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淮法治》2013,(12):61-61
安徽省无线电管委会合肥管理处创优报道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家稀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合肥市的无线电事业也一同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鼎盛时期。截止到2012年12月,全市已审批设置各类广播电视、数字传输、卫星通信、微波、导航、雷达、集群通信、公众通信基站、无线对讲等无线电台站15000余台,  相似文献   

2.
宁清同 《法治研究》2014,(11):62-69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具有特定频率、波长、带宽的无线电波,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是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是自然资源物权;频谱资源虽为无形之物,但权利人同样能够以一定方式实施占有,且其使用的过程即为处分;基于维护公共利益之需要,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在期限、用途和目的等方面受到法律上的限制,权利人应当依法行使其权利,而且还须履行节约和有效使用频谱资源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上僵化的频谱监管没有确认无线电频谱使用人的民事权利,不利于电信市场的竞争和技术创新。而《物权法》对于无线电频谱国家所有权的规定混淆了"民法之物"和"公物",背离了频谱使用权开放性的改革方向。应当将频谱资源所有权界定为公法所有权,进而将经行政许可获得的频谱使用权确认为准物权,准用民法规范,允许其自由交易,合理设计其取得、期限、内容以及效力,从而增强频谱资源利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鼓励投资和竞争,激励创新。  相似文献   

4.
赵远  商浩文 《法学杂志》2016,(8):98-107
无线电是重要的国家资源之一,我国无线电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对无线电的刑法保护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1997年《刑法》第288条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设置行政前置程序很不科学,“结果犯”的设置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该罪的法定刑配置较低且缺乏层次,罪状表述不完善,相关罪名之间不协调.基于无线电保护的现实需要,《刑法修正案(九)》删除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行政前置程序,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定罪条件改为“情节严重”,增设相应的加重罪刑单位和量刑档次,改进现行法条中的部分用词并整合相关立法,以实现对无线电更为有效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研究无线电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行标准是开展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此,文中对无线电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行标准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李娟  韩哲军 《政府法制》2014,(17):61-61
运城市无线电管理处是山西省无线电管理局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根据审批权限审查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台址,指配无线电台(站)的频率和呼号,核发无线电台执照;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无线电监测.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上各种考试的增多,利用无线电设备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的现象也逐渐滋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此相对应的,我国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在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之视角,力图分析和探索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娄耀雄 《法律科学》2009,(5):144-148
物权法规定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似乎为建立频谱用益物权提供了依据。然而,频谱是无线电波的物理属性(频率)的集合,并非“物”本身,欠缺资源的自然属性,最多是一种准资源。只有在特殊含义的“稀缺”和“有用”语境下,才可称其为“资源”。频谱使用权是经行政许可获得的发射特定频率无线电波的行为权利,属于准物权范畴,不适于套用用益物权理论。为频谱使用权设计制度可以借鉴知识产权制度中的独占许可:全部制度设计围绕权利进行,其中没有物的交付、流转、占有和消耗。动态频谱分配技术的出现,尤其是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从根本上颠覆了“一频率一权利”的物权前提,基于独占的频率用益物权理念面临挑战。频谱准物权概念的提出将视角集中到权利,不仅解脱了证明频谱资源具有物权特征时的尴尬,还为其流转规范以及技术发展留下了足够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9.
2007颁行的《物权法》将物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亦将无线电频谱资源纳入《物权法》的保护范围,成为物权的客体。无线电频谱资源成为"物",但该物属于有体物还是无体物;"动"还是"不动",《物权法》却未给于回答,学理上亦未形成定论,因此有必要明晰无线电频谱的法律性质,从而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无线电频谱资源。  相似文献   

10.
许若群 《河北法学》2002,20(3):26-30
我们今天生活的“地球村”已经离不开无线电频谱。要优化其利用 ,国家通过许可证、免费许可使用等制度对其进行法律规范成为必然。明晰产权 ,引入市场机制 ,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九)》对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进行了修订,使该罪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文中分析了该罪罪状表述不严密,存在多种理解方式的问题;还剖析了罪名设定不妥帖、不能全面准确概括罪状特征的问题;解析了“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表述不准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将罪名改为“妨害无线电管理罪”,并提出严密罪状表述的完善建议。针对当前使用“伪基站”设备犯罪罪名适用问题,阐述了该罪在司法审判中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关系,从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给出了该罪“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聂敏 《中国律师》2013,(9):63-64
在2012年1月20日闭幕的世界无线电大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通过将LTE-Advanced和Wireless 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的提案。中国移动和国家工信部组织的TD-LTE规模试验网测试的城市中大多数已经完成建网。但是,正当用户欢欣鼓舞的时候,不少专  相似文献   

13.
王升 《江淮法治》2012,(17):34-35
2012年8月17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1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11周年纪念日。11年前的今天,《条例》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新阶段,开创了无线电管理法  相似文献   

15.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0,(22):5-5
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国家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 为了保障无线电管制的有效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规定明确指出:根据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国家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  相似文献   

16.
邓博爱   《刑警与科技》2006,(11B):126-129
一、概述 在道路上、银行内、超市里、酒店及小区内到处可见监控探头,可以说监控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再也不是行政及保密机构特有的安全防范系统了。随着监控系统深入到各行各业,传输环境将变得异常复杂。当无线电技术更多走向普罗大众,当广播电台、移动通信及无线电设备无所不在的时候,使得空间电磁环境应用空前恶化,这也对监控传输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3,(10):16-22
1.2012年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2号公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业余无线电台的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促进业余无线电活动的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使用业余无线电台,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业余无线电台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无线电传呼服务市场和无线电传呼服务单位的违法行为是否具有监督管理权的请示》(陕工商公字[2000]07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改装易容,“海辽”变成“玛丽莫拉”号 9月23日,“海辽”号起义的第四天,国民政府船务总局开始对“海辽”号的行踪产生怀疑,马骏假装发报机出了毛病,将电台一关,船上的无线电开始缄默。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了适应卫星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卫星轨道和频率资源的管理,维护我国使用卫星轨道和频率资源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并参照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