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云晓 《半月谈》2004,(16):1-62
中学生崇尚名牌是非常合乎情理的现象。何为名牌?名牌是文化的凝结,是质量的象征,是时代的标志。中学生正处于多梦的时节,他们对名牌往往一见钟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进一步推理,崇尚名牌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中学生崇尚名牌,其主旨也是崇尚现代精神,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但是,话说回来,希望崇尚名牌的中学生朋友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2.
应区别对待     
戴郁玉 《半月谈》2004,(16):60-60
我认为对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要区别对待。若是为了虚荣心,我这件衣服比你的牌子更有名,他那件衣服的价格比我的高,为此陷入了无止境的攀比中,今天穿这件,明天买那件,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马上就丢掉再买,哪怕只穿过一次也在所不惜。这样的行为,我认为是过度的,它不仅会把中学生引入消费误区,而且也会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种种问题。对此,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教育,帮助这些同学克服互相攀比、追求  相似文献   

3.
李力 《半月谈》2003,(13):6-8
非典给人们带来的心理、生活、工作上的影响,正随着疫情的缓解逐步减轻。在非典时期和非典后,人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当前这一轮社会消费的回升、新的市场消费热点的出现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存在哪些联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消费心理专家王垒教授。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学术界尚未涉足中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研究,所以本研究整合既有研究成果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中学生的奢侈品消费动机模型,并进一步比较了大、中学生在消费动机各维度上的差异.结论表明:大、中学生的奢侈品消费动机由从众、炫耀、社交(社会性动机)和自我馈赠、自我个性一致性、追求品质(个人性动机)组成.除了自我个性一致性和自我馈赠两个维度得分没有差异外,大、中学生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没有哪个女孩不喜欢漂亮、可爱的首饰,因此首饰这一行总是吸引很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女性更注重的是感性消费,她们的消费欲望往往建立在潮流、时尚和产品的新颖性之上,所以要想在饰品行业有立足之地,又尚未具备雄厚的资金条件的话,就有必要与传统首饰区别开来,自制首饰就是近一两年来在大都市中最新流行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名牌面临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层次也在提高,质量需求不断上升,而质量需求的基本表现就是注重名牌、追求名牌、增加名牌消费,这种状况就必然形成市场上对名牌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而对非名牌需求则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7.
刘丽葵 《半月谈》2004,(16):2-62
无论孩子的日常衣物还是学习用品,倘若一些普通品牌质量、款式都还宜用,那就绝无必要多花一倍甚至几倍的钱去选择所谓的名牌。而如果综合考虑,购买名牌确实好处更多,那也不必把名牌消费当作“洪水猛兽”。以购买书包为例,由于书包是孩子天天背负的东西,上了中学以后更是“分量”骤增,所以我非常赞成孩子选择名牌。出发点与漂亮、虚荣无关,图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桂海论丛》2006,22(3):64-66
消费主义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它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伦理。这种新的消费伦理从人的合理需要、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角度出发,力求使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均衡性消费。  相似文献   

9.
在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襄阳承担着辐射带动北翼"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有必要也有能力建设成为区域消费中心.当前,襄阳已基本具备了构建区域消费中心的基础条件,但在辐射带动能级、名优品牌集聚、商业业态质量、消费软环境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短板.鉴于此,应从都市型商圈建设、特色街区创建、消费新场景营造、"新零售"全面布局、名品名牌引入、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形成投资与消费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辐射汉江流域乃至华中地区的区域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信用消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信用消费发展历程相对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多,人们物质观念的转变,信用消费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也逐步走向了前台。目前,我国信用消费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阻碍因素,其中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体制建设和法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改变我国信用消费滞后的现状,要建设中国特色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消费的法律规制;加强宏观调控、舆论宣传;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规制网络消费。  相似文献   

11.
疫情冲击下,我国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并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步入"新消费时代",人们对"新消费"的需求和依赖逐渐转化为消费习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相较于以前的"买什么""如何买","新消费"更重视"买得好""有品质"。面对目前存在的供需不匹配、供给不足等现象,亟待通过供需两端齐发力,以"新消费"引领供给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更高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消费和产业"双升级"。  相似文献   

12.
张旭 《小康》2010,(2):42-45
在物价下不来工资上不去的处境中,人们一方面决定将更多的钱用于投资和储蓄,另一方面又对住房和汽车消费,旅游、娱乐和文化教育消费抱有持续热情,对奢侈品消费也兴趣不减  相似文献   

13.
正董倩:说到品牌和质量,江中集团在白手起家的时候是注重哪个方面,有没有把品牌这件事当做像眼睛一样去精心地呵护?您拿什么去宣传自己?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品牌是名牌。所谓名牌,一是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内在的品质。江中集团内在的品质,是超过自身的知名度的。大家都知道江中集团,知道健胃消食片,但是有谁知道我们企业拥有四个国家研发平台;有谁知道我们企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目前少数学生已出现消费主义倾向,表现为大学生消费过分倚重于名牌;精神消费的欠缺和畸形;消费行为中爱心观念淡薄。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和理财教育,祛除消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提升,不文明的消费行为和现象频频出现,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消费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消费文明是一种文明、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在消费领域的一种诠释和延伸,包含着遵循伦理消费、提倡适度消费、鼓励绿色低碳消费、实施可持续消费等多重内涵。它的提出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对完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消费时代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消费、汽车消费、休闲消费、文化消费迅速发展推动下,以“四高”、“四化”为特征,以深刻改变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为结果的新消费时代正在形成,其支柱是网络经济、汽车经济、休闲经济,其标志是网络消费时代、汽车消费时代、休闲消费时代的来临。新消费时代是新经济时代的动力源,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是消费增长主动力,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17.
周银超 《前沿》2012,(8):114-116
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种类,其中的消费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体消费的符号化、强主观性和非功能性。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重感官享受、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计划随意、消费道德欠缺等突出问题,所以,要对此实施自我教育和专门的消费教育来引导和规避。  相似文献   

18.
苑洁 《青年论坛》2011,(2):108-11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行为,这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促进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从消费的角度凸显了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自身的和谐,走消费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可持续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需要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公平消费,同时给予积极的消费引导,弘扬可持续消费文化,并从法律和政策上规范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真正落实可持续消费观。  相似文献   

19.
调查持续20天,遍及北京、上海、重庆、陕西、西藏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全面覆盖核心城市、中小城市、乡镇中国居民最爱哪些文化消费形式?看电视、上网为何全面占优?居民愿意花多少钱为自己喜欢的电影买张门票?东西部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差异有多大?深度解读调查结果,生动诠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袁芳 《理论月刊》2007,(9):172-174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农村家庭孩子上高校的实际消费能力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