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龙德 《前进》2000,(1):24-25
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以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在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考察某种经济结构需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两方面着手,不可偏废。本文拟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结合上对我省的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和考察,试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及“再就业工程”的实...  相似文献   

2.
罗启东 《群众》2024,(3):30-3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大力度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解决好就业结构性矛盾,既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之举。目前,因人口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程宏如 《前沿》2013,(13):80-82
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是导致就业实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造成“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文献研究综述人手,从结构视角提出破解制约“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得出入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直接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结论,建议可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条路径来增强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协同性以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 ,应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正确把握高新技术发展引起的未来产业变动趋势 ;加强对世界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变动趋势信息收集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广东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岭南学刊》2004,(5):59-62
本文通过对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并结合有关数据研究发现,广东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极大地改变了就业结构,使就业结构不断软化,核心就业率逐步提高;但广东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造成了行业就业和外来人口就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性,一些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大小和该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些特征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广东省的就业状况、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锐 《群众》2013,(7):I0043-I0044
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指通过激发个体创业带动就业,也包括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如果说前者是“小创业”,后者则是“创大业”,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许多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其关键是产业结构调整。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求得经  相似文献   

8.
江世银 《求索》2005,(5):7-9
中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中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应该从中部特色产业、能源产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部崛起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虽然逐年改变,但与国际标准、国家的实际指标相比相差甚远。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劳动力结构严重偏离,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中部崛起中,应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选择主导产业,促进支柱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支持新型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斌 《小康》2013,(6):21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高校专业与市场脱节外,最关键是中国企业的用工结构,缺少足够的包容性。近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甚至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签约率极低。与此同时,中国却又出现了持续多年的民工荒。为什么出现这种就业的"两头落空"现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除了高校扩招过猛,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之外,最关键的是中国企业的用工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奇 《中国发展》2001,(1):28-32
本文认为,人类文明的演替与社会进步从来都是与产业结构的创新密切相连与互动的.传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是在强调对自然的索取以增加经济总量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产业结构一方面推动着人类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诸多的如资源与环境等发展危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对过去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因此它要求重新审视传统的产业结构.作者认为,面向可持续发展,应补充以维护与改善环境为目的的第零产业,和以减少废物排放为目的的第四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与传统产业的形成比较,现阶段第零产业与第四产业的培育更需要观念创新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而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中心环节,对其它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认真总结研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在武  相似文献   

13.
曾煜 《求索》2011,(12):182-183,202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给女大学生就业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构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是从源头上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复明 《前进》2006,(8):13-14
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三大区域政策后,党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作为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山西来说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动员全省力量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共山西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我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号召全省干部群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山西崛起。这充分体现了山西人民不甘落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7月7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召开“贯彻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实现山西崛起座谈会”。来自省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县(区)政府部门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就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山西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议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认为,宣传思想战线要不断深化对山西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实现山西崛起做好理论准备、提供理论支持,在营造山西崛起的浓厚氛围、形成山西崛起的强大合力上努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本刊摘要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材料,供读者学习参阅。  相似文献   

15.
王坤 《前沿》2013,(21):128-130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较大,社会面临着大学生失业率高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双重压力。本文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阐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如何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从而解决大学生失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部地区经济被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全国发展的凹陷之区和关注焦点。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  相似文献   

17.
苏平 《前沿》2013,(10):110-11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提升到"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高度。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势必要求我们从新的高度来认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2-2012年湖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湖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非一致性,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也未能真正实现同频共振的发展。湖北省当前的产业结构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层次、结构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必须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9.
张梅珍 《理论月刊》2008,(4):167-169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进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分别从供给、需求、环境、创新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媒介产业结构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正逐步取代工业经济 ,使社会经济高速增长 ,其增长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我们必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运用国内外一切新知识新科技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这次浪潮同农业、工业两次革命浪潮一样 ,将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地位。在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上述革命中 ,都表现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业革命产生了大农业的观念 ,并逐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和手工业的合理新产业结构 ,从而巩固和发展了农业革命 ,并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工业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