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de二三事郑福林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村迁往北平,这一天,毛泽东由涿县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在清华园火车站没有休息,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颐和园本来住着一些和尚和工作人员。毛泽东来颐...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1949年3月23日,在中共中央离开河北西柏坡奔赴北平(北京)之时,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进京赶考”的话题。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能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  相似文献   

3.
在平津战役发动后,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确定的部署,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迅速完成了包围天津和北平的任务。这一战略行动使得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惊恐万状。 这时,毛泽东收到一份十二月十三日北平战况的电报,上面写道:“北平外围情况急转直下,傅(作义)军主力集结,调集城郊。沙河、清河镇即有激战。  相似文献   

4.
写小说可以虚构,写历史却不可.内地不少书刊谈胡适1949年的事,说"共产党方面未放弃对胡适的争取"、"西山一带的中共广播电台已经明确宣布:只要胡适不离开北平,不跟蒋介石走,中共保证北平解放后仍让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朋友传达了毛泽东给胡适的一个口信,说'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幅肖像画,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已经默默地迎来了50个寒暑。漫漫50载,毛泽东像历经风雨,画稿屡经变迁,画像人屡次更迭,留给了后人一段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开国大典——含笑戴帽的毛泽东画像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进入北平的进城式,北平和平解放。此前,天安门城楼上曾挂有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6.
每谈及自己的国画创作,张仃先生总说:“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我不止一次听他这么说过,在他家的客厅,在中国画研究院的画室里,在有关中国山水画的讨论会上,乃至在近期举行的《张仃山水写生画展》的展厅里,我又一次听他这么说。于是,我“追问”他。他回答我: “1932年,我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9,(18):36-37
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目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提出公审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3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常委扩大会议(也有的文献称政治局会议),主要讨论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会议一开始,首先由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肯定了西安事变,说是有革命意义的,张、杨的行动和纲领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拥护。不过,毛泽东报告中谈到的两个问题,引起了争论:一是毛泽东提议,“是否在西安成立全国政府?”他说,“我认为在事变上应成立一个实质的政府,叫抗日援绥委员会,名议上又不是全国政府。”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陈晋 《瞭望》1991,(36)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同文艺界人士有不少交往。一次,诗人徐迟向他请教怎样作诗,并请他题词,毛泽东想了一下,驰毫聚墨,写下“诗言志”相赠。建国后,《诗刊》创刊时请毛泽东题词,他写的也是这三个字。应该说,这是毛泽东最基本的诗歌观念,由此形成了他阅读和体会古代诗人诗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传统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1959年7月4日,毛泽东在庐山住处同王任重、刘建勋、梅白三人谈话时,念起明代杨继盛(号椒山)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游泳池的书房会见了斯诺和他的妻子。毛泽东和外国人谈话,仍然表现出他坦诚的品格。当斯诺赞扬中国人不反对节育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时,毛泽东毫不掩饰地说:"你这个人受骗啦!"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青少年求学时代便有不少佳对。十岁前,他在韶山冲南岸私塾读书,启蒙教师邹春培。一次老师令其对对子,称如若对不出就要用条竹抽手心。老师出的上联是“濯足”。毛泽东思索片刻即对答:“修身”。命老师暗暗称奇。见没难倒他,老师出了一个更古怪的上对:“牛皮菜”,并对毛泽东说:“你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回答我。”毛泽东略思片刻,对老师说:“先生,我现在回答你可不可以?”一俟应允,他脱口而出:“马齿觅。”老师禁不住连连点头:“牛马相对,好!好!”从此对他另眼相看。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  相似文献   

12.
<正>遵义会议"转折"的首要意义在于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谈到遵义会议的时候,毛泽东提得较多的三个人是:张闻天、王稼祥和周恩来。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一次大会上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关于王稼祥,毛泽东还说他在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3.
张旭 《各界》2011,(8):19-21
见程汝明站在身旁,毛泽东特意调整了一下坐姿,然后冲着程汝明乐了。 程汝明也乐了,他说他没问毛泽东为什么乐,但他乐是“因为主席乐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一种体现。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经验时,就明确肯定多党合作比只有一个党好。他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33页)又说:“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90页)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不同历史特点(一)毛泽东: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群众运动的急风骤雨方式反腐败。毛泽东基于对历史唯物论的深刻理解和中国革命经验的重要启示,一贯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力量。毛泽东深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意图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反腐倡廉也不例外。五十年代的“三反”及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都是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反腐败的典型;甚至象“文革”这样完全错误的政治运动,也不能说同毛泽东反腐败的思想没有关系,也不能说没…  相似文献   

16.
陈晋 《瞭望》1991,(45)
除反复阅读《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名著外,毛泽东平时还广泛涉猎历代纪实性很强的历史演义和笔记小说这类“杂书”。 1937年1月31日,他专门给李克农一封电信:“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这是指近人蔡东藩所著的流传甚广的历代通俗演义小说。1944年7月28日,在给谢觉哉的信中,毛泽东告诉他到范文澜处寻找《明秀南北略》及其他明代杂史之类的作品,并说:“《容  相似文献   

17.
程超 《瞭望》1994,(34)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章伯钧、傅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毛泽东主席之邀,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到他家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  相似文献   

18.
邓 小平的认识论是对毛泽东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 ,它把真理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 ,具体表现在 :一、“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统一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经正确地论述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问题。他说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857页)。并指出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1096页)。这实际上是以价值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去评价和规范人们、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问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毛泽东同志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就是属于这种给我们带来了胜利的、非常正确的理论之一。列宁曾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毛泽东同志正是这样做的,他在革命实践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个  相似文献   

20.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5页)毛泽东一生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艰辛探索,他创造和积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今天对我们仍然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