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白莱解酒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 食醋、白糖,拌匀后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 又解酒。 马蹄解酒取马蹄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 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最适宜于饮高粱等烈性酒醉者)。 芹菜解酒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 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 潮红等症)。 豆类解酒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 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缓解酒 精中毒症状。 中药解酒中药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 服,解酒效果尤佳。 饮酸醋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减 轻…  相似文献   

2.
解酒方     
解酒方用生萝卜、捣汁加糖醋代茶饮,吃柑橘、生梨、苹果、香臣、甘蔗等水果,饮咖啡解酒,特别是酒醉昏迷者效果较好。喝适量食醋。解酒方...  相似文献   

3.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9):17-17
“无功就是过”——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名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可见,庸官之害.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4.
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贪泉○王翔据《晋书》记载,吴隐之赴任广州刺史时,途经石门,那里有一处“贪泉”,传说饮了此泉之水,任何清廉之士都会变质。一向持正廉洁的吴隐之就是不信这个邪。他饱饮此泉之水后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  相似文献   

5.
我的朋友王女士就职于一家合资企业.工作节奏较快。这个一向敬业的人居然告诉我,她开始厌烦自己的工作.每次过完双休日.到了星期天的晚上。一想到星期一要上班.又要面对一大堆繁杂的事务.情绪就骤然跌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说星期一上班后。有时还会对同事无端地发脾气、要态度,搞得同事之间关系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相似文献   

6.
清朝著名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有一则趣事:有人梦中到了阴府,见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阎王笑了笑说:“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也不用喝,岂不是更胜于你?”官员答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又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对某案因避嫌疑而不言,对某人某事因怕麻烦而不办,岂不是负国负民了。无功就是过啊。”此官无言可答。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社会状态。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纵观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从古人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朴素向往.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都映射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相似文献   

8.
韩吉辰 《党课》2009,(3):92-94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齐天大圣孙悟空去赴蟠桃会,想偷吃玉液佳肴,便卖弄神通,拔下几根毫毛,放入口中嚼碎后喷将出去,喝声:“变!”毫毛变成一些“瞌睡虫”,奔向负责看守的众力士,使仙官力士们很快入睡。悟空乘机大吃大喝尽情享受。这神奇的“瞌睡虫”,在书中多次出现,效能奇特,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睡眠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9.
孔子过盗泉,因恶其名,渴而不饮。这事作为自警的典范,自古以来就大加张扬。唐朝大诗 人卢照邻就曾在《赠益府群官》中写道:“不栖恶木荫,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 桐树。”一以身教,一以言诲。依我领会,其良苦用心有二:一方面,要见诸行动,视不义之财、 非法之举为盗泉恶木,誓死不饮不栖。另一方面,要防止影响,对盗泉、恶木要远之避之, 以免受其腐蚀。对第一层意思,我举双手赞成。另一点呢,我不能完全苟同。举国上下,盗泉、恶木可能 就那几处。远离它,并不难。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社会存在,只要有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丽江之夜     
游过丽江古城,已是深夜11点多。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不是激动得寤寐思服,不是兴奋得辗转反侧,而是对清纯、安谧、温馨的一种绵绵的留恋。恰如久旱之时欣逢一场淅沥的夜雨。这雨催人入睡却不忍入睡,宁愿醒着静听那或疏或密地敲打窗棂的天籁。那是一个溶溶的春夜。绕过一轮巨大、古朴的水车,我们进入了丽江古城。夜色笼罩下,灿烂的星空与古城朦胧的灯光相互映衬,令人恍然心动,顿生“不知今夕何夕的感慨。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街和水都向四方散射而去。街因水设、水随街走,曲径通幽、流水引胜,真个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  相似文献   

11.
冬饮啤酒要得法啤酒冬天饮用的最佳温度是15℃左右,这种温度的啤酒味道醇厚,爽口舒适,大凉了会使泡沫减少,苦味加重,酒味淡薄,饮后身体还会发冷.将位于15℃的啤酒采用热溶法(即把啤酒放在30℃左右的温水中浸热),使酒温升至最佳饮用温度后再品尝。冬天热饮...  相似文献   

12.
金满楼 《廉政瞭望》2012,(20):65-65
关于牛奶有助睡眠,这样的科学解释流传甚广:牛奶中含有能使人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一色氨酸,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入睡。因此晚上喝牛奶,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相似文献   

13.
平西湖畔清风起,鹰城处处廉潮声。 平西湖位于平顶山市区西南,湖水清澈透明,“掬之可饮,照之如镜”。史料显示,平顶山为春秋时古应国所在地,故又名鹰城。而今,漫步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焕发着时代光彩的廉政文化如阵阵清风,迎面而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平顶山市正在这条道路上执著前行。  相似文献   

14.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让灾区和受影响地区的干部群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困境,面临心理的巨大挑战。这次自然灾害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极大地超出个人及团体的应付能力,致使许多人因无助和无法应对而感到惶惑不安,产生心理挫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难以入睡、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变弱、冷漠、感觉迟钝、头痛背痛、胸口痛等,  相似文献   

15.
心正身自正     
据史书记载,东晋末年,凡到广州任职的官员均会变成贪官,其“原因”就是饮用了距城20里外的“贪泉”之水。吴隐之也来广州做官,他“慕名”来参观“贪泉”,看到贪泉不过只是一洼泉水,便对家人们说:“到广州地区的官员为什么会贪得无厌,原因我找到了,并不是这贪泉之水。”他特意舀水而饮,并赋诗一首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后的事实证明,吴隐之并未因饮用“贪泉”之水而变贫,相反,他却是更加清廉。由此可见,人的贫与廉,关键不在外因,而是在于其自身,在于其“心志”,心正身自正。 我…  相似文献   

16.
我是北京铁路局车辆段天津站检运用车间党支部书记,我们单位每天承担着144列客车的技检和26列电力机车的换挂任务。为了保证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正点,职工们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大家对此并没有怨言,可真正让大家苦恼的却是文化的短缺。职工经常问:除了干活我们还该干什么,总不能让我们天天数着星星看着月亮入睡吧?一连几年的职工座谈会都有人提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享受礼遇多 美国总统在任时很风光,离任后待遇也不差,2011年的退休金为19.97万美元,另外还可享受多种福利:得到一笔过渡费用于安排生活;离任半年后可获得资金设立办公室,每年最多15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组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一块儿1000平方米的土地正常可种植土豆6000株,这里却种植了2.66万多株;一棵土豆平均产量为1.75公斤,而在这里为2.5公斤;普通菜地一年种植一二茬土豆,在这里可以种植12茬……  相似文献   

19.
王玉龙 《党史纵览》2010,(11):27-28
作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7岁那年,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去中西女塾上学时不曾哭泣: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在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期间,叛军的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山逝世后.她也没有哭泣。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也有十分柔情的一面。她曾有过4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相似文献   

20.
战胜诱惑     
《唐文粹·猩猩铭·序》中有则这样的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喝酒,喜欢穿木履学走人路。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里摆上米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始见,大骂曰:“诱我也”。思之再三,相谓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可一试其味,面对米酒和木履的诱惑谁都欲罢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其结果是“相蹈籍而就絷,无一得免焉”。我们常哀叹猩猩战胜不了诱惑而自投罗网。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功名利禄,金钱美女,“小可一粟一毫,大可金银珠宝”。一般来说,人都能看得清诱惑,但也有吗?纵观古今,在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