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北局《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筹划成立相关机构,调配适合人才,制订相应措施,落实计划安排。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这方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重要文献,已经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文献集中公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再选登1949年2月至6月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人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些未刊文稿,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1949年6月至8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这次加深中苏两党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了解,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公开访问苏联、谈判签订中苏结盟条约作了必要的准备。实现中苏结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确定的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成功范例。作为中苏结盟谈判的先行者,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样应当功垂史册。然而这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不论是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还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都未提及此事。王永华同志撰写的《1949年刘少奇秘访苏联始末》一文,对这段重要历史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1,(4):86-86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只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未设国家主席。1954年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成为第一任国家主席。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70年,毛泽东建议取消国家主席,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正式取消了国家主席这一建制。1978年国家政治生活步入正轨后,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天津之行是指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到天津宣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先后对天津的党政干部、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国营企业职员等作了10余次报告和谈话。后人将刘少奇天津之行的报告和谈话总称为“天津讲话”。刘少奇此行绝非简单的视察,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能否稳定北方重镇、保证平稳过渡的关键。同时,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对解放初期天津工商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然而这也为他此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仝华 《共产党人》2005,(11):16-17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历史发展,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八个问题,其中第六个问题是关于整党和建党。会议决定,用三年时间进行整党,主要任务是对全党进行一次党员标准的教育,和对党的基层组织普遍进行一次整顿。3月28日-4月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具体贯彻2月政治局会议的有关决议。3月28日,刘少奇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4月9日,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根据刘少奇提出的八项条件,明确地强调,“对于人民群众中要求人党和愿意接受党的教育的积极分子,应首先进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系统的教育,即关于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教育,使他们真正了解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它不仅要为巩固新民主主义胜利而奋斗,并且要为中国转变到社会主义和最后建设共产主义制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之后,党中央就抓紧平反“文革”中制造的冤假错案。197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经调查证明,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炮制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审查报告》是用伪证写成的,是全党最大的冤案。1980年2月,中共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承担了中共中央的一项特殊使命——秘密访苏。刘少奇在完成这项使命中,以其高度的政治智慧,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国之前承担特殊使命刘少奇访问苏联,在1949年初就确定下来了。当时,推翻国民党统治已是势所必然,中共中央着手筹备建立新中国。此时,斯大林和苏共中央派特使米高扬及几个随员秘访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目的是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到底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米高扬除了带来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一块毛料外,主要是听,不表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只是带着两个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贺龙等22人为委员.有程潜、张治中、傅作义等国民党起义将领参加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便是新中国成立初的五年间(到1954年9月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止)统率人民解放军及其他武装力量的“中央军委”.这个时期的中央军委,组织结构简单,具体办事人员精干.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其下未设军委秘书长、副秘书长,也没有后来的那种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办公会议和办公会议组成人员.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1):75-76
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1949年11月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同时,成立了以朱德为书记,由100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建立前,我军基本上是单一陆军,且陆军又以步兵为主。为推进人民军队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1949年1月,中央政治局提出,争取在1949-1950年间组成一支具有一定实战能力的空军、海军,加强炮兵、工兵等诸兵种建设。"建设人民的海军"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1949年8月至12月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先后为海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毛泽东为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尽管目前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谋略和决策,对新形势下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解放台湾的军事部署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逃往台湾孤岛。在上海战役接近尾声之时,毛泽东开始思考解放台湾问题。1949年7月中旬,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刘少奇向斯大林详细地说明了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设想,请求苏联方面提供200架左右的飞机和代训飞…  相似文献   

19.
刘武生 《湘潮》2006,(9):12-16
周恩来1951年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1956年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和1962年所作的《论知识分子问题》,是三篇重要历史文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正确理论和政策的代表作。为使知识分子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周恩来现身说法谈《关于知识  相似文献   

20.
吴跃农 《世纪风采》2023,(11):17-21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在6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全面展开新中国建国工作。建立新中国,中央急电刘少奇速回北平组团出访苏联1949年5月10日,在河北唐山视察的刘少奇,突然接到中央要他“速回北平”的电报。他按原计划处理完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