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澜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7):100-101,106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和重要的趋势,其思想理念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它突破了以往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的消极趋势,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动机和活力,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审视自己的任务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启示我们要关注青春期教育的全面性;关注青春期个体的积极力量;关注青春期积极情绪与人格的培养;关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树立辨证观,发挥青春期青少年的积极力量;注重青少年幸福感的培养;开展积极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并注重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启示我们要关注青春期教育的全面性;关注青春期个体的积极力量;关注青春期积极情绪与人格的培养;关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树立辨证观,发挥青春期青少年的积极力量;注重青少年幸福感的培养;开展积极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并注重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5.
6.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们积极的情绪体验、个性特征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挖掘美德和能量。积极心理学弥补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挖掘高职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分析了教师、校园活动、心理辅导等对高职生心理的影响,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范本。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在人类快要进入21世纪时兴起的心理学运动。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新回归,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修改和完善。它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团结,同时积极心理学在发展中呈现的不足和缺点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人性论,注重培养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在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启发下展开对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通过以培养具有职业幸福感的预备警察为教学目的、以训练充满正能量的预备警察为教学核心、以重视学生体验的多样化教学手法为教学辅助、以强化学生自主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主导的教学手段多维度结合,探索构建学生积极品质的若干尝试.  相似文献   

9.
传统心理学模式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显示出其弊端。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从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转移到对心理生活中幸福感、美德、力量等积极因素的探讨上,在研究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为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管理队伍中青年干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的作用。高校青年干部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心理困扰,本文研究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高校青年干部进行心理调控,使青年干部在成长过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心理应对工作、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倡导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不断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班级的生长点。文章旨在从积极心理学的层面探讨班级管理途径,以期为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传统心理学模式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显示出其弊端。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从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转移到对心理生活中幸福感、美德、力量等积极因素的探讨上,在研究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为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思政课态度的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较强,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当前思政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整合到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在原来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基础上对心理学进行了有益补充,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完善。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转换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者队伍的责任意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从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主要包括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组织系统三个层面。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通过不断挖掘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优化和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引导和激发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和提升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通过构建积极组织系统,加强和改进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艳 《工会论坛》2011,17(1):107-108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高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弹学的工作理念,以更好地建立完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路。它提出以积极的角度对人格品质做出全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内在积极的力量。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原因,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阐明了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环境支持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至关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析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目的是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品质作为人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公正、人道和有效的社会。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理念正好符合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且对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心态及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积极心态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人格有利于促进干部自主形成干事创业内在动机;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升华干部对干事创业的定向。因此,应加强党内人文关怀,提升干部积极心态;将积极心理教育纳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中;尝试建立领导干部的心理援助机制;强化干部职能意识,升华自身职业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