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00多年前,当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时,鸦片也流入国门,此后,便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泛滥成灾。对此,近代中国的历届政府,都曾发布过禁烟禁毒的通令,屡屡表示禁毒的决心,但都收效甚微。烟毒有增无减,愈演愈烈,至蒋家王朝覆灭前夕,已达积重难返的境地。据统计,当时云南省的烟地,占全省耕地面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禁毒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历史上是深受烟毒危害的国家。鸦片的泛滥,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割据,工农业生产的凋蔽,社会的动荡不宁,都有极密切的关系,是我国长期陷于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近代中国的历届王朝和政府,虽然都曾发布过禁烟禁毒的法令,使禁烟成为一项代代承袭的传统政策,由于他们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烟毒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直至蒋家王朝覆灭前夕,已达到积重难返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彻底地根绝烟患,医治旧中国的痼疾。于是,从建国之日起到1952年底,仅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就取缔了绵延百有余年的种  相似文献   

3.
严禁鸦片烟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烟禁毒的群众运动。武汉市的禁烟禁毒运动,遵照中央和中南局的指示精神和全国的统一行动部署,在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于1952年6月开始进  相似文献   

4.
1951年至1953年,我党在东北地区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对鸦片烟民的改造工作。到1953年底,全东北地区的禁烟禁毒工作基本结束,从此,泛滥近百年,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无法估量损失的烟毒在东北大地上彻底消失。 1 鸦片最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主要作为药剂使用,而且数量十分有限;只是在鸦片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作为掠夺中国财富、毒害中国人民的工具时,鸦片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东北,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也无法避免烟毒之劫。1859年7月,在营口、貔子窝、小平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禁烟禁毒。早在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根绝根据地内的烟毒,曾制订和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禁烟毒条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办法》等一系列禁烟毒的法令法规,专门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和查缉毒品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境内雷厉风行地开展了禁烟禁毒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禁烟禁毒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一、严禁种植鸦片烟苗烟苗为烟毒之源,禁烟毒首先要禁神鸦片烟苗。边区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各专署、县市、区乡政府经常派干部深…  相似文献   

6.
鸦片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自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后,禁烟便成了历届中国政府的大事之一。 解放前,龙岩的旧政权虽然明令禁烟,可是贪官污吏内外勾结,甚至公然开设烟馆,贩运、销售鸦片,烟患屡禁不止。1923年,军阀李烈均、赖世璜与地方豪绅相勾结,强迫农民种鸦片,规定每亩征收鸦片捐大洋12元,不种或歉收均不得减免,农民怨声载道。龙岩人民有禁烟斗争的光荣传统,郭滴人曾组织教师、学生和农民,手持“种烟必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历史上,鸦片烟毒犹如吸血的幽灵紧紧吸附在中华民族的躯体上,满清王朝和历届政府都曾试图根治它,多次发布过禁烟的法令,然而烟毒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后,根据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福州、厦门等5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源源不断地通过福州等通商口岸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清朝末年,烟毒已遍及全国各地,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福州是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乡,福州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秉承林则徐厉行禁烟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对林则徐关于吸食鸦片足以导致亡国灭种、家破人亡的警示体会尤为深刻。一些有识之士,继承林则徐坚决禁烟之遗志,发起组织厉行禁烟的群众团体,力图以社团之力量,推动和督促政府坚决禁烟,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  相似文献   

9.
晚清奉天禁烟运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香 《世纪桥》2007,(2):94-96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禁绝鸦片问题被正式提上日程。1906年9月20日,光绪皇帝顽布禁烟上谕,标志清朝第二次大规模的禁绝鸦片运动正式拉开序幕。在清政府的指导下,奉天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禁烟”运动,制定各项法令,设立各种禁烟机构,严厉打击种植、吸食和贩运,成为最早宣布禁绝种植鸦片的五省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北地区烟毒严重泛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川北行政区党委、行署大力推进禁烟禁毒工作,成立禁烟禁毒委员会,制定相关规定厉行禁绝烟毒,并坚持在法治化基础上处理烟毒案件,发动川北人民最终禁绝了烟毒,促进了川北地区社会整体性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清末,奉天地区毒祸猖獗,市面上的鸦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为陆路,由天津经山海关入奉天;一为海路,由鸦片贩用船直接运往运往奉天各海口。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直隶当局曾在天津大沽一带海面上,查获一起重大鸦片走私案,搜缴烟土131536两。张作霖统治东北后,为筹措军费,对鸦片实行官卖,鸦片只要贴上官方印花就是合法商品,可以自由转运。至此,东北地区成为一个庞大的毒品生产消费市场。据1924—1925年的《中国年鉴》称:“数量惊人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和可卡因通过满洲城镇和港口,然后走私到中国北部。”面对国内肆虐的烟毒,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等…  相似文献   

12.
王香 《世纪桥》2009,(7):69-70
张作霖取得东北地区的实权后,统治初期保留了清末民初的禁烟成果,并继续厉行禁烟政策,但1927年后重开烟禁,实行“寓禁于征”的明禁实纵政策,破坏了禁烟成就。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秉承父业,采取了严禁鸦片的政策。本文初步探讨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的烟政,以汲取历史经验,以史鉴今。  相似文献   

13.
民国宁夏“禁烟”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在军阀更迭的西北地区,种植、吸食鸦片者十分普遍。军阀们为了弥补军费开支,扩充实力,中饱私囊,几乎都以禁烟为幌子,实行罚款,征收烟税。这种禁烟措施,使西北贫苦人民深受其害。 1915年3月,北洋政府甘肃督办张广建“通令全省禁种鸦片,并派员赴各地查拔烟苗“。当时,宁夏归甘肃省管辖。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依照通令,也在宁夏厉行禁烟。这次禁烟最为得力,使宁夏地区7年未见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初期的禁烟禁毒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后,罪恶的鸦片贸易合法化。从此,鸦片大量输入,造成中国更加严重的白银外流。腐败的清政府为遏止白银外流,实行愚蠢的“以毒攻毒”政策,鼓励国内种植鸦片以分“洋药”之利。于是,许多地方的农民将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收益高于粮食的罂粟。这样,外国烟毒大量涌入,中国自己大量种植,鸦片迅速遍及全国各地,给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解放伊始,中共漳浦县委、漳浦县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就把禁烟禁毒作为一项社会改革、稳定社会治安的重要任务来抓,迅速且卓有成效地开展禁烟禁毒斗争。 漳浦受鸦片茶荼毒由来已久,上溯明末清初,时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强行把鸦片输入中国,与“五口通商” 口岸之一的厦门岛仅一水之隔的漳浦。境内烟馆广设。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鸦片未煮是土,煮了是糊;未吃忠厚,吃了糊塗;妻儿没顾,亲友  相似文献   

16.
陈昭礼烈士又名希周、豪人,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一九○七年三月。父亲陈大澍是商人,曾集资创办福州私立开智中学,并热心禁烟(鸦片),与同人办去毒社于福州大庙山。陈昭礼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行第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彻底根绝烟毒,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依靠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群众已经发动起来的大好形势,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于1952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发动一场群众性的禁毒运动,对毒害中国人民百余年的鸦片烟毒,进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10月中共中央抵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的这一时期。延安时期之前,这一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加上日本侵略者毒化政策的渗透,致使烟毒严重泛滥。针对这种状况,中共立即开展全面的禁烟禁毒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系列禁烟禁毒的政策法规,严禁陕北地区军民种植罂粟,吸食、贩卖毒品。同时还设立专门的禁毒机构,并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以彻底根绝烟毒。中共陕北禁烟禁毒运动取得巨大胜利,不仅确保民民众的身心健康,而且稳定了边区经济秩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严峻的形势一百多年来烟毒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祸患。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沉沦于此,痛苦万状,终日吞云吐雾,志消意靡,鸠形鹄面。为了吸毒往往倾家荡产,道德沦丧,甚至卖儿鬻女流为窃贼盗匪。就国家民族而言,则大量金很流失,民穷财尽,工农业生产凋蔽,社会动荡不安,使国家长期陷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华民族成了“东亚病夫”,危机日益深重。烟毒祸患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我国原先不种植罂粟,也不生产鸦片,连鸦片这个名词也是从英文opium音译过来的。鸦片是由罂粟里的乳汁干燥而成.呈棕黑色,也称烟土。很早以前虽曾有少…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的禁烟决心非常坚定,但林则徐处事并不鲁莽,他对国际贸易争端引发的外交问题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为督促西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对每一箱鸦片都给予了赔偿,以一箱茶叶换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