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文艺发展史上,长久以来,神话一直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当今“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启动,再次引发了关于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一些话题的言说和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学走向繁荣、走向世界的途径,我们认为,一是重视原创,立足民族文化之根;二是古今转换,寻找渐变之路;三是中西融合,共抒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2.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原神话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黄帝神话、大禹治水神话……一串串明珠镶嵌在中原大地。点亮这些明珠的,是河南大学的张振犁教授。  相似文献   

5.
庄骚精神是中国现代神话诗学建构的重要精神资源之一.庄骚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神话、传说展开心灵的自我对话,展开宇宙人生的形而上思考以整合主体的文化人格.这在中国现代新诗承转启合的书写中获得了鲜明的体现.梳理考察庄骚精神与中国现代神话诗学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从文化的内核层面探颐民族神话、传说对中国新诗的民族性影响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神话以诸神的生活场为问题域,诠释了人类童年的价值观念和实践。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这种价值体认具有模糊性、依附性和流变性,但全面且不乏逼真地刻画出了人们当时对于"好坏""善恶"等基本正义范畴的理想与现实判断,由此破启了对人类生命之旅进行不间断价值反思的历史开端。古希腊神话中的价值体认,没有(当然也不可能)为眼下全球范围内的多元价值实践确立起一个普遍的参照标准,但提供了一种寻求价值共识的致思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电影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场面华美,内容玄幻的神话电影更能激发大学生的观影欲望。中国神话电影以其传统文化内容和所蕴含的伦理思想为树立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在观影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中国神话电影依靠其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对大学生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铃又  丛皓 《世纪桥》2011,(15):28-29
中国和希腊地理环境不同,两国人民生存状况不同,由经验而产生的神话传说也不同。中国的神形象都是半人半兽,希腊则是人神同体;中国神话中关于宿命观的宣扬比较少,而希腊神话中则处处充满着命定说;中国的神都是感光而生,知其母不知其父,婚姻中强调道德责任感,而希腊神话中婚外行为普遍,孩子知其父也知其母;中国诸神的归宿大都物化为不朽的形象,而希腊诸神最后都齐集于奥林匹斯圣山上。本文主要通过神的形象、宿命观、婚配生子观、归宿观来比较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胡庆军 《党课》2020,(2):108-109
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思想的载体,更塑造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文字和语言博大精深,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的高天长河。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但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  相似文献   

10.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或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1.
感生神话是我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一个重要类型.感生神话以反映人的起源为主体,在不同区域的民族中分布广泛.据感应对象的差异,可分为感动物、感植物、感无生命物以及感神等类型,具有明显的实用目的以及夸大的神圣生育、扭曲的因果关系、叙事的多元组合等特点,表现出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生活信息、民族关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支振锋 《红旗文稿》2012,(12):22-26,1
使用西方术语、概念和研究范式,曾被不少人看作是一种时髦。中国社会科学院支振锋在《鬼话、童话、神话与真话——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话"》一文中认为,将西方神话其来有自,神话西方的背后,是基于近代以来这样一个悖论:以武力为基础的实力问题,被转化成了一个价值问题:强的就是对的,弱的就是错的,强弱的事实问题,被不合逻辑地转化成了价值上的是非问题。学习西方不是为了妄自菲薄,而是为了吸纳西方、超越西方,应让"西话"成为不隐其善、不匿其恶、客观呈现的"真话"。  相似文献   

13.
论罗兰·巴尔特关于现代神话的符号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巴尔特是20世纪法国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研究语言的符号功能的基础上,用符号学方法解读现代社会现象和文化信息所构成的现代神话,通过对些神话的逐一解析,对其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让人从那些伪装成自然的神话而事实上充满欺骗中觉醒,并使人从对时尚流行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不断认识自身的过程中,许多思想家选择到神话、宗教这些原初文化形式中去寻找联系起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类共性,他们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共同规律的不断探寻促成了神话原型思想的形成和丰富.作为后来者,弗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融会贯通了这一思想并把它应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中去,他认为,文学语言内向的含混性、文学想象的假设性、文学形象的普遍性以及文学与道德的若即若离的关系等等众多因素,都导致对一个文本的审美批评或解读的多重可能性."多重的或如但丁所说的‘有多重解释的'意义这原则不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被破除了的迷信,而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若干不同的现代批评流派是在同时发展着,这就确证了这样一个事实."(1)于是,真正能够导致学识进展的、明智的态度是承认文学的多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把若干数量有限的有效的批评方法和角度纳入一种科学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此体系就是他的相位理论),然后在综合比较的前提下,从中选择最适合文学本质的那一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宪昭 《理论学刊》2007,(9):118-122
少数民族神话母题流传的主渠道是口头传承,同时在流传中也会产生一些相应的书面文本。神话母题在流传中经常会发生演变,包括母题的扩大、母题的缩小、母题的变异、母题的淡化或消失等情况。一般而论,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民族的迁徙与分化、语言与译介以及后世对神话的加工改造等都是影响少数民族神话母题流传与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胡杨 《理论与当代》2014,(11):52-53
正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的古歌古词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  相似文献   

17.
王宪昭 《理论学刊》2006,1(11):112-115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动物图腾现象非常突出。地域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影响使各民族的动物图腾具有多元的性质,并表现出明显的神力母题、生育母题和其它功能母题;而各民族先民的交往与融合又导致了动物图腾的发展演变。这反映出中华神话一体多元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王宪昭 《理论学刊》2005,2(11):101-104
稻作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类型,它与“种子”神话传说有着特殊的关联。这类种子起源的神话也是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南方民族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南方民族的种子神话传说以稻种起源说居多,体现出了丰富的稻作文化背景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罗兰·巴尔特是法国20世纪符号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符号理论,主要集中于《神话学》一书中,《神话学》实际上是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做的批判。解读这一文本,对于理解巴尔特的符号理论,解读现代视觉文化具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尔特是20世纪法国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研究语言的符号功能的基础上,用符号学方法解读现代社会现象和文化信息所构成的现代神话,通过对些神话的逐一解析,对其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让人从那些伪装成自然的神话而事实上充满欺骗中觉醒,并使人从对时尚流行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