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学史     
时下,各级领导干部为适应形势,正忙着“充电”,有学外语、有学电脑、有学法律、有学现代科技知识,但真正静下心来读点历史的却不多。特别是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有相当一部分历史知识少得可怜,且不说懂得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对中国的历史,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甚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都知之甚少。我认为.这种领导干部的“史盲”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陈良起 《政协天地》2011,(6):39+21-39,21
2007年的那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题调研,让市政协对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多了一份感情、一份责任,并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拉开了政协为保护建瓯历史文化名城献计出力的序幕。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有“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佛教圣地光孝禅...  相似文献   

3.
关于酒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始于夏初大禹时代的仪狄,有4000年历史,一说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3000年历史了。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里有创新理论、有丰功伟绩、有光荣传统、有经验总结、有深刻教训,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很大程度是对党史了解掌握的缺失,对党的经验教训汲取的缺失,对党的光荣传统继承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现在已经发展到 6451万党员了。这些党员中有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有跟人民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建设者,也有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也就是说,有些是我们党的长期奋斗史的创造者,有的则对党的历史知之不多的年轻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创造和书写历史,只是篇章的长短不同罢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汇会而成便是一部最完整的党史了。   有人创造历史并记住了历史,有人创造了历史却忘记了历史;有人没有参与创造过去的历史,却能在学习中明了和熟悉历史。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我党…  相似文献   

6.
群众 声音     
《群众》2011,(10):1-1
读历史要有方法。一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客观公正一分为二是个方法论问题,实际上是个观念立场问题。同样一朵花,在不同角度的观察者眼里,它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形状和颜色。……同样,读历史并不是为了读历史而读历史。读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古人的经验乃至教训,则同样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境。唯有把历史经验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读出历史的新意,读出历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1,(7):1-1
人类社会的历史原本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适应和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有史便有灾,千年灾害千年痛。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显示: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共发生旱灾1074次,水灾1058次,平均约每3年便有一次。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12):74-75
武汉,一座古老的城市,辛亥革命从这里开始,长江天堑在这里畅通。斗转星移,苍海桑田,一个世纪过去了,百年前的辛亥首义,消逝于历史烟云之中,后人唯有在浩瀚的史籍和凝固着历史记忆的遗迹之中寻找昔日的气息。“百年锐于千载”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成立前一百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时至今日,这句话似乎也可看作对辛亥首义百年之后历史的一个注脚。历史有历史的表现方式,既不是冗长的史书,亦不是艰涩的经卷、浩瀚的典籍,历史的表现,就是历史的脸庞。漫步在武汉街头,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摇摆和定位廖鲁仁人们常把历史比作长河,这条历史长河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已经流过了几十万年;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也已经流过了五六千年。回溯历史,眺望长河,它虽然是那样曲曲弯弯、起起伏伏,但是却从未中断,不但一直流到现在,还要流向将来。这条长河...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3,(11):54-54
《历史的惯性》 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在人没有创造出强于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将沿着既有的轨道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帝国或超级大国衰落后,其衰落时间都在百年以上,很少有在半个世纪内就重振雄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姚同发 《黄埔》2007,(6):46-49
当前,台湾历史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在台湾还被视为“显学”,主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台湾的前途与历史有关,人们迫切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这里,有两种人寻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人搞“去中国化”,不断地制造“历史失忆”,意图砍断历史上的两岸关系,进而砍断现实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台湾历史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在台湾还被视为“显学”,主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台湾的前途与历史有关,人们迫切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这里,有两种人寻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人搞“去中国化”,不断地制造“历史失忆”,意图砍断历史上的两岸关系,进而砍断现实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3.
鄂东党组织的创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属全国最早的党小组,有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有全国第一个县级党组织。这都不是偶然的。本文以广阔的时代背景、深刻的历史动因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为历史大背景,介绍和分析了鄂东各级党组织的创建情况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明大观》2001,(11):1-1
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这话好像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说的。他有一个参照系,就是一部人类的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不要说是十年,一百年也是十分短暂的。  相似文献   

15.
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  相似文献   

16.
有位历史学家说得好:历史,是现在和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遵义会议至今整整60年了。60年前的遵义会议给今天的我们以哪些启示呢?一历史的长河湍流不息,时而平静舒缓,时而奔腾咆哮,但最重要的是那些转折关头。历史的长河正因为有了若干个“关头”才馆好生辉,历史人物正因为在“关头”上叱咤风云才永垂青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创造历史,必须拥有自己的领袖。每当历史发展到关键时刻,人民总要推出自己的领袖。真正的领袖总是产生于历史渊源的深处。毛泽东是人民推出的英雄,是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7.
都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底蕴,不管是历史的,还是文化的。 虽然历朝历代都没在上海建过都城,上海的历史不够厚重,但上海毕竟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有过十里洋场的辉煌,拼文化,上海是有底气的。  相似文献   

18.
叶慧 《今日浙江》2012,(17):17-18
浙江是我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有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有971个历史文化村,其中有古建筑的村落696个。这些文化村落年代上起唐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前后。  相似文献   

19.
人们总说改革推动历史的进程,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者,却大多没有好下场。这很令人伤感,却也是历史的吊诡之处。改革者没有好下场,其改革自然也没有好结果,所以,中国历史上每有改革,最后总是仍复旧观,回到先前的路上去。改革如此,造反也一样,除去换一家做皇帝,其他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20.
北京精神与中华精神,个性中有共性,共性中有个性。 北京精神的爱国,包括在中华精神之中,又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北京精神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都可见北京人的爱国情怀。在第一个千年,北京主要是燕国的都城,这个时期的爱国,主要爱的是方国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