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双金 《检察风云》2014,(21):36-37
1994年。我国启动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其出发点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至今日,它所依存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日前,包括《预算法》在内的系列公共财政法案的修改通过,预示着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处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  相似文献   

3.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这项改革的进展如何?还存在那些问题?今年将出台哪些新举措?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同志的这篇文章将给读者一个权威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省实际,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财政体制改革由过去的单项改革,发展到整个财政体制的改革,并建立起公共财政的框架。如省级预算单位全部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省市两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数量及金额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  相似文献   

5.
一、预算公开的必要性 从民国时代的预算公开尝试,到延安时代的预算民主实验,再到建国后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草案,到2014年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制度的法治化,百年间我们的预算制度有诸多进步,向现代国家的公共财政迈进了重要一步。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中,预算公开制度无疑对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琦 《法制与社会》2010,(5):110-110
本文从公共财政法制的作用入手,通过对公共财政现存问题的思考,从公共财政法治化的立法分析得出完善公共财政法制的必要性,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服务陛定位,从法律体系、执法监督等几方面对公共财政法制建设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08,(15):32-33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十多年来,在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的不断加强又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认真探求二者关系,对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法治框架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共财产和改革发展成果为全体国民共享.现代财政制度的治理逻辑,在外部特征上体现为公共性,在推动方式上体现为建设性,在权力运行上体现为法治性,在实质内涵上体现为民生性.现代财政制度自身之正当性的证成依据是基于公共财产权控制的法治治理,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即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之正当性的形塑核心是基于公共财产权控制的程序规范.在预算层面,公共财产的支配应法治规范、公开透明,并渐进实现财政民主;在税制层面,公共财产的取得应严格法定,并合理承担妥适的经济社会功能;在政府间财政关系层面,公共财产的权属应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厘清,并适时推动财政收支划分立法.在公共财产法语境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促成我国财政治理从传统管制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演进,从单一的经济发展目标向综合的社会公平目标扩展,从公共财政的制度建构向公共财产的法治规范转型.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消息,2015年3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公正司法事板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0.
司法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面对的课题。11年前,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同时明确提出了司法改革的任务,司法改革由此迈开步伐。党的十六大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七大又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表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令人堪忧的财政赤字及公共债务现状,法国在最新的宪法修正案中提出了以“黄金法则”为原则的公共财政平衡宪法草案。以此宪法草案的出台为背景,从全新角度阐述了公共财政领域内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公共财政平衡法律的实施范围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时间标准来判定公共财政是否达到真正平衡,详细解释并重塑了财政赤字的定义及公共支出的分类。有关公共财政平衡的法律规则必须更为灵活,并且需要通过一个多年制的整体框架,将法律规范与公共管理行为相结合,才能建立起一种能稳定并有效控制财政赤字及公共债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冀英 《特区法坛》2003,(77):38-38,40
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即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五”计划期间“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要求实施,这不仅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挂靠经营,简称挂靠,它的雏形是非公有制经济挂靠公有制经济。它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本文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剖析装修挂靠经营给社会带来的深重危害,并提出了治理挂靠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是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成果和经验的肯定和深化,必将对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司法体制改革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既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又必须倡导实践探索;既必须立足国情,又必须面向世界;既必须长远规划,又必须切实可行,应当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进行。本文仅就相关几个重要问题作些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司法鉴定事业改革事关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形象。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必须积极推进司法鉴定治理理念创新。因为理念是事物发展的灵魂,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总结中外司法鉴定发展规律,应当践行以下现代司法鉴定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4,(3):4-4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本身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更好地彰显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把司法体制改革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意义上去考量。  相似文献   

17.
以腐败治理为导向,创立具有国家“第四权”性质的独立监察机关、启动政治体制的重 大改革,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制度创新。以《宪法》《监察法》为中心的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以中国特色国家政治体制、治理体系优势为基础,在确立国家腐败治理权 的独立、权威地位的基础上,对腐败治理权的权属、类型、范围与运行制度作出规定。《监察法》以《宪 法》为根据,将领导体制、组织体制与权力运行体制作为中国特色腐败治理体制的建构重点,在领导体制与组织体制的建构上,确立了“三元制”的体制建构原则与制度体系,对腐败治理体制内容的理论揭示,有助于深化对立法完善根据与腐败治理权运行正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公共财政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与宪政制度有关。公共财政,是指在宪政制度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给付行为或财政运行制度.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法治性等特性.并以公共利益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依归。防止公共财政的滥用,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而所有这些制度的建立都需要法治的保障。只有建立宪政体制,才能有真正的公共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法工作包括专门对司法行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吴爱英部长就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也作出了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证作为预防性司法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司法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努力探索公证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内在规律,是我们所面临的非常紧迫的理论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实践重任。一方面,公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  相似文献   

20.
正坚决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大局,充分发挥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纪检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提供强大助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为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落实到位,中央将纪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6个专项小组之一单独设立,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