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新一届领导人说中国要在2049年成为世界繁荣、富强、民主的国家,我的理解就是让中国成为“美丽中国”、“富裕中国”、“健康中国”,“平等中国”、“自由中国”、“民主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与这六个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围绕着这六个方面.来看看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家长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家长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成长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资源呢?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略谈一点看法。1.让家长成为师生关系的调和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人格魅力、教学业务水平等,另外,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也常常取决于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校应让家长在学生与教师之问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家长成为师生关系的调和者。一方面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消除师生间的误会,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钟廉言 《党建文汇》2007,(10):47-47
中国出版科研所调查发现,2006年,中国国民观看VCD和DVD的人数比例超过读书和看杂志的比例,观看音像制品已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消遣方式。而互联网让许多大学生的论文写作与知识查询都依靠数字资源库和搜索引擎.这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来获得知识的模式。这种变化有人将之称为“浅阅读”。与此相对,人们看书的耐心越来越差,有人将之概括成“15分钟主义”。就是说,再好看的书,捧在手里15分钟后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解决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同时,它又是一项千百万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当今世界为之关注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5.
绥阳,虽有中国“辣椒之乡”,“黔北粮仓”之美称,但纵览绥阳古今,却搜索不出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是文化,是诗歌,是“诗乡”这顶闪耀的桂冠,让绥阳成为一个醒目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6.
林洁 《求贤》2009,(10):14-14
60年,对于个人来讲,是韶华已逝。然而,对于伟大的新中国而言,却如日中的辉煌。60年来,尤其是最近30年来.中国出现了飞跃性的变化.让世人领略了什么叫沧海桑田.什么是天翻地覆.什么叫日新月异。60年的变化比过去600年的变化也大得多.一个“一穷二白”的弱国以崭新姿态雄立世界强国之林.这60年,铸就了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本轩 《理论与实践》2001,(12):16-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之、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把全体党员锻炼成坚定的共产党人。”这一重要论述,对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作出了质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王蒙 《求贤》2011,(9):30-30
7.23温州动车追尾惨剧发生后.一则微博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  相似文献   

9.
当今之中国已是教育大国之一,且正向教育强国迈进。软实力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建设任务.由此可以说校训乃袖珍之物却有重器之任。但在今日中国万千校训中,新创和修改的校训日渐增多,不缺思想层次和语言功底,惟少宽广的视野和对历史格局的整体性认识,这使得寥寥几个字不再精致,汉语的典雅表达还在都隽永不存,制约了校训的文化品读和思想影响。大学校训的系统成熟度和普遍性影响力。成为当下校训研究的前沿环节.且致予更有效的建设力。  相似文献   

10.
从椭圆城系到“天眼理论”,表明成渝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已经上升到更为重要的理论层次,面临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有望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中国三大经济区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重要增长极。成渝两地应该站在更高的平台,超越地域之见、经济之分,超越行政区划之困扰,面向人类全新的发展高度和发展机遇,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历史关头,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中国经济起飞最重要的翅膀之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观”是学术界的常用概念.由于它对现代中国之思想、社会和政治制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对中共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带有持久意义的学术领域。然而,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而言.社会主义思想之“断裂”似乎已成为一个无需论证的先验前提,迄今为止,研究者尚未对其进行基本的理论界定和深入的学理探讨.这实际上产生了思想观念、论证理路上的某种空白区间。  相似文献   

12.
危艰时刻     
汶川大地震,国家之大难。 一瞬倾城,天崩地裂,尘烟尽处,生命消殒。汶川,成为亿万中国人血脉同搏、泪水涌动之所在。这场难以卒睹的悲恸,成为一个民族挥之不去的痛彻记忆。这一刻,我们为苍生哭泣,为同胞悲伤。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并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立旗之基”,不仅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而且为我们深入认识“中国模式”及不断完善“中国模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这句朴素的生活箴言,应是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聚焦,也因此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功过荣辱的理由.浩瀚史海,遍拾即是。或因食而兴,“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也”,痛历亡国之恨的越王勾践以柴草为褥,以苦胆示己,每天吃饭不忘修身,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终于成为“铁面枪牙真丈夫”,不但创造春秋霸业,更是留下传世关名;  相似文献   

15.
这里是中国的西部。 在这片充满神力和诱惑的土地上,白云雪山、飞流峡谷、原始森林、民族风情等都让人遐想神往.魂牵梦萦。当火车的轰隆声、汽笛的长鸣声犹如天籁之音般划破青藏高原千年的沉寂,带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从东方向远古驶来时,这里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出现于世界的东方,诞生在中国.这应该归结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掌握和运用。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列主义.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学经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1842年被充军伊犁时写下的诗句。表达虽然自己蒙冤受屈被谪贬边疆,但只要做对国家有利的事,将不顾个人生死祸福为之奋斗。这一诗句是林则徐不屈压力.封禁鸦片,舍身报国的生动写照,凝聚着为国家、为信念、为正义舍生取义的精神。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依然要用这种精神捍卫理想和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危险的“长城”──关于麻将热的调查与思考冷向阳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用麻将赌博,就如同鸦片和妓女,为社会所不容,为舆论所不齿,一时绝迹。孰料10多年前这一玩艺又悄然出现,并迅速蔓延至家庭居室、街道里弄,甚至不少的办公室里。使之成为渗透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基本完成转型.平均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4.8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进入“高度老龄化”的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基本完成转型.平均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4.8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进入“高度老龄化”的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