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资源,没有资产,这样的村想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真的比登天还难"。而在西丰县更刻镇小城子村,村党支部就办成了这件比登天还难的大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集体精打细算,让一个背着20多万元债务、没有资源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存款近百万、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村党支部二十余年的精打细算。盘活集体资源村里捞到第一桶金小城子村是一个城郊村,位于西丰县城东部,距县城3公里。  相似文献   

2.
元氏县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涌现出南因镇仝梅吕村、槐阳镇来厢村、前仙乡西岭底村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典型,在全县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支部领办,农民入股,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盘活现有集体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富了,富得令人羡慕。曾几何时,处于寿光东部边缘地带的东斟灌村,"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如今成了潍坊市的文明村,寿光市的先进村。201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探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党员群众都说:我们有个"好领头"李新生。让百姓腰包鼓起来最初建蔬菜大棚,东斟灌村种黄瓜的多,300平方米的一个棚一年毛收入1万元,净收入5000元以上。因为品种单一,效益一直没有突破。1998年,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站在长营村集体农场的大田里,一定会为长营人十一年填泡造田的奇迹而惊叹.早年的洼地水泡变成了平整的千亩良田,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以当年"红旗渠"的精神再造了一个同等面积的长营村.与此同时,村里还拥有了运输队、植物油厂、冰点厂、机修厂等企业.长营村农民常说:"支部班子领头创业,百姓才能兴旺家业."这是村民对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实实在在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辰溪县大板林村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省定贫困村,1997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80元,村集体负债4万余元。1998年,党员谢志坤临危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修路、架线,开发山地,发展农副产品,短短三年时间基本摘掉了大板林村的贫困帽。1984年,谢志坤从跑运输开始,到1998年,他家拥有了一辆小轿车、一辆货车、一辆客车,并在县城开了两家颇具规模的商店,购买了住房,过上了富裕生活。正当他  相似文献   

6.
大北岔村是辽宁省清原县南山城镇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地有句顺口溜: “大北岔,山旮旯,姑娘往外嫁,小伙难成家。”反映了这个偏远小山村当年的困窘。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大北岔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科学规划,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致富之路。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1992年翻了4番,户均存款近3万元,一跃成为全县的首富村。他们先后被辽宁省、抚顺市命名为小康示范村、文明村,村党支部也被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兵称号。这样一个贫困山村在党组织带领下走上富裕之路的经验,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工作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1,(5):37-37
环境脏乱差、群众出行难.曾是蓟县东赵各庄镇北宋庄村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硬事”。面对群众的期盼,村党支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决心彻底改变北宋庄的落后面貌。但光有决心还不够,除了上级补助的部分资金,修路还需自筹80多万元。虽说集体还有几万元,但其余部分怎么解决?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2,(8):38-38
宝坻区周良庄镇周良庄村是一个有138户、475口人的小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周良庄村干群关系和谐,村庄干净整洁,文明新风扑面,群众安居乐业,做到了“十个没有”:没有邻里纠纷、没有群众信访、没有入户盗窃、没有违章建筑、没有垃圾死角、没有乱贴乱画、没有占道经营、没有少年辍学、没有邪教活动、没有刑事案件。为实现这“十个没有”的佳绩,村党支部一班人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9.
忙罢秋收,在汝阳县城关镇武湾村一个连一个蔬菜大棚内,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党支部书记李二朝高兴地说:“俺村种的蔬菜,除了满足县城居民供应外,还销到周边市县了!”  相似文献   

10.
文登市高村镇波浪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国祝,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用实干赢得了民心,使一个混乱村、脏乱村变成了威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被授予威海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底,担任湖北省兴山县野竹池村党支部书记6年的李国楚在换届时提出辞职申请,理由是因领办村木材加工厂、香菇场等集体企业先后欠下信用社、好友、亲戚债务5.7万多元。镇、村干部认为,这是集体债务,可以由村里逐步化解。李国楚当即表示:谁欠下的债务谁还,这是村党支部立下的规矩,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愧对国家、愧对集体、愧对子孙。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4)
<正>近年来,乃玛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为抓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人均纯收入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村集体资产400多万元,成为吉日嘎朗图镇第一个拥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选能人强支部带头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在乃玛岱村,就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谋发展的"当家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梅旺。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一个年轻的村干部,有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灵活头脑;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描绘出新农村建设的动人画卷。他叫孙龙,现任新宾满族自治县红庙子乡西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富民不富,一样没出路"孙龙所在的西岔村原是一个后进村,村民只会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家家户户的收入自然不高。2010年,39岁的孙龙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孙龙上任后打的第一个"漂亮仗"就是解决本村遗留的林业改革问题。他带领村干部先从自家亲戚入手,然后起早贪黑深入各组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西岔村3万亩林地全部改革完毕,为村集体注入"第一桶金"1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青县马厂镇新张屯村52岁的王守奎说,落实十七大精神,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儿。新张屯村曾是个集体欠账450多万元、问题成堆的"老大难"村。面对一个个难点,王守奎认认真真地一个个解决。5年来,这个村由乱到治,循序渐进,铆足了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5.
华容县万庾镇黄山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流动资金近80万元。往昔出了名的“烂村”。如今星现出了祥和安宁、蓬勃向上的新气象。这一切,倾注了村党支部书记黎光和的全部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6.
今年55岁的李天孝,是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崇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因为在为村集体工作中办法多、行动快,人送雅号"急先锋"。其实,这个称呼与其本人沉着冷静的性格极不相符。记者采访时发现,他显得有些木讷,主动说得很少。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崇岗村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提及变化无不与李天孝紧密联系在一起。崇岗村,地处贺兰山脚下,离村5公里之处就有150多家煤炭企业。多  相似文献   

17.
田海霞 《实践》2020,(1):43-44
在群众眼中,他以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为己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在村干部眼中,他坚持原则,全心全意带领支部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他就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西海村党支部书记王继伟。2015年,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王继伟当选为西海村党支部书记。凭着一腔为民服务的热忱,王继伟主张用村集体土地租金修建水泥路18公里、小油路3.2公里,投资30万元修建桥、涵、口闸50多个。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西海村11个村民小组彻底改变了雨天窝家里、步行一身泥、蔬菜烂地里的旧面貌。  相似文献   

18.
正2001年5月,小小的罗河村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是个只有一千来人的小村,却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换了五个书记,村子的穷、乱和难管闻名全县。王锁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马上任,成为罗河村党支部书记。百姓心中有杆秤。一年多换五个书记,这里面的错综复杂只有老百姓心中最清楚,而王锁印首先要吃透的,便是乡亲们何以如此民心难平。一番走访之后,"以德治村"的整体构想叫响了。他把村干部全部找来推心置腹谈话,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咱们  相似文献   

19.
刘欣 《党史博采》2009,(9):52-52,55
走进王硇村,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偏僻地不能再偏僻的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走近王现增,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外表极其平凡的村党支部书记. 走进王硇村村民中,勤劳善良的村民个个都会竖着大拇指给你说:现增可是个好人哪!他帮我们找工作,帮我们出主意,大事小事他从不偏袒,甚至有时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干部难找啊!你看看他给我们修的这路,建的这学校……要不是他,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过着怎样的苦日子呢!  相似文献   

20.
前些年,延庆县延庆镇东关村有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临街门店,因租赁户经营不善,长期拖欠村集体的应收租金。村集体资产成了闲置资产,长时间得不到收益,群众意见很大。怎样盘活闲置资产,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使村民得到实惠?2001年初,上任不久的村党支部书记鲁世春把此事提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