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1)
民族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受限于我国对自然资源的物权的总体配置,《民族区域自治法》从自然资源物权配置之自治权方面构建了照顾民族地区利益分配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因而也没有体现出对民族地区权益的特殊保护。本文从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权利实现视角,探究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的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3)
传统社区遗传资源作为我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发利用不仅关系到传统社区居民利益的保护,同时也关系到传统社区生态安全和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社区遗传资源行政保护涉及传统社区与行政机关利益的博弈,如何更好地将行政机关的管理职权同传统社区居民的自主性结合起来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基本权利给付义务是指在公民和国家的关系中,国家以作为方式履行的体现社会法治国性质的义务,公民就此享有维持人性尊严基本的物质或经济利益。给付义务对应直接的、积极的受益权,是国家积极义务的一种,并不必然对应公民的请求权,其核心是体现社会法治国性质。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资源义务分担与利益分享机制,应当坚持依法治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合理平衡等原则;明确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监管者各方主体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合理地分配和保障原住民、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资源所有权人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利益视角下的生态补偿立法,在立法原则上,应坚持以生态利益的有效供给为核心,保护生态利益供给者的经济利益和补偿要体现利益公平;在立法目的上,生态补偿立法以实现生态利益的增加和有序流动为目的,因此,不能将生态补偿立法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相混淆;在立法体例上,生态补偿所涉利益的跨区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适合采用中央立法、单独立法的立法体例;在立法内容上,应该设立开放型的法律主体体系、补偿义务公平分担体系以及有效的利益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近些年来在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均制定了愈加严格的规范,同时不惜财力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并未能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究其根源,无不与环境法生态利益补偿基本原则的确立有关。确立“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基本原则以弥补现有生态利益补偿基本原则忽视事前保护激励、引导之缺陷,以期发挥正面激励之功效,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审计署牵头推进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需要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的关系,确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研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与重点,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路径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赤城面临的困境,反映出生态保护者与破坏者、受益者与受损者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的利益关系北京属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8。河北省赤城县紧邻北京,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角度考虑,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9.
改善民生与利益共享是实现利益均衡的重要途径,民主作为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是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资源型地区由于在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等方面缺乏民生意识和民主机制,导致利益失衡,引发生态破坏、贫富分化、价值扭曲等社会问题。因此,确立民生目标、加强民主建设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利益均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相对于人们日益高涨的环境要求,相对于中国要履行的国际环境法义务,中国现行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已大大落伍。因此,深化对于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尽快实现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切实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中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迪和契机。本文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加以认识基础上,立足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宏观视野,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所派生的“人类环境权”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在生态环境领域,应当确立“生态平衡主义”的基本理念;应当确立“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基本国策;应当确立“环境义务本位”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决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决策是人类伦理价值观的变革.生态决策的目的在于在决策中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生态决策的实践中,必须遵循生态价值"必须"原则,生态"补偿"原则,生态"知识化"原则,决策的人民群众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2.
张倩 《学理论》2012,(3):52-53
社会生活中,因饮酒后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而致饮酒人人身伤亡的事件频频发生。由于我国法律目前对此尚无明文规定,共饮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仍充满争议。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律确立共饮人安全保障义务。文章对创设共饮人安全保障义务的依据,该义务的维度以及共饮人未尽该义务的责任构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12)
由于人口、资源、环境巨大压力的长期存在,逐渐形成了阻碍发展的五大瓶颈,缓解乃至消除这五大瓶颈,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1、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背离我国人口若悬河的增长速度、数量与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始终未能达到自控自律,尤其是与物质再生产的能力、速度、规模等,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2、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背离在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下,人类会无情地掠夺自然资源以求满足,中国的现实状况已经清楚地证明,人们如果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使用权资源的稀性扩大,使其越来越严重地背离生态价值,发展是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社会制度层面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性,触及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提出了以"物质变换"为特征、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为原则的劳动实践观,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物质财富观,注重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生态观,倡导节约消费的适度消费观,超越资本逻辑、解决社会各种利益矛盾的社会正义观.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资源,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态视域,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立法上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是对传统侵权法只重视积极侵权行为而轻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偏颇的纠正,更是重视人权的体现。但是其中关于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范围的立法规定仍然存在不足。因此,笔者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标准和承担责任的范围着重论述了如何合理规定安全保障义务的限度范围。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2)
当前对全球正义的讨论主要分为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两大阵营,民族主义者反对无上限的全球援助,世界主义者出于不同的立场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斯戴纳(Hillel Steiner)作为世界主义者,从资源的角度出发,认为富人有义务援助穷人。在他看来,民族主义者声称对领土内的自然资源有所有权是不成立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运气并且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每个人对此都应有平等的份额。因而,资源占有超过平等份额的人应当对资源占有不足平等份额的人进行补偿,这是一种正义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1991年6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41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及12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8个发达国家的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反映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与经济合作的共同声音的《北京宣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近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终于发展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究其根源,主要是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二个世纪中无限度地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又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而且至今工业发达国家依然是世界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但是,环境恶化所造成的资源衰竭和生态环境破坏后果,不仅工业化国家深受其害,而且,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技术经济水平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受害也更深。因此,保护地球自然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界和环保界有识之士先后提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必须强调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必须强调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追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中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郭娅丽 《理论探索》2011,(3):125-128
通过法律规制营业转让,应确立私法自治理念、效益至上理念,并以实现营运价值为目标。商法理念下营业转让的法律规制,应界定规制对象、确立认定标准。在商法理念下确立营业转让的一般规则,需要确立多样化的物的分类方法,完善效力认定规则体系,构建统一的财产移转规则,设定转让人的竞业禁止义务,建立完善的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秦岭北麓森林公园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勤 《理论导刊》2007,(6):81-83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其北坡是陕西省旅游资源密集带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同时秦岭北麓还是西安市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涵养地。为了可持续利用秦岭森林资源,近年来,秦岭北麓森林公园管理者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展森林旅游经营活动两者的和谐发展,通过实施绿色促销策略、绿色价格策略和绿色食品等策略,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利益和旅游者需求三者的统一,保障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