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琳 《法制与社会》2010,(1):264-265,287
就业公平的理论内涵是就业改革当中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但是,我国理论界对于就业公平的内涵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使得就业公平问题长期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本文通过对公平和就业的含义进行梳理,进而推导出就业公平概念的内涵,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就业改革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薛华 《法制与社会》2011,(32):50-51
当前,我国就业平等的观念相当匮乏,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民众的生存之道是谋生,而谋生的手段就是就业。关注就业就是关注民生,禁止就业歧视就是维护民众的生存之道。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符合我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反就业歧视的经验,分析我国反就业歧视现行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规定疾病的就业限制只能适用于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或有职业危害的行业,疾病就业限制只能基于疾病限制与职业具有内在的需要。用人单位通过就业体检对没有"职业内在需要"的疾病予以就业限制即疾病的就业歧视,因此除特定行业允许疾病就业限制且明确规定就业体检项目外,其他行业原则上应禁止就业体检以消除疾病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就业歧视"的问题日渐突出,现有的法律多是缺乏操作性的抽象性条款,很难有效规制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处于审议阶段的《就业促进法》在这一问题上也无明显进步,亟待我们在机构设置、救济途径等方面作出更细化的规定,并同时着力提高公民的权利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5.
刘凯 《法制与社会》2012,(3):186-187
本文着重就目前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引起自治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各高等院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近几年就业压力趋重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发展前景堪忧。文章将针对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先进地区就业促进的经验,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几个方面为大学生就业促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就业能力不强是影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研究并帮助他们的解开就业症结,指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综合素质,对促进他们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均极具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政府始终把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乙肝患者就业却显得异常艰难。乙肝歧视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将结合就业权的一般理论,从法律角度分析乙肝患者就业权保障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提出进一步保障乙肝患者平等就业权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黄励 《法制与经济》2008,(12):113-11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就业能力不强是影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研究并帮助他们的解开就业症结,指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综合素质,对促进他们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均极具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平等就业权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大晴 《北方法学》2010,4(3):81-90
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及其排除各种就业歧视的权利,它既是生存权的延伸和具体化,也是劳动权体系的起点和基础。对农民平等就业权进行立法保护,既有可靠的宪法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我国《就业促进法》首次规定了农民平等就业权,但它在具体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促进就业的有关规定没有涵盖农村劳动者;反就业歧视的规定缺漏较多、可操作性差;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备、不匹配。为了有效保护农民平等就业权,必须全面贯彻城乡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反就业歧视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刘志云 《时代法学》2006,4(5):46-53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保证充分就业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所肩负的一个长期与艰巨的任务,促进就业立法也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议程以及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相比之下,对于就业调控法的理论问题的探讨,却一直没有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因此,对就业调控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性质与定位、与劳动法的关系、基本原则以及体系等等基本理论的探析,应是一个经济法研究,尤其是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必须面对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市场为基础是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趋势,增强独立学院就就业工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是做好毕业就业工作的关键。本文从独立学院的就业形势分析,提出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增强服务和管理水平为前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莫荣 《中国法律》2007,(2):22-23,80-83
中国有13多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就业问题不同于其他国家,面临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就业问题之复杂,就业工作任务之艰巨,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14.
蓝蓝  冯楚建 《科技与法律》2012,(1):81-85,92
建立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解决实践中侵害平等就业权的就业歧视现象。在构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一是应当逐步完善已有法律并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二是应当对就业歧视概念作广义理解,三是未来应当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在现阶段救济程序的设计中,应适用举证责任的倒置,并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周丽 《法制与社会》2013,(2):177-178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大学生就业权利的相关概念,在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安锦 《检察风云》2012,(23):9-13
缘起:扩招拉动内需,就业总量增加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通缩压力,在各种刺激政策无效之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原亚洲银行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和其妻、也是著名经济学家左小蕾共同完成大学扩招建议书,被中央高层采纳。当时的设想是如果我们扩大100万的招生规模,每个学生的学费1万元,因此我们就有100个亿的拉动内需规模。当时的事实是,1999年6月16日,在高考的前10天,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突然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近700万,"就业严冬"的到来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歧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法》以及《反就业歧视法》(专家稿)进行梳理与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进步所在,试找出推进我国《反就业歧视法》立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潘新光 《法制与社会》2010,(16):190-191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歧视现象,这是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根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歧视是否基于人力资本的差异,可以将歧视分为人力资本差异型和非人力资本差异型。本文指出采取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和司法、加强法制教育等对策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毕业生整容热现象涉及到的外貌就业歧视问题。通过对外貌就业歧视的内涵、危害、反外貌就业歧视国内立法的缺失等探讨,提出了构建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的建议,以期为维护毕业生权益,进一步促进就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思路就是统筹解决,城乡就业一体化需要明确的理念和思路,发挥政府、劳动力市场、企业和个人的合力,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