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铭 《支部生活》2010,(3):23-24
吉祥之地香格里拉,有一首歌写道:“东方高高的山顶上,升起金色的太阳,那是共产党的光辉,把温暖送给世界。” 雪域之地香格里拉,到处在传颂着一首歌:“你是雪域高原耀眼的光辉,头顶的警徽化作神山的模样;你是雪域高原和谐的使者,神圣的警徽闪耀着平安吉祥。”  相似文献   

2.
西部放歌     
西部,我爱你我爱大漠的风我爱雪域的冰我爱塞上的景色我爱高原的窑洞  相似文献   

3.
李世明  田修思 《求是》2012,(11):22-24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扎根雪域高原36年,几十年如一日,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热忱为部队官兵和西藏各族群众服务,把党的阳光和温暖洒遍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被誉为高原"活雷锋"、治病救人的"活菩萨"、西藏人民的"好门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神奇的名字 在脑海里扎下了根 把炎黄子孙凝聚在一起 共同呼唤着一个声音 从泰山之巅到黄河之滨 从雪域高原到南海椰林 祖国啊 我们时刻把你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5.
开篇的话     
雪域,那是一片纯净而圣洁的土地;高原,那是一片博大而神奇的土地;美丽迷人的雪域高原,同时又是亟须和内地协调发展的落后地区……  相似文献   

6.
题记:什么是雪域高原的"正能量"?我的理解是:它是一种情怀,它是一种奉献,是一代又一代援藏人的光荣传承,是积极向上的崇高精神在雪域高原的展示;它又是一种"气场",看似无形,却能给藏族同胞带来吉祥,使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散发出彩虹般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雪域暖情     
正来到玉树援建,身在异乡,远离亲友,两件偶然发生的小事,让我在雪域高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16年11月21日,我和同事驱车200多公里到基层调研,工作排得很满。其间,我把手机调成静音,直到晚上回到宿舍才发现手机早就没电了。充电后,打开手机,我惊奇地发现妻子的11个未接来电,还有多条微信、短信,不时地冒出来。家里出啥事了?我慌忙回电,听到那边妻子带着哭腔:"你上哪去了?为什么联系不上呀?"原来,当天玉树发生  相似文献   

8.
雪域高原、荔枝之乡、阳光之城……蜀中大地处处兴起农民夜校宣讲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为让更多基层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我省创新地将十九大精神宣讲和"走基层"活动相结合,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通过夜校课堂、现场报告、巡回宣讲等形式,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9.
七月的阿坝州正值宜人季节,雪域高原晴空万里的天气正如山民们忙于致富的愉悦心情.……  相似文献   

10.
<正>侄子逄凯迪在西藏雪域高原当边防兵,侄媳妇商琼琼是驻济南某干休所军医。春节前,我偶然看到了商琼琼的随笔《一起值班,我们再次隔空跨年》。看完,我眼睛有些湿润,心里热乎乎的。我为这两个90后的孩子点赞。原文如下:我:今年过年休假回来吗?他:媳妇,正想跟你说这个事呢,今年过年报的我休假,但有个战友家庭比较特殊,我把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他了。  相似文献   

11.
孙刚 《求贤》2013,(12):54-54
雄鹰初展翅,格桑花又开。 西藏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紊有“藏东明珠”的美称。自今年8月进藏以来,在克服了高原缺氧、自然条件恶劣的困难后。我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里,爱上了那雄浑瑰丽的雪域高原和质朴勇敢的康巴人民。当然,还有那些渴望梦想、孜孜追求的格桑少年……  相似文献   

12.
姜明广 《奋斗》2021,(3):40-40
明天你就走了,我没机会送你;你明天就走了,没机会来看我。……他日,你带着自由回来,我拿着自由迎你。不然,你就要看着一个坟儿说:"我把他给你带来,你却已为他而死了。"这是革命烈士马骏1919年在狱中写给友人的诗中的一段。马骏1895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一个回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马骏一生投身革命,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先驱,也是旧军阀的"眼中钉"。  相似文献   

13.
中秋节快到了,陈连长的手机又响个不停。每年到这个时候,陈连长就有些犯难,特别是那些"关系小商""关系小贩"更是把连长找个没完。这个说:中秋节到了,你买些月饼发给职工吧,我给你回扣……那个说:要过节了,你买些苹果给拾花工吧,我给你送两箱最好的……又一个说:你要点葡萄给职工搞福利吧,我不会亏待你的……另一个说:你买几头猪给拾花工改善伙食吧,看在老邻居份上,你就帮帮忙吧……陈连长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哪个都说得很在理,可哪一个都不敢答  相似文献   

14.
张作明 《求贤》2013,(1):47-47
2007年的7月6日,晴日当空,情暖雪域。这一天我永远都忘不了,质朴、热情的江达人民手捧哈达,向我张开了温暖的双臂。从踏入江达县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要把自己全部身心融入到这片神奇的热土、融入到援藏生涯……  相似文献   

15.
“演练开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广袤的雪域高原滚过阵阵“惊雷”。红蓝对抗战机穿越电磁迷雾,亮翼长空,展开近距离搏杀……  相似文献   

16.
雪域高原的西宁古城已进入了滴水成冰的季节,可一旦进到青海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你就会觉得这里春风拂面,春意盎然:这边,一些老同志正围坐在一起.联系青海改革开放的成就,热烈讨论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那边,不闻人声,  相似文献   

17.
35岁就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军长的张国华,在新中国成立后,率部走进了雪域高原西藏,把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给如今人们称为“天堂”的地方带去了曙光。由此,人们送给他一个美丽的称号——“佛光将军”。  相似文献   

18.
贺兰之魂     
"千里戈壁飞彩霞,风雨高原开红花,毛主席派我守边卡,贺兰山就是我的家。我爱贺兰山每寸土,我爱阵地每捧沙,立志军营创大业,贺兰山下把根扎……"——摘自歌曲《贺兰山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19.
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党组织紧急吹响抗击疫情"冲锋号",575个党支部闻令而动,全面部署,在千里雪域天路上筑起一座座战"疫"堡垒,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高原铁路人的铿锵誓言。"我承诺,我是党员我要做在前""我承诺,二十四小时待命""我承诺,防控疫情  相似文献   

20.
弹指一挥间,省委机关刊物《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将迎来它50岁的"生日",我们为它欢喜,为它鼓舞,为它祝福.   50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经历了艰辛历程后,《四川党的建设》日渐繁荣发展,它已深深地扎根在地处川西北雪域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这片土地上,并开出艳丽的"花朵"和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