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
在当今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他们在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城市立足,我们应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帮助和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高度关注社会阶层结构固化与底层群体社会流动受限问题,教育、就业等领域的不平等状况,被认为是导致这种固化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社会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对开辟更大的社会流动空间和流动机会来说是更加重要的机制,在经济相对欠发达但正在起飞发展的地区可能尤其如此。以湖南凤凰县为典型个案,探究贫困地区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底层群体获得向上流动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扩张,为贫困地区底层群体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改善了底层群体在就业和职业结构中的分布,拓宽了社会底层群体的社会流动渠道,增加了短距离社会流动机会甚至长距离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2)
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社会不可缺少的劳动群体,常被视为城市的底层人群。他们生活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这就造成部分环卫工人自我归属感的缺失。文中在分析环卫工生存状况的基础上,从心理、经济、社会、权益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环卫工的社会支持的缺失,并探讨环卫工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的原因,为了改变环卫工弱势地位,必须构建环卫工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4.
罗天柱 《民主》2006,(3):21-21
我国社会底层的人群日趋定型,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和机会,难以实现公正、合理、开放的向“上”流动。学者警告称,在社会底层强烈渴望改变其经济社会地位的冲动的背景下,如果正常的社会流动渠道变窄或被阻塞, 将可能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冲击波,甚至成为  相似文献   

5.
伴随城镇化和老龄化,空间转换过程中流动到大城市的老人在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出现空间排异。年龄、同住人数、居住年限、是否农业户口等人口特征变量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个人月收入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自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满意度、邻里交往频率、社区参与情况等因素均显著影响流动老人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建议政府广泛利用多种就业形式促进流动老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人异地养老保障水平,重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并提高流动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90后"流动青年以其特有的代际特征吸引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情。本文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总结"90后"流动青年的群体特征,研究各因素对"90后"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民族、户口、婚姻、教育程度、流动范围、流入区域对"90后"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拥有较高的城市生活保障能力、较高社会资本的职业就业身份,能够显著地提高"90后"流动青年的城市长期居留意愿。在此基础上,以促进"90后"流动青年融入城市为目的,提出全面提高青年人口教育程度,鼓励以家乡为原点进行近距离流动,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改革等启发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底层的人群日趋定型,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和机会,难以实现公正、合理、开放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个案,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层面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具体包括价值观、社会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得出结论流动儿童在城市只能是局部的适应,如何从政策入手,切实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城市适应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曲晨 《学理论》2010,(16):90-91
目前,农民工是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他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处于社会的底层,成为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就业问题、职业培训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权益保障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生活文化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和政治参与问题八个方面。农民工问题涉及面广、问题复杂、任务艰巨,不是仅靠一个社会部门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第二代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莹 《青年研究》2005,(9):25-33
本文从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生活机会理论出发,对我国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就业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这一特殊群体的受教育和就业状况处于劣势,显现出贫穷的“代际循环”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学理论》2009,(23):57-59
“体面劳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府责任。它的宗旨在于维护劳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在中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环境较差,实现他们的“体面劳动”还有很多困境,主要有:就业岗位不足、强资本弱劳动矛盾突出、社会保障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因此,对于非正规就业群体政府应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以及组织机制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和引导,从而为其实现体面就业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考察了全国9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娱乐、发展状况以及流动人口在儿童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需求。调查表明,与原来在老家相比,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的受教育条件有所提高,流动儿童的亲子交流有所增加;但是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其受教育、娱乐等状况还有一定的差距。流动人口有关儿童权利的知识和观念还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3)
高校贫困生根据贫困程度,一般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种类型,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教育和生活费用。受家庭经济因素和就业严峻形势的影响,他们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助困的工作,它的理论和方法在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效果评估等。同时,社会角色观念作为社会工作理论之一,能很好地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要素,整合这些资源是促进贫困生就业的良好渠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新就业形态”以其容量大、灵活性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挥着就业“缓冲带”以及“减压阀”的重要作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也通过“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流向城市,并成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主力群体。尽管新就业形态发展势头迅猛,其自身仍面临诸多“短板”,如职业保障不足、就业脆弱性突出、社会认同缺失等劳动权益问题。如今,我们正向共同富裕稳步迈进,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大方向,顺势而为,在适应新就业形态包容性与灵活性的就业新形势下,更好地在职业保障、就业能力、精神生活等多方面为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提供及时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乡—城移民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因心理、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制约,他们的城市生活“边缘化”现象突出.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诉求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积极回应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诉求,地方政府应创新移民管理体制,维护乡—城移民的制度融入;建立城市“移民社区”,保障乡—城移民的心理融入;完善公共教育的同化功能,加强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推动传媒的舆论引导,促进乡—城移民的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经济领域,经济成分、利益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利益分化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特征,由此导致了社会公共生活面临规则缺失、规则意识匮乏等诸多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城市基层社会,重新建构清晰而固化的社会规则并促使社会成员普遍遵守,强化社会凝聚,保障社会秩序。一、转型期社会公共生活规则  相似文献   

17.
“一名残障人士的社会化程度与残障程度不成正比。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能力与勇气”很多人愿意对残障人士伸出援手,却不肯给他们一个社会角色。“需要给残障人士一个参与社会的平台和尝试的机会”“益新”,就是他们女儿“一心”的谐音。韩瑶说,他们把这项事业,当成自己的孩子入冬,沈阳,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  相似文献   

18.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新一年工作要点,提出“要继续关注城市贫困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就是城市的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制度、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能力短板。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取得市民身份、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目前,我国农民工总体上受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职业技能水平较低。这造成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和就业空间方面回旋余地较小,还不能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环节。同时,将几亿农业人口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