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财政困境及其排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转变是决定公共财政活动的根本前提,公共财政是政府职能有效实施的物质基础,因此,从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来反思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可能路径无疑是个有益的尝试。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地方公共财政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混乱这三大财政“瓶颈”成为制约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以此来加快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思想基础和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构建之中,是一个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了“以人为本”与服务型地方政府构建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结构不断分化,公民意识觉醒,民主程度日益加深,传统管制型政府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此,我国各地展开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探索。本文将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等政府理论为基础,根据服务型政府应有的特征和价值取向,针对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其中之一。但究竟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有哪些基本内容,尤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型政府应该如何建设等,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为此,厘清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容,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主要障碍在于现存制度的路径依赖,政府部门利益的膨胀与整合困难,以及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不足和社会信任的缺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实现应着眼于回应性与深层次的公民参与的实现、信息化与基于信息共享的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协同合作性与基于伙伴关系的组织文化重塑,从而真正实现决策与执行、监督相互分离与制约。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一个政府来说至关重要。正因为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赞许、信任和拥戴 ,所以使政府拥有广泛的社会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这一切从根本上都取决于政府自身的价值取向———为公众服务。为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制度建构应从宪法层面、体制层面和操作层面三个层面进行建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构是改变管制型政府形态,将宪法原则贯彻到体制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9.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也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由经济建设型的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核心是要抓好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的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立已刻不容缓。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的清晰界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地方政府自身的角色转变和管理改革是服务型地方政府建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模仿有余、创新不足,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区划问题凸显,依法行政能力不强,行政改革权限模糊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重新认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及基本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切实加强行政改革的法制建设,特别应该加强西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特别强调地方大部门制改革的五项基本任务:大部门制要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大部门制要有利于理顺政府管理机制;大部门制要有利于合约执行机构的成长;大部门制要有利于调整岗位配比促进服务效率;大部门制要有利于减少党政职能与机构设置的重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对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和突出的要求.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看,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既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地方政府实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影响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因素有居民流动性、政府间协调机制、法制环境和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地方政府的概念和结构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在美国,地方政府是指除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外的所有政府类型,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之间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自主治理。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不一一对应,存在跨政区的地方政府。参照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划分标准,美国地方政府的结构功能可以分类概括为一般目的地方政府和特别目的地方政府两大类。一般目的地方政府又分为县政府和次县级政府。县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州的行政管理的分支和延伸,并满足地方公民的公共需求。次县级政府包…  相似文献   

16.
对地方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模式进行分析型描述和理论性解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地方体制改革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将整体治理理论作为未来我国地方体制改革的理论支撑和治道逻辑,建构一种基于协同、合作和整合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行模式,促进我国地方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拥有相对独立的发债权,意味着其必先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政自主权,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地方人大的财政分权关系涉及纵向和横向权力制约的宪政命题。作为本地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地方政府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从权力的法理属性来看,地方政府发债权具有公权力、地方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属性特征。对地方政府发债权进行必要的规制和监督,成为了法治社会和宪政国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和矛盾: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分工不明确,不规范;地方政府过分追求GDP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独立体制,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不够重视;现行分税制造成强中央,弱地方的局面,中央对地方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政绩考核机制不科学,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建立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分工体制,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范围;规范中央对地方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以"公共服务+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服务问责制。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信度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着难以做出承诺 ,难以兑现承诺失信于民的现象。这些失信现象有些是政府不作为或不当作为引起的 ,有些是政府官员腐败引起的 ;有制度层面的原因 ,也有非制度性层面的原因。有效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度的基本途径 :加强政治道德建设 ,把提高公信度作为地方政府运作的首要价值目标 ;充分发扬民主 ,动员公众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 ;加强行政法制教育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把为公众服务作为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实现行政能力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地方分权 ;扭曲的市场和价格体系造成的市场割据 ;不公平竞争强化了“诸侯经济”。对此 ,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 ,如实行分税制 ,推行全方位发展战略等。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积极的经济行为 ,关键是如何强化这种正面影响 ,削弱负面影响。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