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1,(34):281
养利.原名王念利.字云初,号思源昼主,别号乐泳人。1961年生于哈尔滨,现为养利书画商会会长,养利画馆馆长。养利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在部队期间受中国近代著名金石书画法篆刻创作中,养利将中华民族美学与现代艺术运用到作品中,因此书法篆刻作品在用笔、疏密、虚白、空间上达到了  相似文献   

2.
孙维 《瞭望》1987,(51)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北京市琉璃厂文化街槐荫山房上空,飘着一条大红的横幅:“为亚运会做贡献——王明远书法义展”。尽管天气闷热,但人们似乎忘了擦汗、扇扇子,目光全被展厅四壁一幅幅充满艺术魅力的书法作品吸引住了。 7天展期过后,作品销售收入近4万元,这些作品的作者——青年书法家、航天部特艺公司书法创作员王明远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  相似文献   

3.
李林林 《学理论》2009,(30):213-213
面对当代书法要创新的呼声,书坛各个角落都掀起书法求新的思潮。但怎样创新,成为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当今很多书法创新作品完全不考虑传统的存在,过分张扬个性,使大多数作品随时间的推移而被传统抛弃,在书法史上也仅仅是各种短暂、局部的书法现象之一,因此寻找一条顺应书法史道路的创新之路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张东平 《侨园》2002,(5):16-17
流火的七月,辽沈书界议论最多的话题当是张振忠书法作品展的举办和《张振忠书法作品集》的出版。观书览卷,带给辽沈书家的是如同清风徐来、细雨霏霏般的恬静和宛若小桥流水、田园风光般的闲适。值得强调的是,在恬淡闲适化出心绪的沉静、唤起思虑的凝重时,由感受、体悟和思考汇集而成的整体认识则自然沉淀为对振忠先生文人选韵、书家雅怀的确信和认定。振忠先生的书法是文人书法。他的书法创作具有明晰的文化取向,作品具有显著的文化个性,追求高雅的文化品位及厚重的文化涵量。他的书法展展出作品150余件,择作入书,作品集收入120余件。颇多精品、蔚为壮观。此中篆、隶、楷、行、草诸体咸备,斗方、扇面、横披、对联、条幅、中堂、条屏、手卷等幅式俱有,既有气势恢  相似文献   

5.
艺术简介郭宝禄,出生于山西古城平遥。1981年10月入伍,原总后勤部驻陕某部政治处主任,中校军衔。现在陕西省委党校办公室工作。爱好:书画、篆刻、摄影、写作。作品多次参加军地书法大赛并获奖。曾获“庆祝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法艺术大展”一等奖;“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银奖;授予“德才兼备书法艺术家”光荣称号,并编入大赛优秀作品集《当代华夏书画艺术家珍品藏典》;荣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联展大赛”二等奖。作品载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法集》,《中国书画艺术》征稿赛草书“龙”被编入《中国书画艺…  相似文献   

6.
宁楠 《学理论》2010,(21):167-167
宋人论书主张书法创作不应受法度的束缚,而应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韵及书家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自由地抒发其胸臆,力求创新。其共同特点都是重视书法创作中的主观因素,也就是强调“意”的作用。因此“尚意”成为宋代书法理论的总的精神,是宋书创作的美学追求,也是宋代书法理论发展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侨园》2004,(6)
艺术简历马生钢,笔名老骥,号守砚斋主,祖籍辽宁本溪,大学文化。现为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攻山水、花鸟,兼攻书法。在继承古人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现代艺术的精华,努力使个性、气质、神韵在作品中有机结合。近几年来,创作出大量的作品,其中水彩画《太行秋色》入选辽宁省第二届写生作品展:《山花》、《秋韵》入选辽宁省首届水彩画艺术展:《猴石秋色》入选辽宁省庆祝建国50周年艺术成就展;中国画《秋水东流》、《飞瀑流泉》在“黎明服装杯中国沈阳世纪中华龙”书画大赛中获二等奖;《醉秋图》入选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沈阳美术书法作品展”;《金秋时节》在沈阳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许多作品发表在省、市报刊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王登新 《学理论》2009,(32):136-136
书法作品的“意象”追求,贯穿于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意象”的表现是书法形质与神采的再现,书法“意象”美使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韵味,是指导书家进行创作的重要审美取向。同时,欣赏者也在欣赏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意象思维感悟书法作品中的这种“意象”美。  相似文献   

9.
王晶  孙大光 《侨园》2009,(2):20-21
当您看到一副副类似于剪纸的领袖像和一副副飘逸、道劲的书法时,可能会熟视无睹,因为这样的作品太多了.但当你了解到送些作品都是用手撕出来的,大概就会目瞪口呆了.……  相似文献   

10.
宋洪斌 《侨园》2011,(4):28-29
书法写到一定程度,靠的就不是技能而是境界了。中国书协会员、辽宁书法家邱明新,现在就进入了这种境界。上世纪70年代,他经杨仁恺先生介绍,师承徐炽。邱明新在书法艺术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现今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某种意境。我们把目光落到2006年邱明新的一次个展上,一百多幅作品,有书法有国画。国画长卷虽为临摹,仍然令人刮目相看:许勇的"74匹马",徐悲鸿收藏的"87神仙卷"。许多人惊讶他"画也画得好",甚至"画比字还好"。是的,他从小喜欢作画,如今在另一个层面上"返璞归真"了。他临摹国画名家大作,是站在书法的角度,从中陶冶书法感知。他还弹琴,也是立足于书法的平台,从中捕捉书法灵性。这种旁征博引式的修炼,反映了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境界了。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5,(7)
<正>某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懂书法吗》。文中这样说:"我就见到不少国人面对书法作品,特别是遭遇放浪形骸、恣意无忌的作品,先是逐字辨认,一旦认不下去,便态度混沌,手足无措,连连自嘲‘不懂书法,不懂书法’。相反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外国人却不这样。中国书法常常可以调动他们愉悦的情感而少有困惑……其实,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认字’,外国人不‘认字’……以致在我们面对书法艺术时,第一  相似文献   

12.
刘倩 《各界》2013,(2):56-58
北宋年间,有一位个性怪异、喜着奇装、嗜洁成癖的书法大家——米芾,他与同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京合称“宋四家”,并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人称“米颠”。九百多年过去了,这位书法大家依然“癫狂”: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屡破天价,多少人求而不得。  相似文献   

13.
时光 《瞭望》1987,(44)
中秋节刚过,长春大学二楼会议室里举办了一次新生入校美术作品展览。雪白的墙壁上,挂满了展出的作品,有国画、油画、工笔画、书法、篆刻、剪纸……前来观看的人们在一幅幅作品前流连忘返。当人们得知,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刚刚入学的一批残疾青年之手时,称赞便化为惊奇了。 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我国首次实行单独考试、成批招收的残疾青年大学生。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3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郭沫若、于立群书法艺术大展,展出了两位前辈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各体兼备,品目繁多,呈现了二人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各自独特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5.
祁庆秦简介     
《侨园》2009,(5):39
祁庆秦先生1941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大专文化,中国著名书法家,辽宁国画院副院长,书法创造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辽宁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其作品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家作品集>……  相似文献   

16.
季中林简介     
《侨园》2008,(6)
季中林,1956年生,号布衣散人,师从著名书法家霍安荣、王雨农、刘丹。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会会员、沈阳中山画院理事、红叶枫画院副院长。其作品笔势奔放、纵横舒展、劲健秀畅、意态自如。广泛为我驻外使节收藏或选为高格外事礼品。辽宁日报评其为新生代创作方队重要代表人物。日前,对书法频有研究的文化部副部长蔡武在沈观挥毫,当场称赞:风格独特,大器若拙。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6,(51)
高长青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习书法学画画,到上世纪80年代便小有成就。1978年他创作的国画作品《晴雯补裘》被美国伊利诺伊州当作国礼收藏;1990年油画作品《北国风光》被台湾省隔山画馆收藏;同年,他的书法作品《小楷》被日本千代田俱乐部收藏;1996年获中国艺术博览会“美术新人新作”奖;同年,他的硕士毕业作品——壁画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22,(Z1):124-125
<正>邢占一1969年生,别署湛一,号淇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作品荣获首届及第二届巴林石杯金奖、中国书画艺术天地网成立全国书画大展金奖、第四届颜真卿书法大赛银奖、第六届加拿大杯国际书画大赛银奖、“殷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全国书法大赛银奖、2006“任伯年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等项奖励,其书法作品被沈阳故宫博物院、沈延毅艺术馆、营口博物馆、辽阳美术馆等处收藏。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7,(2)
<正>这本书是应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之约撰写的。现代出版社因其能经常捕捉到社会脉搏并及时顺应而动,所以,它的社会影响与年俱升、社会效益与年俱佳。约我写这本书即是例证。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书法社团如雨后春笋,各种书法培训班比比皆是,书法史、书法理论性书籍和包括《少儿书法入门》、《大学书法》、《书法基础》等在内的实用性学习书法书籍  相似文献   

20.
《各界》2013,(1):F0003-F0003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全国草书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一一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一一五百家书法精品展、“石鼓阁”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展、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敦煌杯”全国书法篆刻展、“羲之杯”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全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