧的工人阶级被后福特主义原子化;民族国家的主权在瓦解,像奴隶一样匍匐在跨国资本和全球市场的力量面前;华沙条约瓦解了;社会民主主义可耻地拥抱新自由主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转型为市场经济并且忙着加入世贸组织;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主动进行了理论上和组织上的调整,社会党所代表的左翼力量又重新站稳了脚跟并继续发展.当前社会民主主义在欧洲主要关心的事项和政策主张包括:推进以欧洲制宪为核心的机制改革;通过欧盟扩大建立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大欧盟;维护和改革欧洲社会和经济模式等.社会民主主义的欧洲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加强欧盟建设,提高欧盟机构在欧洲的地位以扭转市场化的倾向,建立"新的社会化欧洲";提高欧盟在国际的地位以抗衡新自由主义,促进全球社会民主治理.然而,由于近年欧盟宪法批准进程中的失败,社会党在欧盟和欧盟各成员国政治地位的下降以及"第三条道路"遇到的困境,社会民主主义欧洲政策的实现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国家普遍认为,乌克兰危机削弱了冷战后甚或二战后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通过比较分析,更能强化该观点。曾几何时,国际关系体系的核心是二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博弈。现在转变为美俄在原苏联地区的争夺,特别是争相拓展在乌克兰的影响力。冷战时期,地缘政治冲突主要是势不两立的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间的对抗。在沉寂了20年后,意识形态对抗卷土重来,不过对立的意识形态变为俄罗斯保守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提倡同性恋、毒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创新党的执政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个政党采用哪种执政方式,归根结底取决于执政党所承担的职能及其所处的执政环境.中国加入WTO后,创新党的执政方式是党应对WTO挑战的关键一着.其最关键的两点是:正确处理党与公共权力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党与民主党派及社会团体的关系,实现党对其他政治组织及社会组织的影响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李兴 《当代世界》2011,(3):33-35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重要的国际战略性资源。石油被称为“黑金”,天然气被称为“蓝金”。作为世界能源出口大国和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俄罗斯和美国对能源政策的调整,必将对世界能源格局和能源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cultural issue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rade agreements in the Americas. We use the case of Mexico and the USA to illustrate the point, though the cultural issues are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greements between Latin American nations. The main content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more there is a push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more there is a risk of cultural fragmentation unless th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nations are worked out properly. Managing cultural integration successfully requires a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learning”.  相似文献   

18.
19.
20.
For unrecognised sta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recognition of sovereign statehood is the ultimate goal. Not being ‘a state’ means being excluded from global networks. However, even in the most basic definitions and criteria for unrecognised states there is a period of relative autonomy accorded due to non-recognition. This is a period when political actors can use isolation to establish the state’s narrative, identity and structure. It is this period tha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s for external interaction. It is in this period that the state is born.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other side to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the politics of non-recognition. Drawing on the contemporary examples of Somaliland and Kurdistan,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benefits as well as the costs of non-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