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这样决定了,我们就集体犯它一个错误。”这是日前某局领导在决定超标准建房的一次会议上所讲的一句话。受“法不责众”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类似这样的犯“集体错误”的情况在很多单位时有发生。这些“集体的决定”有送礼行贿的,有请客设宴的,有违反规定擅自出国考察的,有造假骗人的,等等。  相似文献   

2.
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坚持集体领导的具体体现。但在现实情况下,这一制度的坚持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去春以来,我部先后两次对全县25个乡镇和76个部办委局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了跟踪考察,发现部分单位集体决策中存在着“三不”偏差,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偏差1:大小事一个人说了算,不搞集体决策。这一偏差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是少数单位领导班子根本不搞集体决策,单位内的大小事班子成员之间不通气,不讨论,直接由“一把手”一锤定音。另一个是少数班子表面上搞了集体决策,实则流于形式。有的在决定问题时,从问题的提出到决定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集体违纪”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违反政策纪律的行为。其主体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集团,其组织者多是行政长官或“一班人”。通常的做法是凡涉及到“出格”的但又对本单位有利的事,便充分运用“集体领导”的优势,开会讨论,大家出点子、想办法,用集体智慧对付有关的政策规定。经过了“集体”之后,事情便“名正言顺”。诸如卖户口、“卖犯人”(犯人在服刑期间只要交一定数量的钱就可提前释放)、乱集资、乱摊派  相似文献   

4.
老百姓有句话叫:“出头的椽子——先烂”,因为“椽子”在整个房屋结构中,不仅承受着屋面板和瓦的压力,而且“出头”的部分无遮无掩,经年累月地承受着风吹日晒,霜打雨淋,焉有不“先烂”之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有“出头椽子——先烂”的怪事:一个人如果工作平庸、无所作为,人们则不以为非,相安无事。而一旦才华横溢,有所成就,或在工作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或立功受奖,或被树为典型,就会招来一些人不舒服、不高兴,轻者流言蜚语,搬弄是非,重则望风捕影,无中生有,甚至给你一纸诬告,让你有口难辩。有的还在工作中“找齐”,“典  相似文献   

5.
失街亭就要斩马谡欲晓原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同志曾在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说过:“失街亭就要斩马谡!”然而,现实生活中对失街亭者不但不斩,反而加官晋爵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领导干部到一个单位垮一个单位,管一个单位烂一个单位,却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官照当不误...  相似文献   

6.
参加一个偶然碰上的活动,却结识了这个屡创佳绩的集体。“先进党史部”、“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云南省“安全文明单位”、“云南省1999—2001年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楚雄州“学习‘三个代表’先进单位”、楚雄州“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一张张耀眼夺目的奖状,一面面闪闪发光的锦旗,一个个名符其实的称号,向人们展示着元谋县财政局这一省级文明单位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造就一流的理财队伍,创造一流的工作水平,而收获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7.
本案涉及到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与贪污行为的界限。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是指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有关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以单位名义”是指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后,由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集体私分给个人”是指参与私分的是单位的所有人或是大部分人,  相似文献   

8.
报载:某县一位乡长离职前一天在财政上签报17万元,其中个人报账14万元。县委、县政府由此吸取教训,果断决策,取消县、乡两级财务支出“一枝笔”签字的做法,实行财务支出集体会签制度。 单位“一把手”“一枝笔”审签支出,是不少地方一直实行的财务支出审签制度。它在防止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财务支出乱签字,乱开支方面有  相似文献   

9.
有着50年光荣历史的青海省女子监狱.近年来一直被荣誉和桂冠包围着。先后被评为“全国严打整治先进单位”、司法部“三共”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全省模范集体”、“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监狱和一个监区被荣记集体二等功.三个监区被荣记三等功.先后有4人荣记个人二等功.22人荣记个人三等功……  相似文献   

10.
许然 《廉政瞭望》2022,(16):10-10
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管理问题,成为备受基层关注的话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向基层汇聚,另一方面,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各种因素的叠加让“三资”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就村集体“三资”如何监管这一话题,记者曾前往多地采访。许多地方在探索的提级监管不失为“三资”监管的一个良方。所谓提级监管,就是把原本由镇上监管的“三资”问题交由县级层面进行统筹监管。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纪委监委等多家单位会对村集体“三资”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1.
自单位研究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进入学界视阈以来,多数学者都强调单位制度的中国特性和本土意义,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在其他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社会,都不存在“单位现象”,“单位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特和关键的方面。”这样,单位制度及其运行过程中衍生出的单位现象,便成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独有的产物。笔者认为单位制度固然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其特殊性,则很容易将其“另类化”,进而导致我们对单位性质的误解。事实上,如果我们将单位制度置于工业主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单位制度与现代性间天然的内在关联。“现代性带来了集体和集体认同边界建构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同时,他们的家庭成员有不少也受到法纪的制裁,这就是所谓“一家烂”现象。“一家烂”比“一人烂”更加触目,也更加痛心!“一家烂”烂在何处为家庭成员违法违纪提供权力服务。家庭成员想要非法经商致富,领导者则利用职务之便,借给资金,批给物资,提供优惠条件;或利用权力威严,向下属单位发号施令,施加影响,迫使他们给自己家庭成员非法经商致富提供各种优惠资源;或弄虚作假,骗来各种优惠资源;或卖面子,打电话,递条子,向有关单位说情,使其家庭成员非法牟利;或互利互惠,你给我…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另类和谐集体”,是指一个单位一把手等实权人物权力至高无上,事事说了算,下面的人全看他(他们)的脸色行事,凡事“一致通过”,保持高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腐败现象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腐败现象(如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敲诈勒索等)之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法人腐败”现象,其中特别是“公贿”问题,由于其日益普遍化、公开化、“合法化”的发展态势,更加引起了人们关切和担扰。一、“公贿”的性质和特点所谓“公贿”,即“公款集体行贿”,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党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可简称为“公有制单位”),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包括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由“集体”决定或以“集体”和“单位”的名义,向其他公有制单位的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纪检监察机关查办一些部门、单位的违纪案件时,一些违纪行为往往是已经“集体研究”。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三不怕一不力”。一是“集体承担责任不怕”。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阳奉阴违甚至拒不执行。以为有“集体”承担责任,法不责众,违纪起来便有恃无恐,无所顾忌。二是“只要不装入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92年底调到射阳县耦耕乡任党委书记的,当时只有29岁。之前分别任过四年团县委副书记、三年团县委书记、一年乡长。多年的工作实践,特别是近四年的党委书记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单位,要打开局面,在事业上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当“班长”的要“不唱独脚戏,多跳集体舞”。 有人说,当一个乡镇党委书记难,当好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就更难,但我认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能集中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耦耕乡这两年的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某单位主管财务的副局长,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特别强,与单位许多同志红过脸。一次,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坐公车回老家给母亲祝寿,局长打招呼让单位报销油料费,他坚决不允。同事们劝他:“这种小事,又何必那么‘较真儿’呢?”他理直气壮地说:“这也小事,那也小事,那原则、制度不就成了一张废纸?”正因为他敢唱“黑脸”,不徇私情,近5年来,该单位未发生一起违法乱纪的事,连年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笔者为这样的“红脸”干部拍手叫好!大家都在同一个集体一起工作,既要讲友情,更要讲原则。遇到原则性问题,尽管主观上希望不“红脸”,但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有这么一个连续多年的先进单位,干部李某以物易物,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当上级前来追查时,一把手竟谎称“我们是集体研究这样做的”。结果,错误共担而不了了之。但李某在“胆颤心惊”之后,旋即“肆无忌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论断。其中,民主执政是一个核心概念,坚持民主执政是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可靠保证。然而,现实中少数地方、少数单位的领导干部存在民主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一”:一是干部任用“一句话”。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曾说过:“我是‘一把手’,我就有绝对权力,我想提拔谁还提拔不了吗?”二是工程项目“一把抓”。对一些投资大的项目,“一把手”紧紧抓住不放,不让他人染指,更不经集体讨论。三是班子内部“一言堂”。“一把手”独断专行,将…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07,(13)
我团是雷锋生前所在团,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多年来,我团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教育、激励官兵,推动部队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和全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标兵单位”、“学雷锋标兵集体”、“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被沈阳军区评为“学习雷锋标兵团”、“基层建设先进团”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团队还3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通令表彰,8次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