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仲瀚提出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兵团”,对兵团文化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建设“文化兵团”是张仲瀚继承和发展军营文化的结果,也是全面发展兵团的必然要求。作为兵团文化发生期的关键人物,建设“文化兵团”亦是张仲瀚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建设“文化兵团”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兵团,增强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实力。  相似文献   

2.
兵团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文化建设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切实履行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宣传队的具体体现,是新疆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兵团五十多年的文化建设事业经历了奠基繁荣发展时期和改革创新发展时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辉煌成果。兵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相结合,走出了具有兵团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在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背景下,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组建的屯垦戍边组织。兵团在发展历程中,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这得益于兵团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重维度的探索和创新。分析兵团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特点,有助于总结兵团建设经验,为其在新阶段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资料中心是兵团文化建设的宝库,将兵团屯垦60多年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环境和历史渊源等方面的资料汇集一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屯垦资料中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屯垦资料中心的发展建言献策,从而更好地为兵团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林立 《世纪桥》2012,(22):6-11
兵团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兵团文化的发展繁荣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一脉相承。在兵团屯垦成边的发展历程中,在新疆兵团这片热土上,屯垦戍边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军旅文化,与新中国兵团人改造荒原、建设边疆、巩固边防的屯垦戍边事业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推进兵团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英 《兵团党校学报》2010,(4):35-38,4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建设,从原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扩展到包括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新时期,兵团推进城镇化不仅能够促进兵团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而且对于完善兵团的社会建设,促进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文化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把文化软实力体现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在河南的社会道德建设中,体现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文化产业的效益,又展示文化事业的质量。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兵团小城镇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兵团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兵团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兵团“三化”建设中,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密切相关,农业加工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农产品流通业是城镇社区的重要产业支撑。兵团“三化”为现代化市场建设和农业流通体系完善提供了良好机遇,通过发展涉农的工业商业,完善兵团涉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兵团大农业产业链,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建设兵团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文化是兵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兵团文化;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着力构建兵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职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兵团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精神支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文化要先行。大力发展兵团文化,能为着力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思想保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教育事业,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事业,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增加活力。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兵团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尤其是建设一种组织结构优良,内部产业结构齐全,功能独特,任务特殊的具有兵团特色的企业文化势在必行。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优化兵团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精神,结合兵团的特殊体制和特殊使命,兵团党委把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科学精辟,目标明确,旗帜鲜明,既体现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方向,又结合了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更为兵团在新时期屯垦戍边、生产建设、发展壮大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必将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要建设新型团场首先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路径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兵团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总结过去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兵团和新疆实际,找准突破口,充分利用新疆民族风情资源、音乐歌舞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影视素材资源,探索发展兵团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场文化是军旅文化、五湖四海文化与新疆民俗风情交流相融的聚集空间,是展示兵团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成就的前沿窗口,是构建和谐兵地关系、民族团结和屯垦戍边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以兵团军垦文化名城———八师石河子市广场为例,梳理、分析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的八师石河子市广场文化建设的实践、发展,希冀总结出的先进经验以点带面,为推动兵团广场文化建设、展现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弘扬兵团精神与和谐兵地关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与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已成为各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强国梦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引擎,对世界各国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国防安全、人类福祉等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兵团而言,同样如此。回顾兵团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历程,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兵团结合世情国情兵团实情,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兵团特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道路,并取得一定成就,为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兵团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对兵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创新型兵团、实现兵团现代化,以及在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兵团信息化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兵团的基础在团场,细胞是连队。兵团历届党委领导都坚持把团场和连队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和细胞工程来抓。创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是在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在总结兵团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设“五好连队”、九十年代初建设“花园式连队”、九十年代末建设“小康连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兵团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在基层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适应和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于2006年正式启动的一项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不部署。生产建设兵团,以其特有的作用和建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兵团社会建设,不仅是建设现代化农牧团场的内在要求,更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巩固边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兵团的实际出发,就如何认识加强兵团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兵团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仲瀚提出建设“文化兵团”是为发展兵团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建设“文化兵团”,改变了兵团人口的文化构成,为兵团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丰富了军垦战士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兵团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促使兵团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加强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实力,有利于兵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