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故事片或电视剧,在显示渡江成功,解放南京这一节,都用了解放军登上“国民党总统府”大门楼顶。把挂在门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降下来飘落在地,把镰刀斧头的红旗升起来,大家欢呼着胜利的镜头。这“总统府”三个字是1948年4月19日在富于戏剧性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为“总统”后把原“国民政府”四个大字改换了“总统府”,虽然算来有一年零三天,实际更换时间尚不足1年!  相似文献   

2.
40年代,古城南京紫金山麓下,有个被誉为南京“紫金城”的院落,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的寓所就坐落其间,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国防部大院也设在这里。 弹指一挥间,4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崛起了一个军办企业——南京金陵制药厂。 南京金陵制药厂现有职工200余人,这个年产值近亿元,利税突破2000万元,人均利税10万元的小厂,  相似文献   

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蒋介石终于接受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同月25日,张学良陪送蒋介石飞返南京。蒋介石和张学良到达南京后,都对记者发表了谈话。蒋发表的谈话说:“……现在一切问题应候中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官场幕后,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逮着谁咬谁,资深要员、各界名流都畏他三分。可唯独有三人他不敢骂:孙中山、蔡元培和蒋介石。蒋介石需要帮忙时,他会主动献计献策;蒋介石遇到难关时,他会做其他人想做又不好做、不敢做的事;而在平时,他则养气待发,时刻准备听从蒋的召唤。  相似文献   

5.
淞沪抗战失败后 ,蒋介石决定“固守南京” ,一种观点认为是唐生智“独持异议”、“坚主死守” ,并“自告奋勇”承担防守南京之责所致。根据众多亲历者提供的资料综合分析 ,蒋介石未作出决定前 ,不但有“固守南京”的思想基础 ,而且做了相应的防御准备工作。相反 ,唐生智无“坚主死守”南京的思想基础 ,他提出对南京“非固守不可” ,只不过是“随声附和”。同时 ,他要求承担防守南京之责 ,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勉为其难”之举。  相似文献   

6.
1947年7月6日,南京中山陵发生了震惊蒋介石政府的将官哭陵事件。这件事的起因是一年多前,即1946年4月,陆军总司令部在南京召开了一次军事委员会议。会后,国民党开始整编军队。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6,(1)
二、憩庐密晤此时,蒋介石正立在憩庐二楼卧室的窗前,望着窗外与中央军校毗邻的富贵山出神。虽说已是立秋时节,南京的“秋老虎”却是出了名的,酷暑难当,纵然卧室内有两台电风扇不停地吹风,蒋介石依然挥汗如雨。然而,真正令他心烦神躁的却不是这闷热的天气,他担忧的是近来居然接连发生绝密情报外泄,日本人要置他于死地的非常事件!一年来的往事历历在目——去年(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押,实行“兵谏”。日本暗中支持国民政府中的亲日派趁机发动内战,欲置蒋介石于  相似文献   

8.
永别家乡 51年前,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逃到台湾,蒋介石也永远离开了家乡。 进入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全面内战面临全面失败的窘境,为应付败局,蒋介石不得不于1月21日召开决策圈成员会议,宣布正式辞职,由李宗仁代理。此后,南京中央社正式播发这一新闻。下午4时10分,蒋介石飞离南京前往杭州,回到家乡奉化县溪口镇。 自下野回家乡到1949年4月25日离开家乡,在旧宅住了3个月又4天,此次是他自参加辛亥革命后在  相似文献   

9.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了,他的遗体却一直没有"入土为安",至今还停灵于台湾桃源县大溪镇南面的慈湖行馆。不下葬的重要原因是,蒋介石生前希望有朝一日能归葬祖国大陆,葬于他在南京亲自择定的那块墓地——正气亭。  相似文献   

10.
1946年7月中旬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向关内外解放区大举进攻以后,“政协决议”实际上已被彻底撕毁,和谈也等于完全破裂.10月初,美国特使马歇尔向蒋介石提出停战10日,恢复和谈.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请民盟秘书长梁漱溟到上海劝周恩来回南京继续和谈.梁漱溟不忍见大局破裂,于10月10日到上海与周恩来长谈,周恩来指出国民党欺人太甚,马歇尔提出休战10日,也是以实行蒋介石提出的两项无理要求为前提,实际是为蒋介石作缓兵之计,以便他利用这个时间,调兵遣将,好向解放区发动进一步攻势.周认为目前不宜回南京,因为对方不具备谈判的条件.梁说中共对和平的诚意是有目共睹的,力劝周回南京.周没有坚决拒绝.梁认为有了结果,便高兴地于11日坐夜车返回南京了.  相似文献   

11.
沙里 《春秋》2013,(1):4-7
1949年1月,我还是华北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们欢度春节的秧歌队在“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声中.正兴高采烈地沿着正定古老的城墙扭到西门,突然学校派人来找我,说成仿吾校长有急事要我立即回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中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实行“宁汉合流”。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受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进入低潮。为了保存革命力量,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通过举行一系列武装起义,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3.
闻载 《现代领导》2006,(2):38-40
蔡元培绝食 请求“改编” 西安事变之后,整整七个月过去了,蒋介石在解决事变中答应的许多事情都一直未能落实。眼看日本人已经武装占领了平津.上海、南京也已危在旦夕,可蒋介石还是下不了联合抗日的决心。怎样才能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使磨拳擦掌的红军早日开上抗日前线?  相似文献   

14.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3月26日,蒋介石率北伐军攻入上海。不久,即与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进一步勾结,密谋政变。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黑帮头子杜月笙、黄金荣等雇佣流氓特务,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派第26军周风歧部以上海“工人发生内讧”为借口,强迫工人纠察缴械,致使纠察队员死伤300多人。第二天,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声讨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当游行队伍经  相似文献   

15.
南京保卫战     
《黄埔》2016,(1)
正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我军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  相似文献   

16.
如今,海峡两岸的关系愈来愈趋向缓和。反观历史,笔者不禁忆起蒋介石在世时的两岸“禁锏”政策和蒋经国时代一度施行的两岸“三不”方针。这其中值得人们追思的,莫过于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期间,发生在香港的同民党获释战俘张铁石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7.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观就是“逛”或“游览”之意。三灵指三个地方:即位于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仙都圣源寺,还有位于洱海西北岸的神都金圭寺。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共三天。农历4月23日大清早,苍山脚下,洱  相似文献   

18.
邰言 《黄埔》2012,(6):78-81
蒋经国继位,从“汉贼不两立”悄悄地改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他的时代结束了,台湾正式进入“蒋经国时代”。  相似文献   

19.
吴昌华 《黄埔》2007,(3):42-45
第十九章 北伐成功 蒋介石北平哭陵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改组了国民党中央机构和国民政府,蒋介石将党、政、军大权独揽一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他号召“继承中山遗志,完成祖国统一”,决定进行第二次北伐。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于1928年4月5日在南京誓师,北上攻打张作霖,进行所谓北伐。第一集团军由江苏、安徽、湖北、河南,集结津浦路及其两翼.向北推进。4月30日各路军队聚齐,对济南发起总攻。是日夜半,张宗昌退过黄河,并火烧黄河铁桥。5月1日拂晓,由第四军团方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