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结合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特点的描述,评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修订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重在预防,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思考用法律预防的理念来遏制当前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本文将对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预防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大法──《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于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也是继《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我国制定的第二部关于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该法的制定,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制化的又一重要体现。全法共8章57条,体现我国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我国全面建设文明国家、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和表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体现了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坚持教育、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严峻形势的分析,论证了只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方能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提出的要求,进而探讨了如何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两大支柱,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它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简称预防法)是一对关于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姐妹法。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颁布并实施《预防法》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它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挽救少数品质不良、行为不端的未成年人,保护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和动向:1、 毒品犯罪正悄然进入校园,未成年人中吸毒、贩毒现象已不罕见。2、 未成年人利用朋友关系,引诱、欺骗、强迫少…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一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后实施一周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继《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又一部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法律。两部法相辅相承,各有特色,有力地调整了国家机关、社会、学校、家庭、成年公民与未成年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纳入了国家法治轨道。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范围内共同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预防与矫治的工作经验,尤其是群众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在持续发挥积极的作用。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1日将要实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继《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后又一部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它预示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开始纳入法制的轨道。综观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走向,从舆论的呼吁、行为的倡导、方针政策的制定,到今天专门法律的问世,反映出我国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心,标志着我国预防未成年人工作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较为严峻的发展态势将会有所控制,同时也将对整个青少年一代的教育、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存在:组织不到位,专门教育不深入,预防矫治措施不落实,未成年人自我防范能力未见提高等问题。诱发问题的原因有,法律条文规定不明确,宣传发动不透彻,工作机制未建立等。认真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提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功效需:明确组织领导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宣传发动,完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世界各国未成年人犯罪普遍增加、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对未成年人犯罪单纯采取严厉的打击和惩罚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工作,使未成年人犯罪能够预防在先。然而,现实社会如何有效开展未成年人犯罪的早期预防工作,确是世界各国倍感棘手的一大难题。我国《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总结了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用国家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对未成年人开展预防犯罪教育的重大举措,并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具体运作要求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对未成年人开展犯罪预防教…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富于形象思维,往往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卡通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当伊拉克战争胜券在握时,美国弄出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画有美国要捉拿的伊政府高官,清楚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18.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枫 《当代世界》2010,(10):37-39
近几月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令人关注。有人说美国正"从南北两端围堵中国",中美间一场"战略较量"在所难免。也有人说中美是"假朋友"关系,什么"伙伴关系"只是为"好听"。还有人说,"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既然中国实力增强腰杆硬了,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应"加快进度"。诸如此类的议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是绝不可"简单化"地看待和对待的。  相似文献   

20.
自甲午战争后,台湾问题始入中俄关系视野,在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台湾因素".在苏联存在的69年内,苏联政府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是在利用"台湾因素"方面却几欲诡诈,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