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际上主要执行的禁毒公约是《麻醉品公约》、《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与精神药物公约》.这些公约对缔约国都有约束力.加入公约,意味着在国内刑法中承认公约有关毒品犯罪的认定、范围、处罚原则等,所以,公约规定实际上是各缔约国禁毒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公约有关刑事方面的规定以国际刑法间接控制模式,制约各缔约国有关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 总结起来,以上三个公约中有关刑事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规定了毒品犯罪的种类及形式.公约规定的毒品犯罪主要包括:(1)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制、提供、兜售、以任何条件交付、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受国际管制的麻醉品和精神药物.或为上述目的而持有或购买这些物品的;(2)为生产麻醉品而种植罂粟、古柯、大麻等毒品原植物;(3)明知对方有上述(1)、(2)二项所  相似文献   

2.
国际禁毒公约与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毒品犯罪仍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我国已于1989年9月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并据此颁行了《关于禁毒的决定》.由于国际禁毒公约对缔约国国内禁毒立法具有制约关系,因此,从国际禁毒公约的角度对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与完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同毒品犯罪作斗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法律中将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1985年我国加入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在这两个国际公约中,要求缔约国应当将非法持有毒品与贩卖、制造、运输、过境寄发、输入与输出毒品等行为一并作为犯罪惩罚,而且“尤应科以徒刑或其他褫夺自由的刑罚”。全  相似文献   

4.
王凌 《中外法学》1995,(5):52-54
<正> 随着现行主要的国际禁毒公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又称《1988年公约》)的通过和生效,系统、完备的国际禁毒法律规范在国际刑法领域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国际禁毒法。它是国际社会以国际协议的形式确立起来的,规定毒品犯罪及其刑事责任,调整国家之间有关禁毒方面刑事合作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法学界对这一新领域尚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国际禁毒法的实施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际禁毒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是与非法种植、生产、贩卖、运输、提供、持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等有关的一类犯罪行为的总称。① 该类犯罪的滋生和蔓延 ,不但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而且对国际社会的良好秩序和共同利益造成强烈冲击和严重危害 ,因而被称为社会公害、世界瘟疫。进入 2 0世纪以后 ,国际社会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日益深化 ,严格禁毒的呼声不断高涨 ,国际合作的项目和范围也日益扩大。从 1 91 2年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海牙鸦片公约》签订至今 ,国际上先后签订了关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国际公约、协定及议定书共 1 7个 (至今生效的有 4个…  相似文献   

6.
陈晖 《广东法学》2006,(3):48-53
随着国际社会对跨国洗钱犯罪打击的日益重视,洗钱罪的国际与各国刑法规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联合国禁毒公约》是联合国制定的第一个惩治洗钱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公约明确了通过对洗钱罪收益的没收以打击相关犯罪的宗旨。本文以《联合国禁毒公约》为范本对洗钱罪收益的没收措施及相关制度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提出以下完善建议:适当扩大没收概念;明确适用没收措施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正确处理银行保密规则的对抗;加强洗钱收益没收事宜的国际司法合作;建立对没收的洗钱收益的资产分享制度等,以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等有关法律,为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的管理,履行《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义务,特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6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和国际贩毒活动日益猖獗,在有关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国际上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地防止和惩处旨在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国际关系的犯罪的国际条约。如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79年《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和199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到目前为止,我国参加的与禁止国际犯罪有关的国际条约有10多个,涉及的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禁毒公约》是联合国制定的第一个惩治洗钱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公约明确了通过对洗钱罪收益的没收以打击相关犯罪的宗旨。本文以《联合国禁毒公约》为范本对洗钱罪收益的没收措施及相关制度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提出以下完善建议适当扩大没收概念;明确适用没收措施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正确处理银行保密规则的对抗;加强洗钱收益没收事宜的国际司法合作;建立对没收的洗钱收益的资产分享制度等,以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1988通过的《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明知其财产是毒品犯罪所得而故意掩饰或隐瞒其真实性质和来源的行为,应确为其各缔约国内法律中的刑事犯罪。我国已正式批准加入该  相似文献   

11.
国际禁毒法是国际社会以国际协议的形式确立起来的,规定毒品犯罪及其刑事责任,调整国家之间有关禁毒方面刑事合作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作为国际刑法领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国际禁毒法经过长期的孕育和发展,最终随着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的诞生而趋于完备、成熟。法学界对这一新领域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对其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高明。一、国际禁毒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征国际禁毒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禁毒法一…  相似文献   

12.
洗钱犯罪收益没收机制既是惩罚该犯罪,也是预防该犯罪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联合国禁毒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欧洲反洗钱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立法及实践,对我国的洗钱犯罪收益没收机制提出若干建言。例如应规定缺席审判、举证责任倒置、收益分享机制以及保护善意第三人、间接没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林安民 《北方法学》2011,5(1):52-59
联合国《禁毒公约》最先在国际公约中对洗钱作出了惩治性规定,其后的《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进一步将反恐融资与洗钱犯罪联系起来,之后的《巴勒莫公约》则明确地提出了独立的"洗钱罪"概念,2003年《反腐败公约》开始通过专门条文的形式对洗钱行为的预防与定罪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这些联合国公约对反洗钱所作规定的变化,体现了国际反洗钱立法的发展过程,也对我国不同时期的反洗钱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谈毒品案件的死刑复核郭彦东毒品泛滥是当今社会一大公害,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滋生、诱发其他犯罪,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根据国际禁毒公约,在加强国际禁毒合作的同时,普遍在本国立法中加重了对毒品犯罪的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1949年新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洗钱犯罪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刑法中的洗钱罪是对《联合国禁毒公约》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进行新增删和扬弃而设立的新罪,它在概念、主体、上游犯罪范围、行为方式等方面同其他国家以及国际刑法的规定有所区别。对于洗钱罪的认定,应正确把握罪与非罪,一罪与数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应尽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立法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禁毒决定》)是我国有关毒品犯罪的一项专门刑事立法和处理毒品犯罪的基本法律依据。本文旨在就《禁毒决定》中的一些法律问题谈一些认识,以利于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贿赂犯罪越来越呈现跨国特点,贪官外逃、赃款迅速转移、司法协助乏力,单纯依靠国内法打击贿赂犯罪已显得力不从心。为满足国际社会治理腐败的共同意愿与决心,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首次构建了国际打击腐败犯罪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1992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决定》对劫持航空器犯罪的罪状及处罚做了规定,对刑法做了必要的补充,是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的有力法律武器。 劫持航空器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犯罪,对旅客的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危害极大,对这类犯罪我国一贯坚持从严惩处,并先后参加了《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简称《东京公约》)、《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控制下交付国际准则作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包括适当使用原则、逐案判断原则、安全原则、同意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等五项基本准则,并在区域性国际公约、国际协议和国内法中得到广泛体认和贯彻。基于"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我国也必须体现和遵循控制下交付国际准则,然而由于国际公约对控制下交付国际准则并没有作出详细规定,所以我国在通过制定国内法严格遵守、履行控制下交付国际准则的同时,还必须对如何贯彻控制下交付国际准则做进一步的精细化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欧洲委员会控制网络犯罪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个控制网络犯罪的国际公约,该公约开创了国际刑法控制网络犯罪的先河。本文在介绍网络公约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公约所规定的打击网络犯罪的原则和措施以及公约所确立的规则和标准对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