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包装不同于利润操纵 ,它是一种合法行为 ,是上市公司受自身利益的驱动 ,利用会计法规或理论的固有局限性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采取诸如利用关联方交易、地方政府援助或运用会计政策赋予的可选择空间等手段 ,通过改变财务报表各项目数据的分布 ,从而达到上市、配股、避税或考核经营业绩等目的。  相似文献   

2.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双重兜底条款”须严格遵守同质性解释规则,对同质性特征的判断应当综合考察例示行为的形式类型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内涵。司法实务中应审慎适用“兜底的兜底条款”。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行为类型内含价量操纵与资本操纵两种行为模式。该罪的实质内涵是对市场的非法控制,并不等同或局限于价量操纵与资本操纵的总和。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该罪的例示行为进行扩充后,原司法解释仍然有效,未被吸收进刑法条文的其他市场操纵行为仍然可以被纳入该罪“兜底条款”的解释范畴中。  相似文献   

3.
一、欺负行为的主要特征 欺负行为是青少年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心理学资料表明,欺负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一样,欺负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但是欺负行为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攻击行为的三个主要特征:(1)未受激惹性(有意性),即欺负者的行为并未受到被欺负者的激惹。比如,一个学生的口吃,可能引来别人的欺负(如嘲讽、起绰号等),但是因为他口吃而去欺负他,这是  相似文献   

4.
Katherine Schipper将利润操纵定义为: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涉[1]。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披露进行人为的调节。利润操纵行为不仅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危机,降低了企业形象,而且导致了社会资金的逆向配置,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探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治理策略。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5.
Katherine Schipper将利润操纵定义为: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涉[1].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披露进行人为的调节.利润操纵行为不仅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危机,降低了企业形象,而且导致了社会资金的逆向配置,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探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操纵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操纵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财务操纵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强迫他人吸毒罪属于毒品犯罪中较为生辟的罪名,司法实践运用少,但对该罪的认定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强迫他人吸毒罪的认定争议主要集中在犯罪客观方面,主要涉及如何理解"强迫"行为方式,如何认定因强迫他人吸毒而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时,强迫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辨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立法始终重视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法律明确规定“禁止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证券市场的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其直接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利。文章对操纵证券市场行为进行探析,并提出完善我国规制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中的操纵市场行为是严重的证券违法行为,其行为危害严重且较为隐蔽。与虚假陈述行为和内幕交易行为相比,我国《证券法》对其规制很少,学界对操纵市场行为理论问题研究不足。在评析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破坏市场秩序性、交易性、人为意图性和侵权行为特殊性的法理性质进行再认识,提出对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法理性质的一个新思路,以推动对操纵市场行为责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司法实践中 ,由于强迫交易罪中强迫交易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后果不确定性 ,而且强迫交易与抢劫行为、故意伤害行为以及寻衅滋事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和联系 ,因而 ,只有结合其他方面加以分析 ,才能对行为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实现正确定罪量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牵连犯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种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另一罪名的情况:它是一种特殊的数罪现象,具有既不同于一般数罪又不同于单纯一罪的显著特点。首先,牵连犯表现为数个犯罪行为,即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并存或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并存;其次,数行为之间又具有牵连关系,即实现一种主要犯罪目的把数行为联系在一起,以目的行为为核心。实施方法行为,便于目的行为的顺利实施或直接实现目的行为,引发或派生出结果行  相似文献   

12.
操纵证券市场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纵证券市场的本质是价格操纵 ,操纵价格是一种最常见的证券欺诈方式。操纵市场行为可大体分为“虚伪交易型”、“实际交易型”、“恶意散布、制造虚假信息型”与“其他操纵行为”等四大类。建立完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能够有效的遏止操纵市场行为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强迫他人吸毒罪属于毒品犯罪中较为生辟的罪名,司法实践运用少,但对该罪的认定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强迫他人吸毒罪的认定争议主要集中在犯罪客观方面,主要涉及如何理解“强迫”行为方式,如何认定因强迫他人吸毒而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时,强迫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辨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说服是德育教育中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使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或改变某种观点、观念,从而指导行为实践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强迫交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异化现象,可以用道德、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等多种手段来控制。鉴于刑法原有规定对新近强迫交易行为规制的不力,刑法修正案(八)扩充了强迫交易的入罪范围,加重了强迫交易罪的法定刑,该罪的罪体、罪责和罪量等构成也相应发生变化。用刑法思维处理强迫交易时要理性客观、张弛有度,对恶劣行为要严惩,对一般行为要宽缓。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刑法第358条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358条规定了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和协助组织卖淫罪,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弊端:一是把强迫卖淫的行为作为组织卖淫行为的一种行为方式,致使组织卖淫罪与强迫卖淫罪难以区分;二是强迫卖淫的社会危害性远大于组织卖淫的社会危害性,应适当提高其法定刑;三是将强奸后逼迫卖淫的行为作为强迫卖淫罪的加重情节,不适用数罪并罚,这不利于打击犯罪;四是组织卖淫罪完全可以涵盖协助组织卖淫的行为,单独设立协助组织卖淫罪的罪名没有必要。所以应对刑法第358条进行修改完善,以利于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7.
强迫交易罪是1997年刑法典新增加的罪名,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刑事立法。强迫交易罪的实行行为既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新颖的研究课题,在我国理论界,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仍存在争议。强迫交易罪的实行行为与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均为复合实行行为,在暴力、威胁的手段行为与交易的目的行为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存在种种易混淆之处,使得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和强迫交易罪的实行行为的区分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从理论上予以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操纵行为的民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市场操纵行为,我国证券法主要采用刑事和行政规制,本文则着重从民事角度,探讨市场操纵行为的民事规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法制不健全、股权结构不合理、监管力量不足等诸多原因 ,使一些机构大户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 ,采用坐庄炒作 ,造势做局 ,对倒拉升等手段操纵市场 ,牟取暴利 ,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规制证券操纵的必要性 ;规制证券操纵的法律要点 :证券操纵行为的界定、证券操纵行为的构成要件、证券操纵者的法律责任 ;建立对证券操纵受害人的民事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大量涌现,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就是其中之一。刑法第182条规定了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列举了四类行为方式,因此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四种行为方式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